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通過對四個家長群和武漢關小學、紅鋼城小學、鋼都中學、南湖中學等多所中小學進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家長玩手機的行為不僅讓孩子們反感,更對他們有著潛移默化的負面影響。
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有超過67%的家長平時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在2至3小時,11%的家長超過3小時,只有不到22%的家長把自己每天玩手機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nèi);當問到“您喜歡玩手機嗎?”,65%的家長表示喜歡,而他們的子女喜歡玩手機的比例則高達62.6%。
湖北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葉顯發(fā)認為,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一是來源于游戲,二是和他人的合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和父母的溝通互動。陪伴孩子時父母玩手機就是一種隱形的家庭“冷暴力”。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一味沉溺玩手機,不僅會給孩子帶來智力上的不利影響,更會造成情感上的傷害。也有家長提到,患上“手機病”的一大原因,是親子間的活動缺乏吸引力。實際上,在閑暇時間陪孩子讀一本好書、教孩子認識公園里的花鳥魚蟲……都可以讓親子間的互動更加富有樂趣。這都需要家長多加思考,發(fā)現(xiàn)更多與孩子分享生活的方式。
(來源:《武漢晚報》2016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