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珂,左培媛
?
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幼師幼兒急救知識培訓需求調查
田珂,左培媛
[目的]調查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幼師現場急救知識培訓需求,為開展幼師急救培訓提供參考。[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10所幼兒園的120名幼師對急救知識培訓的意見與建議。[結果]有效問卷116份,97.4%的幼師認為掌握急救知識重要;最希望參加培訓的形式是授課視頻結合情景模擬;36.2%的幼師希望的培訓頻率為每季度1次,31.9%的幼師希望每半年培訓1次;46.6%的幼師希望每次培訓時間為4 h。[結論]幼師有學習幼兒意外急救知識的意愿,建議對當地幼師每季度或每半年培訓1次,每次培訓半天,培訓可采用授課視頻結合情景模擬的形式。
幼師;急救知識培訓;意外傷害;培訓方式;培訓頻率;中山市
意外傷害是我國1歲~14歲兒童死亡的首要原因[1]。幼兒好奇心強、防護意識差,是意外傷害的高發(fā)群體。意外傷害常導致幼兒傷殘甚至死亡,給幼兒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傷害。據國內文獻報道,幼兒園是兒童發(fā)生意外傷害較多的地方[2]。幼師若在傷害發(fā)生后能立即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為醫(yī)護人員急救處理爭取時間,進而提高搶救成功率。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幼師急救知識總體掌握情況不佳,對相關急救知識知曉率均低于30%[3]。因此,對幼師進行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十分重要。本研究對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幼師希望獲取急救知識與技能的途徑和方法進行調查,為制定有針對性的幼師急救培訓提供依據。
1.1調查對象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三鄉(xiāng)鎮(zhèn)10所托幼機構,其中公辦幼兒園5所、民辦幼兒園5所,隨機選取每所托幼機構幼師12人,共選取10所托幼機構幼師120人。其中,女108人,男12人;中專78人,專科26人,本科16人;平均年齡26.8歲。入選的所有幼師均自愿參加本次調查。
1.2調查方法于2014年11月—2015年5月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為對急救知識培訓的意見與建議,包括對掌握急救知識重要性的認識、培訓方式、培訓頻率、培訓時間。
1.3質量控制調查未涉及個人敏感問題,采用不記名調查方式。設置正反問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主觀題,以盡量詳盡地收集信息,減少由于問卷設計可能帶來的系統(tǒng)誤差。在調查階段,每單位安排兩名負責人,按照調查流程發(fā)放調查問卷,回收問卷后逐份檢查。本次調查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16份,有效回收率96.67%。
1.4統(tǒng)計學方法經檢查合格的調查表按要求整理后采用Epidata數據庫由雙人錄入。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
2.1對掌握急救知識重要性的認識(見表1)
表1 幼師對掌握急救知識重要性的認識(n=116)
2.2希望參加培訓的形式(見表2)
表2 幼師希望參加急救培訓的形式(n=116)
2.3希望參加培訓的頻率(見表3、表4)。
表3 幼師希望參加培訓的頻率(n=116)
表4不同年齡幼師希望參加培訓的頻率(n=116)
人
2.4希望每次培訓的時間(見表5、表6)
表5 幼師希望每次培訓的時間(n=116)
表6 不同從業(yè)時間幼師希望每次培訓的時間(n=116) 人
幼兒園是幼兒每日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幼兒意外事件的高發(fā)場所。當幼兒發(fā)生意外傷害時,幼師作為第一目擊者,對兒童實施有效的急救處理十分重要。本次調查顯示,大多數幼師認為急救培訓非常重要。但幼師急救水平和技能普遍較低[4-5],已有的幼師急救培訓效果不佳。
