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堯,金藝鵬,林德貴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北京 海淀 100193)
兩種復蘇方法對犬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的CBC與ABG指標變化的比較
施堯,金藝鵬,林德貴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北京 海淀 100193)
為了研究全血和右旋糖酐40用于小動物臨床急性失血性休克治療的效果,通過犬急性失血性休克再復蘇模型中血常規(guī)和動脈血氣指標的變化,評價其二者的治療效果。將16只健康比格犬分兩組,一組為全血回輸組,另一組為右旋糖酐40組。通過暴露犬股動脈方法進行放血,維持30 min后,分別回輸自家全血和右旋糖酐40,輸液量與放血量相同。在試驗前,放血后,輸液后等共10個時間點對犬采血進行血液常規(guī)和動脈血氣的檢查,并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實驗結(jié)果表明,右旋糖酐40在治療中起效較慢且不太穩(wěn)定,全血回輸在各方面都有更好的療效;根據(jù)輸液后第7天的血液學指標,除紅細胞計數(shù)和紅細胞壓積,右旋糖酐40的各項指標均與全血回輸相比無顯著性的差異外,表明右旋糖酐40對犬失血性休克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右旋糖酐;全血;失血性休克再復蘇模型;血常規(guī);動脈血氣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指大量失血而引起休克,是一種危急的,需要快速救治的急重癥[1-2],其在獸醫(yī)臨床非常普遍,常見于外傷、車禍、外科手術(shù)等。失血后是否發(fā)生休克不僅取決于失血的量,還取決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過總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發(fā)生的[3]。
本試驗通過建立犬急性失血性休克再復蘇模型,將復蘇液體分為全血回輸組和右旋糖酐40組,分時間點采集實驗動物的靜脈血和動脈血,通過血液常規(guī)檢查和動脈血氣此兩項血液學指標變化的比較分析,討論其二者對于犬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的治療作用,為其應用于小動物臨床治療急性失血性休克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jù)。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復方氯化鈉注射液(山東齊都藥業(yè)有限公司)。
選購16只比格犬(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雌雄各半,年齡1~2歲,已免疫和驅(qū)蟲。各實驗犬被飼養(yǎng)于獨立的實驗籠中,每日飼喂1次,飲用清潔水。
將16只犬分為兩組,雌雄各半,a組為全血回輸組,在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失血量40 mL/kg)[4],等量靜脈輸入自家全血;b組為右旋糖酐組,在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失血量40 mL/kg),等量靜脈輸入右旋糖酐40。
實驗動物在術(shù)前靜脈采血做血液常規(guī)檢查,股動脈采血測動脈血氣,以此作為動物基礎(chǔ)值。常規(guī)麻醉消毒,順肌纖維方向鈍性剝離股動脈,使用密閉式靜脈留置針,建立一個放血/動脈通路[5],放血速度為2 mL/kg·min,試驗放血量根據(jù)全血量占犬體重的8%來計算。當放血至預定的量時,維持30 min,采取血液樣本進行相關(guān)的檢測(放血后)。
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后,對犬進行靜脈輸液復蘇治療,輸液量均與放血量相同,輸液速度均為30 mL/kg·h。全部液體輸完后,進行靜脈和股動脈采血,作為輸液后值。在輸液后的4、8、24、48、72 h和5、7 d這7個時間點采血檢測。
使用SPSS18.0軟件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組間進行差異性檢驗,差異性水平P<0.05。
4.1動物存活率b組1只犬在休克模型建立后40 min,即開始輸液后10 min時因大量失血急救無效而死亡;a組犬在休克模型建立中及其之后的液體復蘇等過程中無死亡。
4.2血常規(guī)主要指標
4.2.1紅細胞計數(shù)在建立犬失血性休克模型后,輸入同樣的液體量,a組的紅細胞數(shù)目多,且能較長時間的維持在正常水平(5.5×1012/L-8.5× 1012/L);b組的紅細胞數(shù)量少,其在輸液后直至輸液后7 d的8個采樣時間點里,與a組相比,紅細胞數(shù)量具有顯著性差異。
圖1 紅細胞計數(shù)的變化
4.2.2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壓積的變化基本與紅細胞數(shù)量變化一致。
圖2 紅細胞壓積的變化
4.2.3白細胞計數(shù)a組的白細胞數(shù)量在輸血后有所回升,基本穩(wěn)定在正常水平范圍內(nèi)(6×109/L-17×109/L);b組白細胞數(shù)量在輸注右旋糖酐后開始增高,到輸液后8 h高于正常范圍,與a組相比差異性顯著,隨后白細胞數(shù)量開始下降,至第7天基本恢復正常。
圖3 白細胞的變化
4.2.4血小板a組的血小板的變化并不十分明顯,均處于正常范圍(200×109/L-900×109/L)內(nèi);b組的血小板在輸入右旋糖酐后,下降至最低水平,隨后至輸液后8 h,回升達到正常水平。
圖4 血小板的變化
4.3動脈血氣分析
4.3.1血液酸堿度(pH值)a組輸血后血液pH值便逐漸上升維持在一定水平;b組的血液pH值在輸入右旋糖酐后回升,之后又開始下降,到輸液后24 h與a組相比,具有顯著性差異。
