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江
[摘要]: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幫助學生了解勞動技術、生活技術、信息技術等常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并能有效豐富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驗,促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互助、分享等優(yōu)秀品質。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如何提高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的素養(yǎng),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校外綜合實踐活動 教師素養(yǎng) 教學觀念 綜合素養(yǎng)
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的一項全新的課程領域,由國家設置,地方和學校根據(jù)實際開發(fā)。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幫助學生了解勞動技術、生活技術、信息技術等常識,鍛煉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并能有效豐富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經驗,促使學生養(yǎng)成合作、互助、分享等優(yōu)秀品質。筆者認為,在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中,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直接決定了這一實踐活動的成敗,教師只有具有較高的素質和修養(yǎng),才能保證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教師的素養(yǎng)究竟應該達到何種要求,才能促使校外綜合實踐活動順利、有效地開展呢?筆者近幾年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實踐,從中得出一些有益的教學感悟,現(xiàn)結合自身經驗,對校外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素養(yǎng)問題談些想法。
一、教師應及時轉變更新教學觀念
一直以來,受應試教育影響,師生之間的關系表現(xiàn)出不平等關系,即教師是絕對的控制者、權威者,學生是被動者、接受者。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則是以學生個性養(yǎng)成基本任務的課程,它具有開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征,內容大部分脫離課本知識,如果教師依然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壟斷,那么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就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和意義。這就要求我們綜合實踐老師要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由知識的傳授者變?yōu)閷W生實踐活動的指導者,要以朋友的身份去與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內容的討論,形成一種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思想狀況、動手能力等進行深入且詳細的理解和把握,從而便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狀況,對校外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及時調控,以保障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有效、順利地開展。
二、教師應具有較強的規(guī)劃和設計能力
常規(guī)教學活動與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的教學內容是固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設計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后者的教學場所不再拘泥于課堂,活動內容也富有開放性和靈活性,教師須在更為廣闊的領域中帶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這就要求教師應有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規(guī)劃和設計的能力,要能依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經驗和特有背景及條件等,充分設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和項目等。筆者所在是嵊州市綜合實踐活動中心根據(jù)單位實際狀況和學生的知識基礎、背景條件等,設計了陶藝制作、工藝粘貼、電子百拼、訪古參觀、自救自護等為主題的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是因為中心的專職教師具有較強的規(guī)劃和設計能力,這些實踐活動都獲體現(xiàn)了很大的教學價值。
三、教師應體現(xiàn)多層復合的結構特征
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具有跨學科性質,并不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它涵蓋了科學、藝術、自然、社會等各方面的內容,可以說是范圍廣泛、內容豐富,如果教師僅僅掌握了學科專業(yè)知識,是難以勝任綜合實踐活動的教學要求的。這就要求廣大教師應大范圍地補充知識,及時充電,如文科教師要多補充理科方面的知識,理科教師要多補充社會與人文方面的知識。教師必須不局限于學科知識+教育知識,而具有多層次復合的結構特征,才能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做到游刃有余,并做到對整個過程輕車熟路地把控和掌握。
四、教師要充分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
如今,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教學工具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教育教學的發(fā)展,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我們應將具有傳統(tǒng)教學工具無法比擬的具有教學優(yōu)勢的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引用到教學中。校外綜合實踐活動更需要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獨特優(yōu)勢來使整個過程得到優(yōu)化,并以此提高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時效。這就要求綜合實踐活動指導教師,必須掌握現(xiàn)代教育技術,提高信息技術素養(yǎng),以此作為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手段,并使其順應世界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比如,教師對實踐活動的一些實際操作學生根本看不清楚或者看不見,這時就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將其以電視錄像或播放視頻的方式放在投影屏幕上,學生就能對整個細節(jié)有全面、清晰的了解和認識,效果會比教師進行口頭語言描述和講解好得多。以陶藝制作這一實踐活動為例,在給學生講解陶藝制作流程時,一味的語言講述學生可能會混淆,或者會把某一步驟遺忘,這時我們就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圖片展示的方式,讓學生記憶制作過程,并播放一些陶藝制作過程視頻以及陶藝制成品的圖片等等,這樣,鮮艷美麗的色彩和動聽悅耳的聲音,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對陶藝制作的流程也能有更為詳細的了解,進而制作出滿意的陶藝品。
校外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教師作為實施者,發(fā)揮著十分關鍵的作用。教師素養(yǎng)的高低,決定了綜合實踐活動開展的成敗。廣大教師須通過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來提升自身的教學素質和修養(yǎng),才有能力和資本去引導學生進行各項綜合實踐活動,并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做到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幫助學生了解勞動技術、生活技術、信息技術等的一些常識,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使學生獲得全面的進步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春玲.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素養(yǎng)的階段研究.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04):20.
[2]蔡慧琴.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與教師素養(yǎng).上海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