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孜
“撲通——撲通——”我緊閉著雙眼,聽著自己孤獨的心跳,仿佛回到了八個月前破殼而出的那天。
“咔嚓”,隨著清脆的蛋殼破裂聲,我竭盡全力地將小小的喙和頭部拱出蛋殼。周圍一片寂靜,沒有父母、沒有兄弟姐妹,只有頭上的一條棉被。一只雛鴿就這樣來到了世間。之后發(fā)生了什么,我已經(jīng)忘記了,只記得接下來的生活就是邋遢的主人、堅固的籠子、喧囂的街道、一撮小米、一掬清水。也許我該慶幸自己的好運,我找到了好人家,不必在凄風苦雨中四處尋覓“面包”,就有足夠的現(xiàn)成食物舒暢地過三個月。
一陣清風微笑著路過,吹拂得我的翅膀一陣悸動,每一排、每一列、每根羽毛、每根絨毛都在叫囂:“我要去均勻地觸碰微風?!蔽要q豫著、躊躇著,我終于妥協(xié)了,輕輕地舒展久未活動的雙翅,“咕——”同樣的悸動、同樣的感覺,也許是本能,展開的翅膀一張一合像要帶著我騰空而起。我頓時心里一陣激動:上蒼給我自由搏擊、堅韌向前的翅膀,就是讓我自由飛翔!我竭盡全力舒展翅膀,一下又一下用肩膀撞擊著籠子上的鐵欄桿,我生氣地“咕咕”叫,可無濟于事,沒人理睬,鐵柵欄依然冰冷堅固,我失望地蹲了下來。
第二天、第三天……我拼命地撞擊鐵欄桿,我相信,只要我堅持不懈,總會有沖向藍天的時候。
小主人似乎發(fā)現(xiàn)了我的躁動和不安分,他用塑料棍捅我,張開寬大的手掌在籠外嚇唬我,撿起綠豆扔向我。我低吼、我振翅、我憤怒、我反抗,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什么?我只能時刻警惕著、防備著!我堅持并守護著自己可憐的自尊。雖然這里豐衣足食、雖然舒適的“一居室”足夠我棲身,但是我知道,藍天才是我的夢想,自由才是我的渴望。
我再也不理會主人的咒罵,再也不理會小主人的恐嚇。有沒有發(fā)現(xiàn)食盆里的綠豆寥寥無幾?有沒有發(fā)現(xiàn)水盆里的飲水渾濁不堪?我心底里積聚著力量,我的胸膛中只剩下兩個詞——自由!飛翔!我生來就不懼怕原始貧瘠的荒野,沒有“面包”怕什么?啄草籽!沒有清水怕什么?飲露珠!
我要展開我的翅膀,帶上我所有的夢和渴望。我日復一日地撞擊鐵欄桿,裸露的肩膀滲出斑斑血跡。看那散落一地的潔白羽毛,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剛剛墜落了一只白天鵝。
終于,我累了,疲憊不堪地倒下了。我絕望地環(huán)顧四周:“恐怕,今生今世再難逃脫……”
教師點評
和大多數(shù)讀者一樣。我的閱讀心理期待是這只雛鴿幾經(jīng)掙扎、奮力拼搏,終于重獲自由,翱翔藍天。偏偏小作者就這么無情地把現(xiàn)實擺在眼前;一旦淪為人類的寵物,自由只能是奢望。我震驚于小作者犀利的目光,更為她尊重生命的情懷點贊!
(呂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