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根
“男兒有淚不輕彈”,人們常把男子流淚看成是懦弱無能的表現(xiàn),王勃在《送少府之任蜀州》中也曾勸諫友人“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但我們讀了朱自清先生的紀(jì)實散文精品《背影》之后,不但不會嗤笑文中七尺男兒的四次流淚,反而會被其中異常真摯的親子之愛深深地感動。
一般寫人記事的散文,或以事感人,或以情動人,都要充分表達(dá)出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真情實感。這種情感的表現(xiàn)方式除了直抒胸臆之外,更廣泛采用的是融情于述。即在敘述中傾注、融匯作者豐富而真摯的情感,從而使讀者受到藝術(shù)的感染,并由此產(chǎn)生共鳴,獲得教益,享受美感。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正是成功運(yùn)用了這種抒情方式,使文章顯得平中見奇、樸中見巧。尤其是對文中四次流淚的描寫,不作任何修飾、渲染,既無華麗的辭藻,更沒有故作姿態(tài)的矯飾,卻能夠融情于述,寓情于淚,傳達(dá)出深切豐厚的情感和思想內(nèi)涵,讓每一位讀者怦然心動、潸然淚下,起到了無聲勝有聲的藝術(shù)效果。
第一次流淚——悲哀之淚。文章一開頭就為全文創(chuàng)設(shè)了悲涼的氣氛,哀傷的基調(diào)?!白婺杆懒耍赣H的差使也交卸了”,奔喪、失業(yè)、典賣、借錢這樣“禍不單行”的遭遇使父親精神頹唐。家道衰敗,作者睹物思人,觸目傷懷,悲哀之情難以言表,“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作者在文中僅用“簌簌”二字就寫出當(dāng)時悲哀之深,沒有作任何細(xì)致入微的描寫,在客觀平淡的敘事中融入濃濃的情感,產(chǎn)生了很強(qiáng)的感染力。
第二次流淚——感動之淚。父子情深,亙古有之。在家境慘淡一日不如一日的境況下,父親整日辛苦奔波忙碌,但對兒子的摯愛卻有增無減,事無巨細(xì)、反復(fù)叮嚀,充分流露出父親對兒子的舐犢之情。為了給兒子買橘子,一個穿著馬褂、身材矮胖發(fā)福、行動極為不便的上了年紀(jì)的人,要爬過鐵道對面的月臺,是何等的艱難。只見他“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此刻,作者看到那定格了的背影,瞬間融化了,震撼了,他完全理解了父親的迂執(zhí)和慈愛。父親為了兒子全然不顧自己的尊嚴(yán),在眾目睽睽下爬上爬下,買回橘子來撲撲身上的土,心里很輕松似的。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边@無聲的眼淚,是作者真情自然地流露,是交織著感激、悔恨、慚愧的淚,是無須造作的人之本性的揭示。而這一感人的形象,作者只用了 “探”“爬”“攀”“縮”“ 傾”幾個傳神的動詞去描繪,細(xì)膩而又簡潔,給人一個動態(tài)的展示,充分調(diào)動讀者的想象力去豐富這一形象??梢韵胂?,當(dāng)時作者想寫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寫,只是用眼淚烘托這感人的背影。
第三次流淚——傷感之淚?!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彪x愁別緒自古最易牽動人的衷腸,最讓人傷感不已。父親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边@里飽含了多少憐惜、體貼和依依不舍的深情?。‘?dāng)作者看到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到時,“我的眼淚又來了?!边@酸楚的淚,是對父親深沉的愛的感悟和理解,融情于述體現(xiàn)得最為深刻,也加深了父親背影的感人力量。
第四次流淚——思念之淚。父親老境頹唐,身體又不好,免不了產(chǎn)生“觸目傷懷”“情郁于中”的哀傷情緒,但他真摯的舐犢之情絲毫沒有變。“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這怎能不引起作者對父親的感激和思念呢? “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弊髡咭詼I收尾,余音如縷,情思綿綿。
作者四次流淚,一次比一次感情真摯,一次比一次傷感糾結(jié)。父親對兒子的舐犢之情,兒子對父親的感念之意,都在這四次晶瑩的淚花之中得到閃光,感天動地。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情深處?!侗秤啊氛媲袆尤耍腥酥辽?,在于其平淡之中見真情,沒有“為文造情”的造作之痕。在父子之間,一切很簡單又很復(fù)雜地凝聚這“天涯淪落”的感情,融情于述,寓情于淚,體現(xiàn)了作者創(chuàng)作手法的高明,也是《背影》久傳不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