根據目前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幼師急救培訓的現狀,結合本研究調查結果,建議從以下方面建立與幼師需求相適應的急救培訓體系:①建立統(tǒng)一的授課方式。調查顯示,41.4%的幼師希望以觀看授課視頻結合情景模擬的方式獲取急救知識。情景模擬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學習者通過影像資料學習到的知識不一定能學以致用,尤其是當意外發(fā)生時,人們往往處于極度緊張狀態(tài),作為非專業(yè)人員不能保證能夠成功完成搶救,因此需要情景模擬來幫助幼師加深現場急救印象。Poppenhagen等[6]研究表明,與僅接受授課模式的學員比較,互動式學習的學員本身自學的興趣以及為獲取知識而主動尋求相關幫助的興趣更高。但情景模擬的培訓方式往往受到人員、場地、時間和經費等條件限制,且情景模擬前也需要對學員進行相關的理論培訓。因此建議采用授課視頻結合情景模擬的培訓方式,授課視頻中可以清晰地講解理論知識、觀看操作步驟、解析重點難點,也方便學員課后觀看和復習。②合理安排培訓時間。本調查中,幼師選擇每季度1次和每半年1次的人數最多,分別占36.2%和31.9%,且大多數幼師希望每次培訓時間在1 d以內。李鋒等[7]的研究表明在培訓后6個月左右對學員進行再培訓可以提高其知識保持水平,減少遺忘。因此每季度或每半年1次的培訓既符合記憶規(guī)律,也易于被幼師接受。調查還顯示,年輕的幼師對急救知識的學習更加迫切,從業(yè)時間越長越傾向于4 h或2 h以內的短期培訓,說明從業(yè)時間短的年輕幼師實戰(zhàn)經驗少,因此急救知識培訓時應更關注年輕及從業(yè)時間短的幼師。③明確培訓內容。幼兒園常見的意外事故有創(chuàng)傷(包括擦傷、扭傷、劃傷和骨折)、鼻出血、蟲咬傷、異物(包括眼部異物、鼻腔異物、咽部異物、外耳道異物、支氣管異物等)、燒傷和燙傷、驚厥[8]。有報道顯示,我市幼師對心肺復蘇相關知識與技能、燙傷急救方法、異物急救方法、扭傷急救方法和暈厥急救技術的掌握率不超過20%,針對這些內容培訓時應給予更多的課時和情景模擬。
[1]周蓉,熊鴻燕,張學兵,等.兒童意外傷害的臨床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11,27(5):466-471.
[2]陸葉琴.淺析幼兒園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與預防[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7):220.
[3]江曉聲.幼師對兒童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調查[J].護理研究,2013,27(7A):1954-1955.
[4]席衛(wèi)平,閻亞瓊,楊建平,等.托幼機構保教人員兒童傷害知識了解及搶救技能調查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9(4):266-267.
[5]李穎,徐笑,徐美玲,等.托幼機構教師對兒童意外傷害急救知識的認知及需求調查[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4,12(14):51-52.
[6]Poppenhagen BW,Schuttenberg EM,Gallagher JP.Active learning for postsecondary educators:a study of two learning designs[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1982,6(4):242-257.
[7]李鋒,江帆,沈曉明.幼兒園教師和臨床醫(yī)生在幼兒園保教學員兒童急救培訓中的效果比較[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09,4(1):12-17.
[8]潘鳳珠.幼兒園學齡前兒童意外傷害調查分析[J].浙江創(chuàng)傷外科,2012,17(4):526-527.
(本文編輯崔曉芳)
Survey of needs of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kindergarten child first aid knowledge training in Sanxiang township in Zhongshan city
Tian Ke,Zuo Peiyuan
(Sanxiang Hospital of Zhongshan City,Guangdong Province,Guangdong 528463 China)
中山市衛(wèi)生局科研項目,編號:2014J294。
田珂,主管護師,本科,單位:528463,廣東省中山市三鄉(xiāng)醫(yī)院;左培媛單位:43002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和醫(yī)院。
R473.72
B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30.026
1009-6493(2016)10C-3800-02
2015-12-14;
2016-07-10)
引用信息田珂,左培媛.中山市三鄉(xiāng)鎮(zhèn)幼師幼兒急救知識培訓需求調查[J].護理研究,2016,30(10C):38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