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中鵬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革命傳統(tǒng)道德的重要內容。誠信之風質樸醇厚,歷史越悠久,誠信之氣越光大華夏,充盈中華。它早已融入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文化基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誠實守信”也不斷被賦予新的時代精神。當今社會,它更應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一種處世的基本原則。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調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人類社會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德傳統(tǒng),也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內容,強調誠實勞動、信守承諾、誠懇待人。由此可見,國家對誠信的高度重視。
一、從個人的角度看:讓誠信成為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
誠信是立身處世的準則,是人格的體現,是衡量個人品行優(yōu)劣的道德標準之一。誠信不僅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更是我們友誼的精神基礎。誠信不僅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質,更是我國經濟建設的精神基礎與思想保障。我國是一個悠久歷史,擁有燦爛文化的國家,關于誠信的積淀在歷代的賢達志士中并不鮮見,誠信是對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tǒng)的繼承。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中華民族形成了重承諾、守信義、以誠立業(yè)、以信取人的道德傳統(tǒng),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社會結構、凝聚力強大的傳統(tǒng)文化和延綿不絕的中華文明,“千金一諾”“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類的美談佳話永留史冊。一個人,如果做到了誠信,那么,他也就做到了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
一個成功的企業(yè),之所以能興旺發(fā)達,走出中國,在世界市場占有重要地位,盡管原因很多,但“以誠信為本”是決定性因素。作為企業(yè)員工,如果能夠樹立起“誠信為本”“童叟無欺”的形象,企業(yè)就能夠不斷發(fā)展壯大。相反,如果為了追求最大利潤而弄虛作假、以次充好、假冒偽劣和不講信用,可能得利于一時,但最終必將身敗名裂、自食其果。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傳道、授業(yè)、解惑”,還要“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罢\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更是一種“高尚人格”,每一個教師,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識、智慧和才能來教育學生,更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來啟迪學生、感召學生。
二、從家庭的角度看:讓誠實守信成為治家之規(guī)
在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孩子誠信的品質,既要求家長有長期堅持的耐心,又要有與時俱進的細心,將誠信教育貫穿家庭生活和親子成長的全過程。家長應從小就要求孩子說真話;做錯事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并能及時改正;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借別人的東西要還;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人無信不立”,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對待孩子首先要誠信,不要說話不算話。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許諾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無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不能兌現,應及時向孩子解釋,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評,讓孩子從內心理解和原諒父母,事后父母應設法兌現自己的承諾。如父母言而無信,一而再,再而三,孩子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并認為說了話可以不算數,慢慢地他們也會這么做,因此,父母要做有心人,為孩子創(chuàng)造愉悅的講誠信的氛圍,以感染孩子的心靈。特別是家庭成員之間應相互信任。孩子盡管年齡小,但他同樣會體會到家長對他的尊重和信任。從小受到尊重、信任的孩子,會更加懂得怎樣去尊重、信任別人和怎樣得到別人的信任。潛移默化中,誠信成為家庭教育的規(guī)則。
三、從社會的角度看:讓誠實守信成為社會的一種風氣
“仁義禮智信”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敗于世的根本,其中的“信”字,向來為歷朝歷代所推崇,“重義守信”“一諾千金”也被炎黃子孫奉為為人處世的經典信條。不可否認,在當前物欲橫流的社會,“誠信”危機的苗頭已越來越讓人感覺不安。
沒有誠實守信,國家、企事業(yè)團體和家庭就難以和諧發(fā)展,整個社會的進步就只是夢想。因此,誠實守信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也是每個人道德規(guī)范的基本要求。針對當前一些領域較為嚴重的誠信缺失現象,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加強我國信用體系建設,個人、企事業(yè)、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從點點滴滴開始,讓誠實守信成為每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誠信環(huán)境。
沒有誠信的世界,是灰冷的,只要我們誠信待人,付出真誠和信任,就會收獲友誼和尊重。這是份無形的財富,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下的真諦。“人生有路誠信為徑,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睊侀_身上的欺騙、虛偽,你便找回了尊嚴;擦亮誠信的寶石,你的人生便充滿了光彩;身披一襲燦爛,心系一份執(zhí)著,帶著誠信上路,將踏出一路火星,可以燃亮一片星空;擁有誠信,一路風光!讓我們這一路始終與誠信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