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摘要:高效化學課堂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注重學法指導、重視教學反思建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263-02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 教師既要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量, 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基本技能, 使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化學知識,并不斷獲得知識體驗,促進新知識的內化。 在教學中,教師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中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方式,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學習方法, 使他們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提高化學綜合素質。 隨著新課改的進行, 教師在用新的觀念進行教學設計的同時,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使他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深入探究化學知識,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1.讓化學課堂內外充滿愛
1.1 教師主動走進學生。學生不喜歡教師, 那么即使喜歡這門課程, 他的學習熱情也會慢慢地冷卻;反之他會努力地學習。調查資料顯示,大部分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 都因為老師有極其強大的親和力有關系。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 老師要求的他都會努力地去完成, 他會力所能及地配合。反之, 實習效果會大打折扣。在具體的教學當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使自己的知識更加淵博, 保持自己的優(yōu)雅形象, 形成獨特的人格魅力。
1.2 創(chuàng)造和諧學習環(huán)境。不僅關心學生的學習,也關心他們的生活,做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虛心向同仁請教,勤奮地上網查閱資料, 認真地總結經驗, 不斷地讓自己的課堂教學更有深度和廣度,認真地備好每堂課,利用好短短的幾十分鐘的課上時間,在課堂上允許學生各抒己見,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之中,課堂上其樂融融,學生們群情踴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鼓勵他們開展合作學習,給他們創(chuàng)造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喜歡學習,學習起新的知識勢如破竹。
1.3 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愛?;瘜W一直以來都引領著人類的文明, 是最具體完備的生命科學,是現代化發(fā)展的指南針,化學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維護著國防建設,是科學研究科目中的帝王。只要學生認識到化學的重要性,就會激發(fā)他們對學習的渴望。利用各種化學實驗現象,向做游戲一樣, 點燃他們學習的熱情。一塊給平平常常的手帕,為什么到了化學課上居然不怕火燒? 只要在學生頭腦中刻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他們就會有研究的動力。把生活和學習緊密地聯系起來,讓二者桴鼓相應,比如說,怎樣進行滅火、胃酸的治療、水污染的防止、鐵制物的防銹等。讓學生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有成就感,不僅僅增強化學對他們的吸引力,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深研教育教學方法
2.1 照顧全面,提升能力,設計三維目標。化學課標提出教學的三維目標,即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知識和技能屬于結果性目標;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屬于體驗、表現性目標。而傳統(tǒng)的課程目標主要是知識和技能,比較單一,只注重結果,忽略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而過程和方法是關鍵性的目標,因為知識和技能目標要在過程和方法中達成,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要在過程和方法中滲透。因此,我們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教學目標,重點關注過程和方法目標,從而全面提高學生能力。如在《質量守恒定律》這節(jié)課設計目標時,不僅設計了"認識質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見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從微觀角度認識,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這樣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而且還設計:"通過具體的探究活動,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并從微觀角度解釋化學反應的實質。"同時還設計了:通過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
2.2 重視學生合作能力培養(yǎng)。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在提倡自主學習的同時,加強同學們之間的合作, 大力開展學生的合作根據內容,科學選擇,設計教法學法。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整體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教學工作的成敗、教學效率的高低和把學生培養(yǎng)成什么樣的人。如果教師不能科學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會降低教學效果、增加學生負擔。教學目標、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本身的素質、教學時間和效率以及課型等直接影響教學方法選擇。常見的課型可分為新授課、練習課、復習課、講評課、實驗課等。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探究法、實驗法、演示法、閱讀法、參觀法、練習法、實習法等。因此在選擇教法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技巧,以系統(tǒng)地傳授化學知識為前提,可以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本身的素質、教學時間和效率以及課型,先確定整堂課教法,然后再確定某個知識點,某個環(huán)節(jié)的教法,減少"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盡量滿足教師的"教"致力于"導",服從于學生的學,同時教師應特別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設計質量守恒定律時,根據教學內容知道這是一個新授課,課中有四個探究實驗,所以初步確定這課總的教法是探究實驗法;所以設計情景,讓學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學習。對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這個知識點,這個知識點比較抽象,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演示分子變化示意圖,所以選擇演示法和講授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會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同時教師單一使用某種教法,可根據需要交叉滲透,力求教學效果最優(yōu)化。
3.重視教學反思
反思能更快地促進高效率的教學, 反思就是更好地總結經驗, 揚長避短。每次教學之后,認真地撰寫教學筆記。其中包括備課方式的改善,教材前后的融合處理,新舊知識的銜接,教學過程的新穎設計,對教學獨具匠心的思考,課堂上意外事情的發(fā)生,解決突發(fā)事情的手段,和學生們的情感交流的感受,學習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學過程中靈感的產生情況等。教師要隨時進行反思以發(fā)現自己教學中的疏漏之處,記錄課堂教學中閃光點和"敗筆",并對這些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改進預設,在下一次教學中對自己的預設進行驗證,并與前一次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對自己的反思結果進行驗證,從中積累經驗、吸取教訓,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揮好教學指導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要運用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欲望并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提高教學效率,實現高質量的初中化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