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文
根據(jù)“最優(yōu)化”理論,記敘文的閱讀教學,須按照記敘文本身的特點展開教學,主要應根據(jù)記敘文的種類特點、順序(方法)、線索層次、選材及詳略、閱讀整合訓練等方面進行教學,使學生對記敘文的閱讀能力達到“最優(yōu)化”。
庖丁解?!坝稳杏杏唷?,在于“依乎天理”。閱讀記敘文也如“解?!?,也須按其“天理”,即記敘文的文體特點?,F(xiàn)從以下幾方面解說。
一、種類特點
記敘文以記敘、描寫為主,按寫作對象分為寫人、敘事、寫景、狀物的記敘文。寫人記敘文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來刻畫形象、塑造性格、表現(xiàn)主題。教學時,可讓學生通過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描寫的分析來認識人物。如《范進中舉》中的胡屠戶,在范進中秀才前教訓、奚落乃至謾罵的語言;“橫披、腆、啐、罵”的動作,體現(xiàn)其粗俗、鄙陋、勢利的特點。敘事記敘文通過事件來表達主題,尤其是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教學時,可讓學生概括出主要事件,分析、歸納出主題。如《小巷深處》敘寫了收養(yǎng)“我”、換住處、改性格、苦心經(jīng)營、為“我”驕傲、忍受落寞、送生活費等事件,表現(xiàn)了養(yǎng)母無私、偉大的愛。
寫景狀物的記敘文則抓住景物特征來寄托情懷、表達主題。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在文中找出景物的特點,再分析是如何描繪其特點,進而體會表達的感情。如《濟南的冬天》中先通過三組對比突出“溫晴”的特點,然后具體描山、繪水,最后歸結為“冬天的濟南”。通過冬天這個特定季節(jié),表達了喜愛之情。也可讓學生找出景物、歸納特點、體會情感。如《春》,可在分析五幅圖后,結合文末三個比喻歸納出“新、美、力”的特點,體會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對未來的憧憬。
二、記敘順序
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也稱為記敘方法。順敘,是按照事情發(fā)生過程的先后敘述。教學時可讓學生找出表時間的標志性詞句,如《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中“一個吉日、爾后、接著”寫出了“我”井然有序的辦報過程。敘事性的文章大多采用順敘的方法,符合人們的認知規(guī)律,易于接受。
倒敘是把結果先寫出來,再按時間順序敘述事件,或者把后發(fā)生的事情提到前面敘述。如《回憶我的母親》,文章開門見山“得到……消息……值得回憶”,自然引出“回憶”。倒敘使時空交替,增強了敘事的靈活性,也便于展示更豐富的內(nèi)容。倒敘改變了事件的自然程序,因此閱讀時應注意“倒”與“順”的交接點,即關鍵的詞句和段落。
插敘是在敘述中心事件時,因某種需要插進有關的另一件事,然后再接著敘述中心事件。如《選舉風波》中插入林武翔的家境,以加深同學們的同情,因而遷怒于搬遷,再遷怒到熱心搬遷的人。插敘手法不僅豐富了內(nèi)容,也增強了表現(xiàn)力。閱讀運用了插敘方法的文章時,應特別注意插敘內(nèi)容的起訖點,以免與中心事件混淆。
三、線索層次
記敘文的線索把全文的主要材料貫穿起來,使文章成為有機的整體。它可以是人物活動,即人線,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就以魯達安良除暴為線索;可以是中心事件,即事線,如《選舉風波》就以選舉為線索;可以是事物,即物線,如狀物的《石榴》以石榴為線索;還可以是情感,即情感線,如《小巷深處》就以“我”的情感變化為線索;另外,還可以是按時間推移、地點轉換的時間線、地點線,如《一厘米》、《差半車麥秸》。而事件較為復雜的記敘文往往會有兩條線索,從而形成明暗交織或并行的敘事特色,如《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明線寫魯達安良除暴的俠義行為,暗線寫鄭屠欺壓百姓,兩條線索最后在肉鋪相遇時交織,層次清楚,也擴大了文章的容量。
這也說明,若角度不同,對文章結構的理解也會有不同。
四、選材及詳略
文章要表達出中心思想,就必須選擇一定的材料。一是凡與要表達的中心無關的材料一律舍去,有關的材料中也只選取最能突出中心的。教學中應讓學生充分理解“選了哪些、為什么要選這些”這兩個問題。如《回憶我的母親》中,作者只選取了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及“反抗壓迫、支持革命”兩個方面的材料,刻畫了勤勞一生、平凡又偉大的母親形象,表達了對母親的懷念、繼續(xù)革命的堅定志向。二是注意作者選材時的典型性、代表性,讓材料由“點”形成“線”、組成“面”,而不是只選取某些方面而忽略另一些方面。如《小巷深處》中,作者就從生活、學習、思想情感三個方面選擇材料。因此,引導學生給材料分類,是體會選材要有代表性的一種好方法。
所選取的材料是用來表達中心的,因此,凡是有關的次要材料應略寫,而最能表現(xiàn)中心的材料就應詳寫。詳略得當、主次映襯、點面結合,就能“立體式”地展現(xiàn)生活、表達情感、反映現(xiàn)實。因此,宜讓學生有層次地理解文中的詳略:先分清文章的詳略,再分析是如何詳寫與略寫的,最后討論為什么要這樣處理詳略。層層引導,就能讓學生掌握記敘文的詳略技巧。
五、閱讀整合
此外,記敘文的知識點還有主題、手法、表達、人稱等多個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記敘文閱讀能力,不僅應進行上述閱讀點的單項訓練,更應將它們整合起來,站在更高的層次“統(tǒng)觀全局”才能使閱讀“最優(yōu)化”。因此,教學中,“肢解”與“縫合”不可偏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