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民 程小康 向席梆 李文斌 李 凱 徐 亞
?
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影響規(guī)律試驗研究
李麗民程小康向席梆李文斌李凱徐亞
(1.湖南科技學院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優(yōu)選兩種瀝青,七種抗車轍級配,通過大量室內(nèi)試驗,研究了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影響規(guī)律。結(jié)果表明:空隙率和飽和度隨瀝青用量的增加變化明顯,對混合料最佳瀝青用量起主要控制作用,級配、瀝青和成型方法對空隙比的影響最大,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設計和施工時,應重點控制好空隙率這一關鍵體積指標。
車轍;瀝青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級配;空隙率
隨著交通量的增長、軸載增加、超載嚴重、車輛渠化交通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車轍已經(jīng)成為我國瀝青路面損壞最嚴重的破壞形式。車轍影響路面的平整,降低行車的舒適性;車輛在超車或更換車道時,駕駛換向困難,影響高速行車的安全性,容易發(fā)生交通事故。車轍嚴重影響路面的使用質(zhì)量和服務水平,車轍問題已成為道路界最引人關注的問題。目前,國內(nèi)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的研究多集中在級配設計、抗車轍性能等[1-3]方面,未見對影響混合料的抗車轍性能的空隙率、飽和度和礦料間隙率等細觀體積指標的相關系統(tǒng)研究。瀝青混合料空隙率、礦料間隙率和飽和度等細觀體積指標直接影響其抗車轍等路用性能,是基于路用性能路面設計的基礎。因此,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影響規(guī)律進行試驗研究,以解決好路面車轍破壞等問題,是十分必要的。
瀝青的性質(zhì)對混合料的抗車轍性能有較大的影響[4],綜合考慮車轍、疲勞、低溫等路用性能要求,并突出抗車轍性能要求,最后選用大港AH-50、中海AH-70兩種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其檢測結(jié)果見表1,均滿足規(guī)定技術要求。集料選用石灰石巖,其具體性能要求和檢測結(jié)果見表2、表3。礦粉采用石灰?guī)r磨細得到,其具體性能要求和檢測結(jié)果見表4??管囖H級配的選擇考慮了NCAT[5,6]提出的瀝青混合料中4.75mm的通過率必須小于30%,才可能發(fā)揮粗集料的嵌擠作用和同濟大學林繡賢教授[7]提出的包容了Superpave法和貝雷法的精華的集料合理組成等研究成果,結(jié)合室內(nèi)試驗,最終選定級配見圖1,其試驗結(jié)果見表5。
表1.瀝青性能指標實測結(jié)果
瀝青大港AH-50中海AH-70 (25℃,100g,5s)針入度(0.1mm)5668 (10℃,5cm/min)延度(cm)18.223.5 (環(huán)球法)軟化點(℃)59.350.0 (蒸餾法)含蠟量(%)2.72.3 針入度指數(shù)PI0.81-0.90 原樣瀝青膠結(jié)料64℃ G*(KPa)2.131.38 (°)77.988.6 G*/sin2.181.38 短期老化后殘留物(RTFOT,163℃,85min)64℃ G*(KPa)7.43.02 (°)69.686.4 G*/sin7.893.04 長期老化后殘留物(PAV,100℃,20h)25℃G*(KPa)56374385 (°)38.552.8 G*sin34833495 TFOT后(163℃,5h)質(zhì)量損失(%)-0.18-0.18 25℃殘留針入度比(%)62.562.5 10℃殘留延度(cm)8.08.0
表2.粗集料性能指標檢測結(jié)果
試驗項目壓碎值(%)洛杉磯磨耗損失(%)吸水率(%)粘附性堅固性(%)針片狀顆粒含量(%)?0.075mm含量(%)軟石含量(%) 技術要求≤26≤28≤2.0≥4≤12≤15≤1≤3 實測結(jié)果16.421.50.3254.39.40.72.1
表3.細集料性能指標檢測結(jié)果
試驗項目視密度(t/m3)堅固性(>0.3mm部分)(%)砂當量(%)含泥量(%) 技術要求≥2.50≥12≥60≤3 實測結(jié)果2.71812.567.52.2
表4.礦粉性能指標檢測結(jié)果
試驗項目視密度(t/m3)含水量(%)親水系數(shù)粒度范圍 <0.6mm(%)<0.15mm(%)<0.075mm(%) 技術要求≥2.50≤1<110090~10070~100 實測結(jié)果2.7150.40.85967371.1
圖1.選用級配曲線
表5.選用級配粗集料骨架間隙率VCAmix、VCADRC
級配油石比(%)密度(g/cm3)瀝青混合料中粗集料比例PCA(%)VCADRC(%)VCAmix(%)SSC 粗集料合成毛體積密度(g/cm3)粗集料干搗密度(g/cm3)瀝青混合料毛體積相對密度(g/cm3) 1#2.82.6971.5402.4528042.9027.27123.9 2#3.02.7021.5432.4927042.9135.44109.7 3#3.12.7011.5552.4837042.4335.65108.4 4#3.12.6971.5852.47470.541.2335.33106.7 6#2.82.6851.5902.4598040.7826.73120.3 7#2.92.6881.5702.4937041.5935.08108 8#2.92.6951.5852.4707141.4934.93107.5
3.1不同級配及瀝青用量對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影響
采用中海AH-70瀝青,進行大馬歇爾擊實試驗,測定瀝青混合料的細觀體積指標,不同級配及瀝青用量的空隙率、礦料間隙率和飽和度試驗結(jié)果見圖3~7。
圖2.不同級配油石比與空隙率關系
圖3.不同級配油石比與飽和度關系
圖4.不同級配油石比與礦料間隙率關系
圖5.最佳油石比時級配與空隙率關系圖6.最佳油石比時級配與飽和度關系
