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山
摘 要 走進初中生的生活世界,針對學生的生活問題和成長需要,引發(fā)其好奇心,吸引其注意力,激活其興奮點,可以讓學生葆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成就高效思想品德課堂。
關 鍵 詞 思想品德課程;高效課堂;學習興趣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6)04-0044-02
“比爾·蓋茨的辦公桌有五只帶鎖的抽屜,分別貼著財富、興趣、幸福、榮譽、成功五個標簽,蓋茨總是只帶一把鑰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鎖在抽屜里,請問蓋茨帶的是哪一把鑰匙?”這是一道曾經讓所有參加考試的中國學生都手足無措的問題,比爾·蓋茨給出的答案是:在你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興趣本身就是破譯的密碼。因此,面對當今思想品德教學中的種種困惑,面對高效課堂新的挑戰(zhàn),我們仍然可從這個小故事中獲得啟迪,“興趣”依然是破解教學難題的密碼。唯有鼓起學生的興趣之帆,才能引航高效課堂之船。
一、立足發(fā)展需求,引發(fā)學生好奇心
思想品德課程的知識內容貼近學生實際,符合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比如代溝、師生關系、青春期、身邊的法律問題與不良誘惑,都很容易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此時,我們只有順勢而為,方可贏得學生內心的接受和認可,喚起他們對課程的興趣。
比如,針對學生辨別是非能力差,容易盲目從眾的現(xiàn)狀,在講授《走向自主》(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下同)一課時,我設置了故事情境《蘇格拉底的蘋果》。我扮演“蘇格拉底”,用手托著一只蘋果慢慢地從每位學生身邊走過,邊走邊讓大家品味空氣中的味道,然后問同學們,有誰聞到了蘋果的香味,如此反復三次。第一次有一個同學舉手;第二次只有一個同學沒有舉手;第三次,最后那位沒舉手的學生左右看了看,慌忙也舉起了手……最后我很遺憾地告訴大家,這是蠟做的假蘋果。接下來,我出示問題:最后一位同學的行為反映了他的一種什么心理?是什么原因導致他產生這樣的心理呢?然后組織學生自主探究、互動交流,總結從眾產生的原因。接下來,我播放了視頻《抬驢》,并出示問題:祖孫倆為什么不牽著驢、不騎著驢,反而抬著驢呢?祖孫倆的鬧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興趣盎然,通過討論交流,明確了要獨立思考,明辨是非,才是不盲目從眾,走向自主的法寶。
為了讓學生學以致用,我采用“請你評判”的方法,出示真實的生活場景,如:(1)小真的同學都喜歡討論電子游戲。小真本來不會,但是為了和大家有共同的話題,他也開始打電子游戲。(2)尤紅想利用下課時間復習,準備考試,她的好朋友小齊希望她陪自己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尤紅感到很為難……(3)年級要外出春游,同學們都很高興。有一個同學提議,大家都在校服里面穿上自己的漂亮衣服,到了公園后就把校服脫掉。這個提議得到了很多同學的響應。小明還說:“大家都要一致行動啊,不穿就是叛徒?!毙∶鞯暮门笥焉蛩嚫械胶転殡y,因為他就想穿校服春游。這樣的場景下,讓學生討論交流:可能的選擇有哪些,正確性如何,哪一個更重要或更迫切,不同的選擇可能的后果是什么?最后,通過綜合評價來對各種可能的選擇排序,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通過這樣的生生互動,讓學生理解了多因素綜合選擇法,并學會運用這樣的方法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人格。
思想品德教師要善于利用課程優(yōu)勢,找對鑰匙開啟學生的心鎖,喚起他們對學科的興趣,并引導學生在學中思,在思中悟,然后將所悟轉化為行動,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目標。
二、實施感官轟炸,吸引學生注意力
準備恰當?shù)牟牧?,制作精美的課件,選擇合適的音樂、視頻、圖片,充分利用視覺、聽覺的沖擊對學生進行感官轟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相信,只要學生的眼睛在這兒,思維就會過來,思維到位了,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跟著你的思路前行。
比如,在教學《拒絕不良誘惑》一課時,老師給學生提供了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池塘里有一朵百合花,如果不受限制, 按它的生長速度,30天內就會覆蓋整個池塘,悶死水中的其他生物。當百合花覆蓋了半個池塘時,人們才意識到危險的存在。啟迪思考:(1)這時,人們還有幾天時間來挽救池塘呢?(2)池塘里的百合花暗指什么?(3)故事帶給我們什么啟示?此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設置寓言故事情境,給學生一個思考、探究的平臺,在生生互動中,學生認識到這朵美麗的百合花就像我們身邊的不良誘惑一樣,如果我們不加抵制,就會深陷其中。接下來播放視頻《海妖的歌聲》,讓學生從中領悟,不良誘惑是可以拒絕的,而能否拒絕,就取決于我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那么,怎樣拒絕不良誘惑呢?課前可以對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學生認為哪些誘惑是自己很難抵御的,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問題設計活動,就會更具有實效性。 最后,通過合作探究來尋找拒絕不良誘惑的錦囊妙計。
三、尋找共同話題,激活學生興奮點
李希貴老師有這樣一段話: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并不是基于課程本身的什么價值,而很可能是一些常常被老師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jié)。譬如老師偶而為之的“火星文”,也許會消弭些許代溝,引發(fā)學生的溝通愿望。思想品德課教師要樂于了解初中生的生活熱點,從中尋找共同話題,才能激活學生的興奮點,點亮思想品德課堂。
在講授《透視追星》一課時,我告訴學生,老師也不out,我也追星,我也喜歡超女,喜歡學術超女——于丹。我讀她的書,看她的講座,追尋有她出現(xiàn)的電視節(jié)目。2009年的冬天,我在北京大學聆聽了于丹的演講,還有照片為證呢!就在那天,我還寫下了一篇日記,接著鏈接上我的博客,與學生分享我的追星心得。最后我寄語學生:我知道,終我一生也不會成為于丹。但是,我相信那句廣告語:成不了劉翔,但不能放棄奔跑。于丹的內涵之美令我神往,亦賦予我力量。追尋她的腳步,塑造自己的人生。我會朝著我心中最美的風景出發(fā),并風雨兼程!老師追星的事例一下子激起學生的興奮點,接下來,我讓同學們猜一猜,老師追星的原因是什么?在同學七嘴八舌的發(fā)言中,他們總結出一點,即在明星身上找到了理想的未來自我。
總之,思想品德教師要主動走進學生的世界,尋找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便能有的放矢地實施教育。通過多種方式真正拉近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覺老師也食人間煙火,也能與時俱進,他們會更加愿意主動親近這樣的老師,而這時我們所設置的活動也就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激活學生的興奮點,從而興趣盎然地快樂學習。
(作者單位:青海省中小學教學研究室青海西寧 810020)
責任編輯 毛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