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明俊
人生一半是快樂,一半是憂愁。文學(xué)一半是喜劇,另一半是悲劇,悲劇更感人。文學(xué)滿足讀者不同層面的情感需求,詩詞不僅僅以“快樂”為美,更以“憂愁”為美。本文所謂“愁”情,專指出現(xiàn)“愁”字以及近義詞“恨”的詩詞,抒寫愁情而沒出現(xiàn)“愁”字的,暫且不論。
古代詩詞中,同樣是愁,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來表達(dá)。最常見的是比喻言愁,將情感具象化。如把愁寫得有長度,杜甫《至日遣興奉寄北省舊閣老兩院故人》二首其一:“何人卻憶窮愁日,日日愁隨一線長?!被貞浧饛那案F困坎坷的日子,一天天的愁,像一條條線越拉越長。
以山喻愁,愁有形體,有高度。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云:“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睉n愁像終南山那么高。趙嘏詩句:“夕陽樓上三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睏钅秳e李協(xié)》:“明月峽添明月照,峨眉峰似兩眉愁?!薄岸朊肌焙汀岸昝肌蓖?,峨眉山就像兩眉的愁,比喻非常形象。
以水喻愁。李白《橫江詞》六首其二:“橫江欲渡風(fēng)波惡,一水牽愁萬里長?!痹娙藱M渡過江,江上風(fēng)波兇險,愁如江水綿綿不斷地生發(fā)出來,且有萬里長。李群玉《雨夜呈長官》:“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崩铎稀队菝廊恕罚骸皢柧苡袔锥喑?,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贝航乳L且大,源源不斷,無始無終,滾滾東逝,如此將愁形象化。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yuǎn)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比嗽竭h(yuǎn)離,愁緒越綿延不斷。秦觀《江城子》:“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贝核粩酀q,愁亦不斷生長,滿江春水都是淚。又《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diǎn)愁如海?!背钕駚y花飛舞,舉目望去,滿空中都是愁,且如海遼闊廣遠(yuǎn),無邊無際。朱弁《春陰》詩也以大海喻愁:“詩窮莫寫愁如海,酒薄難將夢到家?!背钣炙朴?,秦觀《浣溪沙》:“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xì)如愁?!蹦纤螚钛渍兜麘倩ā罚骸叭f點(diǎn)飛花愁似雨?!背钏迫f點(diǎn)飛花,又似雨。
愁有重量,可用船來裝載。蘇軾《虞美人》:“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标惻c義《虞美人》:“明朝有酒大江流,滿載一船離恨向衡州?!笔菑奶K軾詞化用而來。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背羁嘀翗O,重到連船都載不動,寫得很形象。鄭文寶《送別》:“亭亭畫舸系春潭,只待行人酒半酣。不管煙波與風(fēng)雨,載將離恨過江南?!睆?jiān)伞吨]金門》:“艇子相呼相語,載取暮愁歸去?!毙翖壖病端{(diào)歌頭》:“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鄙⑶幸喽鄬懸源d愁者,張可久《蟾宮曲》:“畫船兒載不起離愁,人到西陵,恨滿東州。”貫云石《清江引》:“江聲攪暮濤,樹影留殘照,蘭舟把愁都載了?!?/p>
愁還可用馬馱,石孝友《更漏子》:“春愁離恨重于山,不信馬兒馱得動?!彪x愁比山還重,馬也馱不動,構(gòu)思奇特。
作者還以春草喻愁,李煜《清平樂》:“離恨恰似春草,更行更遠(yuǎn)還生?!彪x人越行越遠(yuǎn),離愁別恨如春草不斷地生長出來,越來越長,越來越多。以丁香喻指愁思凝結(jié),牛嶠《感恩多》:“自從南浦別,愁見丁香結(jié)?!币浴坝甏虬沤丁庇麟x愁,葛勝仲《點(diǎn)絳唇》:“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徐再思散曲《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diǎn)芭蕉一點(diǎn)愁?!背钏屏鯘M天飄飛,杜牧《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楚岸柳何窮,別愁紛若絮?!瘪T延巳《鵲踏枝》:“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崩铎稀断嘁姎g》則以絲麻喻愁緒:“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p>
作者還用博喻,將幾個比喻排列一起言愁。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多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币跃敖Y(jié)情,用一連串比喻,把無始無終、無邊無際的愁緒表達(dá)出來。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卷七贊曰:“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鄙蛑t《填詞雜說》云:“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瑣碎為妙?!敝焓缯妗堆蹆好摹罚骸拔绱八瘊L聲巧,何處喚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敝形绫稽S鶯的叫聲吵醒,喚起她的春愁,綠楊影里、海棠亭畔、紅杏梢頭,處處都是愁。向子《七娘子》:“滿地落花,漫天飛絮,誰知總是離愁做。”落花飛絮都是離愁做成的。
