李雪玲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075-0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這就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但現(xiàn)實是,在教學中作文成了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習作成為了學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許多學生害怕寫作文,甚至逃避作文,半天寫不出一個字,農(nóng)村小學生更是如此。如何激發(fā)農(nóng)村孩子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水平?這個問題一直是我教學工作的重點,我在教學實踐中摸索著……
一、注重平時積累材料,豐富寫作知識文庫,培養(yǎng)閱讀能力,為寫作做基礎。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離開閱讀,學生對事物的表達將是無序而枯燥的。如果沒有大量的閱讀,就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讀和寫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寫作和閱讀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從閱讀對寫作的作用方面來看,閱讀是寫作的借鑒,是學生間接認識生活的途徑。教科書中的文章多文質兼美,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內閱讀的基礎上,還要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引導學生多看適合他們年齡、社會閱歷閱讀的各種書籍。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小說,無論是古代的,還是現(xiàn)代的,無論是文學讀物,還是科普讀物,越廣泛越好,并且要教育學生隨身準備一個記錄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錄下來,牢記在腦海里,隨時積累寫作素材,也要求學生閱讀后要寫讀書筆記,讀后感。這樣可以讓學生積累到更多的材料,豐富寫作文庫,使學生不但會學習、能分析,而且見多識廣,具有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學生寫起習作來,也就言之有物了,當然,這非一日之功,必須堅持,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才會提高。
二、感悟社會自然風光,認真觀察世間百態(tài),培養(yǎng)觀察能力,為寫作增興趣。
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脫離了生活,寫作就無從談起?!弊魑慕虒W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啟迪學生的悟性,在感悟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發(fā)我們的思考,讓學生走出校門,融入大自然,捕捉美麗的自然風光帶來的瞬間心靈感受,既可以讓學生從自然風光中了解到家鄉(xiāng)的美麗多姿,又能積累寫作素材。農(nóng)村有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藍天白云、青翠山峰、潺潺流水……這些都能作為第一感性材料,讓學生通過觀察后獲得,既給學生以美的熏陶,也為他們描繪田園生活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寫作源泉,奠定了抒寫的基礎。在習作教學中,老師就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從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入手,在熟悉的家鄉(xiāng)尋物取美,在取材中孕育美,在寫作中表真情。學生從中也感受到家鄉(xiāng)的山水美,激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可見,農(nóng)村自然風光為小學習作素材注入了新鮮的源頭活水。
農(nóng)村的民俗風情也是特別的,如能積極開發(fā),也將是一個巨大的習作資源庫。農(nóng)家自有農(nóng)家樂,農(nóng)村生活更注重于對傳統(tǒng)風俗習慣、古老文化地繼承。比如傳統(tǒng)民俗,都有一定歷史文化淵源和純真的鄉(xiāng)情,可以為學生進行細致地觀察;再如農(nóng)村人喜歡熱鬧,聚集聊天、夏夜納涼,農(nóng)村生活瑣事,買房造屋裝修,婚俗壽禮喜慶……這既是作文教學的直觀教具,又作為作文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優(yōu)勢,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使他們“見景生情”。把這種情境教育引進小學作文教學中,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每天回憶發(fā)生的事,說一說,議一議,久而久之,學生就知道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內容,什么事是有價值的,有價值的事就有寫作的價值,從而指導學生寫自己熟悉而又真實的生活,而不是寫那些“虛構生活”,讓學生知道,說真話、寫事實、敘真情就是作文。通過這樣的觀察,學生有了寫作的內容,自然而寫作的興趣也就提高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相信孩子們的習作水平也會不一般。
三、標新立異展開想象,激活思維創(chuàng)作靈感,培養(yǎng)想象能力,為寫作添羽翼。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弊寣W生展開想象的翅膀,任思維馳騁,想象力應該貫穿于整個作文教學中,沒有想象力,學生作文思路就會閉塞,內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學生的寫作欲望靠想象來燃燒,觀察力靠想象來培養(yǎng),立意新穎靠想象去創(chuàng)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語言的色調靠想象去渲染。如要求學生對《未來——》進行想象,寫一篇習作。
其次,組合課文內容,進行再造想象。課文是學生寫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課文資源,結合課文內容、課文插圖,讓學生練習改寫、續(xù)寫、擴寫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徑。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農(nóng)村是個萬花筒,到處都蘊藏著豐富的寫作資源,有效利用農(nóng)村的廣闊資源,恰當?shù)剡\用適合農(nóng)村小學生的作文教學方法,做生活的有心人,一定能培養(yǎng)出學生對作文的深厚興趣,提高其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