圖5 血液酸堿度的變化
4.3.2血液二氧化碳分壓(PCO2)a組的PCO2在放血后升高并超出機體正常范圍,輸血后其PCO2開始下降;右旋糖酐組在輸液后,其PCO2反而開始上升,至輸液后24 h達最高后開始下降。
圖6 血液二氧化碳分壓的變化
4.3.3血液氧分壓(PO2)a組的PO2在基礎(chǔ)值和放血后都很高,超出正常水平(75~100 mmHg),輸液后明顯的回落至正常水平并維持在一定范圍內(nèi)。b組的PO2在輸液后也下降但仍與a組有顯著性差異.。
圖7 血氧分壓的變化
4.3.4碳酸氫根(HCO3-)a組HCO3-輸血后上升,并維持在一定水平;b組HCO3-輸液后有所上升,但仍與a組有顯著性差異。
圖8 血液碳酸氫根含量的變化
4.3.5血氧飽和度(SO2)a組的血氧飽和度并無明顯變化;而b組的血氧飽和度在輸液后8 h有明顯的下降,與a組相比差異顯著,到輸液后48 h回升至正常水平。
5.1復蘇存活率在本試驗中,b組1只犬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后至輸注右旋糖酐40的過程中,出現(xiàn)體溫低、呼吸困難、抽搐、心律不齊、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等臨床癥狀,開始輸注右旋糖酐40后,癥狀并沒有特別的緩解,搶救無效而死亡。右旋糖酐40是人醫(yī)臨床和獸醫(yī)臨床常用的血漿擴容劑,對于治療失血性休克的效果反映良好[6-9],犬的個體差異大,死亡犬在失血性休克模型建立的手術(shù)后的30 min內(nèi),其臨床癥狀就比其他犬要嚴重,故此犬可能是死于嚴重的急性的失血性休克。
5.2全血和右旋糖酐40復蘇犬急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的血液學變化在失血性休克及其復蘇治療中,最重要的血液學指標即是紅細胞計數(shù)[8]。紅細胞攜氧供機體各組織細胞進行呼吸和代謝,一旦發(fā)生大失血,紅細胞數(shù)量急劇下降,機體供氧不足,無法正常代謝,且失血的同時也失去了大量的體液,長時間不進行補液擴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環(huán)即會休克,甚至死亡[9]。全血是一種含有全部血細胞和血漿成分的液體,將其用于急性失血性休克的治療中,可以快速逆轉(zhuǎn)急性失血性休克中因缺失紅細胞攜氧能力和血容量不足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病理反應,效果確實并且紅細胞數(shù)量可以一直相對穩(wěn)定在正常水平上[10]。相較于較難獲得的動物全血,右旋糖酐40是一種多聚葡萄糖的膠體液,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提高血液膠體滲透壓而使組織間隙中的液體成分進入血管而擴充血容量,保證微循環(huán)[9-10]。由于輸入右旋糖酐40只是擴容而并未直接提高紅細胞數(shù)量,因此,其紅細胞計數(shù)與全血回輸組相比都有顯著性差異。這期間,由于機體在不斷的產(chǎn)生新的紅細胞,紅細胞數(shù)量在逐步的上升,但在輸液后8 h后又開始下降,可能是右旋糖酐40的半衰期約為3 h,在第24小時已排出約70%[11],因此,其擴充血容量的作用開始下降后,機體又處于血容量低,微循環(huán)受阻,并且產(chǎn)生的一些自由基和代謝物,從而破壞紅細胞并阻礙其新的生成。全血的輸入對于急性失血性休克是一種良好的治療方法,在本試驗中,應用的全血是犬自家的,因此輸液后白細胞的變化并不明顯,而在實際臨床上,并不可能應用自家全血急救,一般都需要找到血源并進行配型,而異體血液的輸入對于動物機體來說是一種異體蛋白,可能會引發(fā)一些免疫反應如溶血,發(fā)熱等;供體血液中可能存在的一些細菌等病原也會引發(fā)非免疫的反應,這些都會使白細胞有一定的反應,因此在臨床應用中需要根據(jù)實際狀況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右旋糖酐40具有一定的抗原性,可能引起過敏和機體白細胞活動加強[9],在本試驗中,白細胞在放血后的降低多是由于血液的流失,而輸入右旋糖酐40 8 h,其白細胞數(shù)量明顯高于正常和全血回輸組,表明機體炎癥的發(fā)生,而引起炎癥的原因可能是右旋糖酐40的抗原性,或是由于手術(shù)后傷口的感染(為了不干擾試驗結(jié)果,并未進行任何藥物治療)。
在失血性休克的發(fā)生中,如不及時救治,可能會發(fā)生彌散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全血的輸入可以及時補充血小板和擴充血容量,既防止了血液黏稠,血小板黏集,又在稀釋血液的同時補充了血小板數(shù)量,使機體凝血功能不受影響。而對于右旋糖酐40來說,其是很好的血漿擴容劑,降低血液黏滯性,改善微循環(huán)。但相對的,右旋糖酐40的輸入可能會導致血小板相對數(shù)量過少和凝血不良[9],但從本試驗上來看,血小板得到了很好的稀釋,證明右旋糖酐40治療失血性休克中,能有效的擴充血容量、防止血栓形成,且不影響機體正常的凝血功能。
在失血發(fā)生酸中毒后,機體各組織均處于異常的環(huán)境中,動物機體的代償能力有限,需要及時的補液以緩解微循環(huán)障礙,調(diào)節(jié)酸堿度[11]。輸入全血和右旋糖酐40后,機體的pH值均有所上升,PCO2下降,HCO3-上升,酸中毒有所緩解,且右旋糖酐40組與全血回輸組相比并無顯著性的差異,右旋糖酐40的效果與回輸全血相近。然而,相較于全血回輸組,右旋糖酐40對血液酸堿度的維持方面不十分理想,隨著右旋糖酐40的代謝排出,機體血容量也隨之減少,產(chǎn)酸增多使血液酸堿度又逐漸的有所降低,在臨床上,應根據(jù)右旋糖酐40的半衰期進行二次輸液治療,其維持酸堿度的穩(wěn)定性會有所提高。
動物放血后血氧分壓的降低多是由于失血所致,而輸液后血氧分壓的降低可能是由于血液的稀釋作用。全血回輸組對于恢復和維持急性失血性休克犬的血氧飽和度效果明顯,而相對于全血回輸,右旋糖酐40靜脈輸入后8 h到24 h的血氧飽和度較低,出現(xiàn)缺氧的狀況,這可能與右旋糖酐40的代謝有關(guān),隨著右旋糖酐40的排出,機體循環(huán)血量減少,肺的血液循環(huán)量減少且變慢,與氧氣結(jié)合不足,造成血氧飽和度的降低。由于右旋糖酐40代謝而造成的血氧飽和度的下降的問題,可以通過二次輸注液體來解決。
