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青,翟娜
1.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男二病區(qū),山東淄博255100;2.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康復科,山東淄博255100
基于風險評估量表的健康教育干預對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響
張玉青1,翟娜2
1.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男二病區(qū),山東淄博255100;2.淄博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康復科,山東淄博255100
目的探討基于風險評估量表的健康教育干預對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響。方法選擇為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精神科住院患者246例納入研究對象,根據入院時間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3例。對照組給予精神科病人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基于風險評估量表的健康教育干預。結果觀察組護士對患者的一般資料、疾病類型及病情嚴重程度、不良事件傾向掌握程度、總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65%明顯低于對照組74.80%(P<0.05)。結論基于風險評估量表的健康教育干預有利于護士掌握患者的病情情況,增強意外風險防范意識,提高護理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關建詞]住院精神病患者;風險評估;健康教育;不良事件
護理不良事件是指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發(fā)生的、影響患者健康及安全的非正常護理事件[1]。護理不良事件是一種負性事件,在醫(yī)患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護理不良事件是導致醫(yī)患糾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精神科住院患者中,由于精神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精神、情感障礙,外走、傷人、自殺、自傷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較高,嚴重危及患者的安全及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2]。加強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的健康教育干預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該研究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間采取前后對照研究的方法,探討基于風險評估量表的健康教育干預對防控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該院精神科住院治療的246例精神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者均符合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診斷標準,該次研究報請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告知研究事項后,所有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入院時間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23例,觀察組男性53例,女70例;年齡23~70歲,平均(45.61±3.37)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38例,大專40例,本科及以上28例;疾病類型:精神分裂癥85例,情感障礙2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3例,癲癇性精神病6例,使用違禁藥物性精神病2例,阿爾茲海默癥3例,神經癥2例;對照組男性54例,女69例;年齡21~71歲,平均(46.32±3.28)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36例,大專41例,本科及以上27例;疾病類型:精神分裂癥84例,情感障礙23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礙4例,癲癇性精神病6例,使用違禁藥物性精神病1例,阿爾茲海默癥3例,神經癥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疾病類型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精神科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情觀察、健康教育、用藥指導、不良反應觀察、護理意外事件防范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實施基于風險評估量表下的健康教育干預。①由精神科三級醫(yī)師進行病情診斷和觀察,制定治療用藥方案,評估藥物治療效果及副作用等,待病情改善或無波動后轉二級護理再評估。②護士填寫《精神科住院患者疾病及相關風險評估表》,包括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狀況等)、疾病類型及病情嚴重程度(包括精神疾病的診斷,精神障礙的主要表現(xiàn),評估患者精神、心理、認知障礙的嚴重程度)、不良事件傾向(是否存在外走、暴力攻擊風險、自殺、自傷風險、噎食、吞服異物、摔傷、骨折等風險)3個方面。③護士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分析患者發(fā)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潛在風險,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預內容。包括加強病房監(jiān)護,囑保安勿隨意放患者出病區(qū)大門,防止患者外走;對有自殺、暴力攻擊傾向者,加強病房內安全檢查,發(fā)現(xiàn)水果刀危險物品等及時收走;患者水杯、牙刷、牙膏等基本生活用品固定放置,定期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患者吞服異物現(xiàn)象;對狂躁癥患者適當使用約束器具,避免患者墜床、摔傷或骨折。
1.3觀察指標
包括護士對患者相關情況掌握程度、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相關情況包括患者一般資料、疾病類型及病情、不良事件傾向等;不良事件包括外走、暴力攻擊他人、自傷、自殺等發(fā)生情況。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患者情況掌握程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
2.1護士對住院精神病患者相關情況掌握程度
觀察組護士對患者的一般資料、疾病類型及病情嚴重程度、不良事件傾向掌握程度、總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士對住院精神病患者相關情況掌握程度比較(±s)
