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升信
【摘要】目的:探討創(chuàng)傷性腦挫裂傷患者的臨床有效護理措施。方法:對45例腦挫裂傷患者的全程護理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結果:45例腦挫裂傷患者經心理護理、圍手術期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43例治愈,2例轉診。結論:創(chuàng)傷性腦挫裂傷患者常伴其他復合傷,護士通過專業(yè)、精心、全面的護理可減少并發(fā)癥,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者順利康復。
【關鍵詞】創(chuàng)傷性;腦挫裂傷;護理
【中圖分類號】R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6)04-0024-01
腦挫裂傷主要發(fā)生于大腦皮層的損傷,可為單發(fā),亦可多發(fā),好發(fā)于額極、躡極及其底面[1]。患者伴有頭痛、嘔吐、頭暈、意識障礙、抽搐或偏癱等癥狀。由于腦挫裂傷病情變化快,并發(fā)癥多,專業(yè)性強,護理難度大,引起人們的關注。為提高護理質量、減少并發(fā)癥、保證患者順利康復,我科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對收治的45例腦挫裂傷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圍手術期護理等綜合護理措施,結果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5例患者中,男31例,女14例;年齡12~76歲,平均40.5歲;所有患者均經CT診斷腦挫裂傷,其中合并胸部外傷2例、腹部外傷3例,骨折2例。
2 護理
2.1心理護理 病人受傷后常表現(xiàn)為精神緊張、憂慮煩躁,護理人員應針對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細致地解釋,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病因、治療及減輕控制癥狀的方法,讓患者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樹立與疾病做斗爭的必勝信念,與患者通過語言交流進行心理護理,促進康復。
2.2 一般護理 迅速清除口腔內異物,吸痰或血,必要時行氣管切開;保持呼吸道及耳道通暢,吸氧,行心電、血氧監(jiān)護,嚴密觀察、記錄意識狀態(tài)、瞳孔大小、光反應情況及生命體征變化。休克患者迅速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全力進行抗休克治療;需要手術的患者,作好術前準備,備皮、備血、留置導尿;當患者出現(xiàn)意識改變,兩側瞳孔不等大,應考慮到腦疝發(fā)生,及時通知醫(yī)生進行搶救;保持屋內安靜,減少頭部搬動,翻身動作應輕柔。床頭抬高15-30度有利于促進腦血液循環(huán)和水腫消退;飲食宜進高熱量、高蛋白、高纖維素飲食。不能進食者,可鼻飼供給營養(yǎng),記錄24小時液體出入量,注意水電解質平衡,保持大便通暢;使用20%甘露醇脫水治療時應快速靜脈滴入,并確保針頭在血管內,以免藥液外漏導致組織水腫或皮膚壞死[2];在輸液前向患者解釋藥物副作用,避免患者的緊張情緒;患病臥床期間使用6-氨基己酸或其他止血藥時易發(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護士應特別注意雙下肢有無腫脹疼痛等臨床表現(xiàn)。
2.3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 ①肺部感染:遵醫(yī)囑早期、合理、適量使用抗生素,可防止吸入性肺炎。對嘔吐頻繁的患者應采取側臥位,及時清除嘔吐物;痰多時隨時吸出,定時幫助患者翻身、拍背。②昏迷患者的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每2h翻身、扣背,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道有分泌物及異物時應立即吸出,以防窒息。必要時做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輔助呼吸,減少肺部并發(fā)癥。有呼吸困難者,給氧氣吸入。墊氣墊床,床鋪保持平整、干燥,避免壓瘡的發(fā)生。按摩偏癱肢體保持功能體位。注意口腔護理,預防繼發(fā)感染[3]。③發(fā)熱的護理:有丘腦下部或腦干損傷出現(xiàn)中樞性高熱宜早期采取人工冬眠低溫療法:頭部戴冰帽、注意防止耳廓凍傷;腋下及腹股溝放置冰袋;50%酒精或溫水擦浴;藥物降溫。④腦血管痙攣的觀察及護理:腦血管痙攣分為急性痙攣期和遲發(fā)性痙攣期,床邊經顱多普勒檢查是較可靠的診斷方法。臨床常使用尼莫地平擴張血管,防治腦血管痙攣,護士應嚴格控制好靜脈滴注速度。⑤保持引流管的通暢:保持各種引流管道的通暢,留置導尿的患者每天更換集尿袋 1 次,并用絡合碘每天清潔消毒尿道口2次,防止泌尿系感染。
2.4康復護理 康復護理的目標是最終恢復患者復行走能力和語言清晰,使殘疾減輕到最低限度,因此在神經學癥狀不再發(fā)展后盡早進行康復訓練。首先對患者進行肌力的評估,然后和家屬一起制定鍛煉計劃,本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互動練習;誘導和鼓勵患者說話,耐心糾正發(fā)音,從簡到繁,反復練習堅持不懈;預防發(fā)生肢體功能障礙,每4小時做1次肢體被動運動和按摩,30分鐘/次,幫助患者做關節(jié)內旋,外展,伸展等運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jié)攣縮并將肢體保持在功能位置。然后練習翻身,促進肌力恢復。隨著患者病情好轉,能坐穩(wěn)后要及時進行站立的行走鍛煉,指導患者站立平衡訓練;雙手扶桿站立--單手扶桿站立--不扶桿站立達到三級平衡。行走訓練,指導患者先原地踏步,走時由慢到快,循序漸進。
3結果
45例腦挫裂傷患者43例治愈,2例轉診。
4體會
由于腦挫裂傷常伴有多臟器損傷,護理工作復雜,需要護士熟練掌握本病臨床特點及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密切注意神志、瞳孔、血壓的變化,注意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內,加強責任心,細心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匯報處理。關注以下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處理:①蛛網膜下腔出血:因腦挫裂傷所致,典型臨床表現(xiàn)為突然劇裂頭痛、惡心、嘔吐、腦膜刺激征陽性和血性腦脊液[4]。護理人員遵醫(yī)囑給予藥物對癥處理,病情穩(wěn)定、排除顱內血腫以及顱內高壓、腦疝后,未解除頭痛可以協(xié)助醫(yī)生行腰椎穿刺,放出血性腦脊液;②消化道出血:停用激素,及時清理嘔吐物[5],避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發(fā)生誤吸。補充血容量,應用止血藥和抑酸藥物;③外傷性癲癇:可采用苯妥英娜預防發(fā)作。發(fā)作時使用地西泮控制抽搐。此外,當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時應緩慢降壓,每日保證足夠的攝入量,并提高與患者的溝通技巧,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家屬的配合工作,加強基礎護理,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組研究表明,腦挫裂傷患者需要精心合理的臨床護理,護理工作者除具備精湛的護理技術,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外,更重要的是完善醫(y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專業(yè)理論的學習,不斷挑戰(zhàn)和提高自身護理水平,達到優(yōu)質護理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261.
[2]譚玉秋,自發(fā)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護理[J].醫(yī)學信息,2009,22(8):1649.
[3]李玉紅,75例腦挫裂傷護理體會[J].中外醫(yī)療,2008,6,(18):128.
[4]張繁榮,尹明達,不典型SAH誤診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7,10(8):142-143.
[5]馮娟娟,急性腦血管病患者應激狀態(tài)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4(3):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