圖7.最佳油石比時級配與礦料間隙率關系
結(jié)果表明:不同級配對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飽和度和礦料間隙率等細觀體積指標均有一定的影響,但1#和6#級配試驗結(jié)果差異較大。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礦料顆粒瀝青的潤滑作用容易移動,但瀝青用量不能太大,超過最值后,由于出現(xiàn)自由瀝青使得集料懸浮于瀝青中而不易移動;而1#和6#級配粗集料最多,需要的最佳瀝青少,最后造成這兩種級配的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最大;隨著瀝青用量的增加,飽和度和空隙均明顯增加,這兩個指標控制了混合料的中瀝青最佳用量的多少;飽和度、空隙率、礦料間隙率的受級配影響程度不同,級配對礦料間隙率影響最小,對空隙率的影響最大。
3.2不同瀝青對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影響
優(yōu)選出2#、7#抗車轍級配,采用中海AH—70瀝青和大港AH—50兩種瀝青,進行大馬歇爾擊實試驗,測定瀝青混合料的細觀體積指標,不同瀝青的空隙率、礦料間隙率和飽和度試驗結(jié)果見圖8~13。
圖8.不同瀝青油石比與空隙率關系
圖9.不同瀝青油石比與飽和度關系
圖10.不同瀝青油石比與礦料間隙率關系
圖11.最佳油石比時瀝青與礦料間隙率關系圖12.最佳油石比時瀝青與飽和度關系
圖13.最佳油石比時瀝青與礦料間隙率關系
結(jié)果表明:瀝青對混合料的空隙率,飽和度和礦料間隙率等細觀體積指標均有一定的影響,但其影響大小對不同級配是不同的,在最佳油石比時的空隙率、飽和度和礦料間隙率等細觀體積指受瀝青種類的影響并不明顯,僅對空隙率有一定影響。
3.3不同成型方法對混合料細觀體積指標影響
采用大港AH-50瀝青,對2#和7#級配進行大馬歇爾擊實、Superpave旋轉(zhuǎn)壓實和GTM壓實成型試件,測定瀝青混合料的細觀體積指標,不同成型方法的空隙率、礦料間隙率和飽和度試驗結(jié)果見圖14~17。
圖14.不同成型方法油石比與空隙率關系
圖15.不同成型方法油石比與飽和度關系
圖16.不同成型方法油石比與礦料間隙率關系
圖17.2#級配不同成型方法最佳油石比時的空隙率
結(jié)果表明:(1)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在瀝青用量小時,大馬歇爾擊實、Superpave旋轉(zhuǎn)壓實兩種成型方法的礦料間隙率、飽和度及空隙率差別較大,三種壓實方法的體積指標的差異隨瀝青用量的增加而逐漸減小。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對于瀝青混合料,在小的瀝青用量情況下,進行大馬歇爾擊實時,集料被擊碎的可能性更大,從而造成瀝青混合料的飽和度增加,空隙率減小。(2)大馬歇爾擊實成型和Superpave旋轉(zhuǎn)壓實成型法最佳油石比混合料的空隙率相差很小,GTM壓實成型法最佳油石比混合料的空隙率跟大馬歇爾擊實成型和Superpave旋轉(zhuǎn)壓實成型法最佳油石比混合料的空隙率有較大差異,其空隙率比大馬歇爾法小1.49,比Superpave旋轉(zhuǎn)壓實體積法小1.48。
(1)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級配、瀝青用量、瀝青和成型方法等影響空隙率、礦料間隙率和飽和度等細觀體積指標;最佳油石比時,級配、瀝青和成型方法對空隙比的影響最大,對礦料間隙率的影響較小。因此,進行抗車轍瀝青混合料設計和施工時,應重點控制好空隙率這一關鍵體積指標。
(2)對抗車轍瀝青混合料,不同級配、瀝青和成型方法下,空隙率和飽和度隨瀝青用量的增加而減小,礦料間隙率隨瀝青用量的增加先減小后增大;但最佳油石比時,級配對空隙率、礦料間隙率和飽和度等細觀體積指標的影響比瀝青種類影響大,不同成型方法對空隙率這一關鍵體積指標可能有較大影響。因此,為保證混合料的抗車轍性能,應控制好混合料級配和瀝青用量,重視壓實方法對空隙率的影響。
[1]劉中林,郝培文.大粒徑瀝青混合料組成結(jié)構(gòu)的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4,(7):59-63.
[2]李麗民,劉劍,曾革.瀝青穩(wěn)定柔性基層的抗車轍性能[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8,(4):540-543.
[3]李麗民,何兆益,銀力.重載作用下大碎石柔性基層的抗車轍性能[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09,(1):83-87.
[4]Technical Brief.Superpave Binder Specification and Test Methods[R].Canada,1995.
[5]E.R.Brown,J.E.Haddock,R.B.Mallick,T.A.Lynn.Development of A Mixtures Design Procedure for Stone Matrix Asphalt(SMA) [R].NCAT,1997.
[6]E.R.Brown,J.E.Haddock.A Method Ensure Stone-on-Stone Contact in Stone Matrix Asphalt Paving Mixtures[R],NCAT,1997.
[7]林繡賢.瀝青混凝土合理集料組成的計算公式.華東公路.2003,(1):82-84.
(責任編校:宮彥軍)
2016-01-08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5JJ2073);2015年湖南科技學院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chuàng)新性實驗計劃資助項目“基于環(huán)境因素與細觀結(jié)構(gòu)的瀝青路面抗車轍性能研究”。
李麗民(1974-),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道路與巖土工程。
U414
A
1673-2219(2016)05-00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