黃庭堅(jiān)《夜發(fā)分寧寄杜澗叟》:“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fēng)月替人愁?!睂⒊钋閿M人化。
古人表達(dá)感情多不是明白直率,而是用含蓄的方式,移情于景,寄情于景,以景物寫愁,比興寄托。杜甫《曲江》二首其一:“一片花飛減卻春,風(fēng)飄萬點(diǎn)正愁人?!比顺睿瑓s說景物使人愁,實(shí)際上不是花來愁人,而是人自愁。又《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被ㄔ趺磿醒蹨I,鳥怎么會驚心呢?也是寓情于物,愁眼觀物,故滿眼都是愁。李商隱《代贈》:“芭蕉不展丁香結(jié),同向春風(fēng)各自愁?!卑沤度~卷起,丁香花結(jié)起,不舒展,如愁凝結(jié),李商隱不寫抒情主人公如何愁,而是說芭蕉不展像愁,丁香結(jié)著也像愁,寫它們愁,實(shí)際上是寫人愁。秦觀《減字木蘭花》:“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睘槭裁凑f過盡飛鴻字字愁?大雁是群飛,飛的時候一般有兩種隊(duì)形:一種是“人”字,一種是“一”字?!白肿殖睢?,意謂大雁飛時不論是什么隊(duì)形,變成什么樣子,都是愁。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diǎn)點(diǎn)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蔽嗤?、細(xì)雨、黃昏,皆撩人愁緒。辛棄疾《鷓鴣天》:“夢斷京華故倦游,只今芳草替人愁?!狈疾萏嫒顺?,好像知道人的感情,寫得富有情味。辛棄疾《南鄉(xiāng)子》:“只記埋怨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獨(dú)自圓?!比诵闹谐?,卻埋怨昨夜的月亮,月亮不管詞人的心情,只管獨(dú)自圓。
用景物寫愁,實(shí)際上是一種襯托,這種襯托有正襯:物有情人有情,更多的是反襯:物無情而人有情。戴叔倫《湘南即事》:“沅湘日夜東流去,不為愁人駐少時?!便渌⑾嫠粸槌钊送A舭肟?,只管自己東流,流水無情,不解人意。程垓《最高樓》:“蜂兒不解知人苦,燕兒不解說人愁?!泵鄯洳恢说目?,燕兒不懂人的愁,皆用物的無情反襯人的有情。
“遞進(jìn)”言愁,一層深一層。辛棄疾《瑞鷓鴣》:“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薄拔摇边@一身的愁已經(jīng)沒完沒了,“愁”已到極致,還有更不堪的,愁上更添愁。
作者常直抒胸臆,直白率露言愁。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記》:“遙岑遠(yuǎn)目,獻(xiàn)愁供恨,玉簪螺髻。”登樓看遠(yuǎn)處的山,山獻(xiàn)愁供恨,即說滿山都是愁。又《祝英臺近·晚春》:“是他春帶愁來,春歸何處?卻不解帶將愁去?!贝禾鞂⒊顜?,卻沒有將愁帶去,直白言愁。劉過《唐多令·重過武昌》:“黃鶴斷磯頭,故人曾到否?舊江山渾是新愁?!痹~人重過武昌,見戰(zhàn)亂后的景象,舊江山都是新愁。感情積蓄到一定程度總爆發(fā),噴涌而出,一吐為快,故不用含蓄。
不少作者喜夸張言愁。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高度夸張,一般說愁白了頭發(fā),而李白形容愁,不僅愁白了頭,而且還有三千丈長,就更夸張了。感情是抽象的,不可見,不可觸摸,李白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具象化。元好問《夢歸》:“貧里有詩工作祟,亂來無淚可供愁?!痹娙私?jīng)過離亂,眼淚都沒了,極度夸張,即把離愁表現(xiàn)出來。
作者還將愁比作物體可分類。南朝梁何遜《與胡興安夜別詩》:“念此一言笑,分為兩地愁?!痹娙伺c朋友夜里話別,想到現(xiàn)在是歡笑,可馬上要分別,分為兩地愁,構(gòu)思別致。蘇軾于惠州所作《臨江仙》:“三分春色一分愁。”他把春色三分,其中有一分是愁,將愁情具象化。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比~清臣《賀圣朝》:“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風(fēng)雨?!憋L(fēng)雨實(shí)際上也是愁,那么整個春色便都是愁了。
愁還可“郵寄”。范成大《南柯子》下片:“緘素雙魚遠(yuǎn),題紅片葉秋。欲憑江水寄離愁。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居家的女子懷念遠(yuǎn)行之人,欲雙魚緘素、紅葉題詩,都不可能。又想靠江水寄離愁,可江水東逝而不肯西流,也不可能,真讓她陷入絕望的境地。如此抒寫離愁別恨,真是淋漓盡致。
以上都是名句寫愁,還有整首寫愁的。如辛棄疾《丑奴兒》: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qiáng)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整首詞都是寫愁,把過去“少年”和眼下作比較:少年時不識愁滋味卻是強(qiáng)說愁,而今是滿懷愁苦,真的識盡愁滋味,卻不說了,麻木了,卻說天涼好個秋。這樣,詞人用對比手法把一生坎坷窮愁都表現(xiàn)出來。
同樣寫一個“愁”字,有那么多的表達(dá)法。古往今來,愁情的內(nèi)涵并無多少變化,但表達(dá)方式變化多樣,同樣的感情,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做不同的表達(dá)。愁情是抽象的,文人調(diào)動各種藝術(shù)手法化抽象為具象,化虛為實(shí),變無形為有形,可視可感,形象生動,真實(shí)感人,足見藝術(shù)匠心,生花妙筆。
(選自《古典文學(xué)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