[1]王瑜.不同濃度高滲鹽水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早期液體復蘇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2013(29):119.
[2]趙德明.獸醫(yī)病理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33-38.
[3]陳景標.急性失血性休克液體復蘇的進展[J].中國實用鄉(xiāng)村醫(yī)生雜志,2013(4):27-28.
[4]管向東.失血性休克[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6,26(12):916-919.
[5]張健.不同液體復蘇方式對失血性休克犬部分臟器的組織學影響[D].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7.
[6]Choi P T L,Yip G,Quinonez L G.Crystalloids vs.colloids in fluid resuscitation:a systematic review[J].Crit Care Med,1999,27(1):200-210.
[7]Hoyt D.Fluid resuscitation:the target from an analysis of trauma systems and patient survival[J].J Trauma,2003,(5 suppl):3l-35.
[8]Schierhout G,Roberts I.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colloid or crystalloid solu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BMJ,1998,316(7153):961-964.
[9]張義熙,王遠貴.失血性休克的輸血與輸液[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0):19-21.
[10]Mattox K L,Maningas P A,Moore E E,et al.Prehospital hypertonic saline/dextran infusion for post-traumatic hypotension:The U.S.A.Multicenter Trial[J].Ann Surg,1991,213(5):482-491.
[11]陸萍.復方右旋糖酐40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J].河北醫(yī)藥,2009,31(24):3401-3402.
Assessment of CBC and ABG 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fluids in resuscitation of caninehemorrhagic shock
SHI Yao,JIN Yi-peng,LIN De-gui
(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study the CBC and ABG changes of the dogs who
different fluid in resuscitation of hemorrhagic shock.Sixteen dogs that were made into the model of hemorrhagic shock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hole blood and dextran40.Dogs in two groups
whole blood and dextran40 respectively for resuscitation after hemorrhagic shock.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or CBC and Arterial Blood Gas in ten different time poi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ole blood was more effective in resuscitating after hemorrhagic shock when compared with dextran40.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the last time point(7 days after resuscitation),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matological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except for RBC and HCT,indicating that dextran40 was also effective for resuscitation after hemorrhagic shock.
Dextran40;Whole blood;Model of hemorrhagic shock;CBC;ABG;
25 March 2015
LIN De-gui
S858.292
A
0529-6005(2016)04-0080-04
2015-03-25
施堯(1986-),女,博士生,研究方向為小動物外科學及真菌性皮膚病,E-mail:vz1245@163.com
林德貴,E-mail:csama@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