表1 兩組護士對住院精神病患者相關情況掌握程度比較(±s)
組別患者一般資料疾病類型及病情不良事件傾向總分觀察組(n = 1 2 3)對照組(n = 1 2 3)t值P值1 7 . 3 8 ± 1 . 1 6 1 5 . 4 7 ± 1 . 3 8 1 1 . 7 5 0<0 . 0 0 1 3 5 . 4 8 ± 2 . 2 1 3 1 . 7 5 ± 2 . 8 9 1 1 . 3 7 1<0 . 0 0 1 3 3 . 8 4 ± 2 . 5 7 2 8 . 6 9 ± 2 . 8 1 1 4 . 9 9 9<0 . 0 0 1 8 6 . 4 5 ± 3 . 6 8 7 9 . 0 7 ± 2 . 9 5 1 7 . 3 5 3<0 . 0 0 1
表2 兩組住院精神病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的比較[n(%)]
2.2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觀察組住院精神病患者外走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率40.65%明顯低于對照組74.8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護理不良事件是在患者住院期間突然發(fā)生的、難以防范的危害個人安全的行為。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認知、精神、情感、心理障礙,或因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產生的不良反應,常使其不自覺地發(fā)生出走、跌倒、暴力攻擊、自傷行為,增加他人及患者的危險性。住院精神病人不良事件發(fā)生風險較高,其中最典型、負面影響最大的是暴力攻擊風險和自殺風險[3]。
精神障礙患者中發(fā)病率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癥[4],住院期間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也較高。精神障礙患者意外事件的發(fā)生與其絕望、抑郁等負性情緒狀態(tài)密切相關。精神障礙病人入院后進行風險評估可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發(fā)生[5]。實施風險評估,護理人員能充分了解患者的一般資料,從患者病程、臨床特點、家庭婚姻、職業(yè)經濟狀況及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相關因素深入分析,得出引起精神障礙的原因;掌握病情嚴重程度,根據其心理狀態(tài)及早發(fā)現(xiàn)自傷、暴力攻擊傷人傾向,并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從而有效防范、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該文研究中,觀察組護士對患者相關資料掌握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崔靜怡等[6]也用類似的文獻報道。由此可見,基于風險評估量表的健康教育干預有利于護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增強意外風險的防范意識,提高護理質量,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1]龍艷芳,李映蘭,郭燕紅.我國護理不良事件報告現(xiàn)況調查及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5):16-20.
[2]肖愛祥,林建葵,韋紅梅,等.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2,11(2):11-13.
[3]黃小振,張爽,徐瑞華.住院患者暴力攻擊風險評估表在精神科的應用分析[J].醫(yī)藥與保健,2015(3):86.
[4]錢志萍,周小紅,熊水蓮,等.精神科住院患者風險評估[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4,25(13):2889-2990.
[5]楊明麗,楊婷.住院精神病人自殺風險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5(5):62-66.
[6]崔靜怡,李菲菲,王晨,等.風險評估管理在老年精神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7):818-820.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Scale on the Adverse Event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
ZHANG Yu-qing1,DI Na2
1.Second Male Ward,Zibo Mental Health Center,Zibo,Shandong Province,255100 China;2.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Zibo Mental Health Center,Zibo,Shandong Province,2551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scale on the adverse events of 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s.Methods 246 cases of in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23 cases in each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time,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scale.Results The total scores of nurse's mastery degree of patient's general data,disease type,disease severity and adverse event tendenc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40.65%vs 74.80%)(P<0.05).Conclusion Th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the risk evaluation scale is conducive to mastering the patient's disease condition,strengthening the prevention awareness of accidental risks,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Inpatients with mental disorder;Risk evaluation;Health education;Adverse event
R7
A
1672-5654(2016)09(c)-0069-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7.069
張玉青(1981.12-),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精神科不良事件的預防、精神分裂癥護理工作。
翟娜(1981.9-),女,山東淄博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精神科康復護理工作。
(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