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安豐中學 (224221)
徐建華
?
一道聯(lián)賽題的視角轉換
江蘇省東臺市安豐中學(224221)
徐建華
該題是2016全國高中數(shù)學聯(lián)賽江蘇初賽第9題,試題簡潔樸實,內涵卻很深刻,所涉及到的知識、方法十分豐富,而且條件等式的對稱性,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美感,但也由于對稱性,學生很容易利用x=y代入條件,解得x=y=2,從而猜想x+y的值只能是4,試題的信度不太很高,有點遺憾!當然,作為一個數(shù)學問題,它有很好的研究價值,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權方和不等式的特殊情況與柯西不等式是相通的,所以方法2與方法1接近.這道題用排序不等式解決,也比較簡潔.
考試后,有學生問:老師,這道題我是用x=y代入條件,猜出結果x+y=4,嚴格求解怎么做?這個問題,還使筆者犯難了,參賽的是高二學生,他們沒有參加過競賽培訓,還未選修“不等式”課,不知道柯西不等式等知識,上述三個方法,很難在短時間內與學生解釋清楚,這促使筆者進一步思考,能不能轉換視角,用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解決呢?
運算雖是繁了點,但對于知識缺乏的學生,卻是有意義的思考,而且這里也體現(xiàn)了基本不等式的本質理解,“要用基本不等式,即要研究兩個正數(shù)x,y的和與積的不等關系”,只要將條件轉化為關于基本量x+y,xy的等式就行.而且,還給了筆者一個提醒,上述方程有解的思考,不應急于將y=t-x代入方程運算,先盡可能向x+y,xy上靠,最后再代入化簡,可以簡化運算,于是得到方法5.
解法5:同法4,得(x+y)3+4(x+y)2+4(x+y)=3xy(x+y+8),令x+y=t,則y=t-x,所以t3+4t2+4t=3x(t-x)(t+8),整理得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t+8)x2-3(t+8)tx+t3+4t2+4t=0,所以Δ=9(t+8)2t2-12(t+8)(t3+4t2+4t)≥0,所以3(t+8)t-4(t2+4t+4)≥0,整理得t2-8t+16≤0,所以t=x+y=4.
4.試題改編
要真正解決這道題,還是需要學生思考的,但作為填空題,學生迅速猜出答案,失去思考的價值,區(qū)分度太低,沒有信度.筆者認為,要么把它作為最簡單的競賽解答題,要么做點簡單的改編.基于此,筆者把它改編成幾道填空題,提高測試信度.
單墫先生曾講過,不斷地、持續(xù)地“思之、思之、思之、思之”,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本文中,筆者就學生的疑問作了一點思考,雖沒有什么大的發(fā)現(xiàn),但深刻認識了這道簡單聯(lián)賽題的本質,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多個處理方法.作為中學數(shù)學教師,我們要勤于思考,并要教會學生思考,這才是有意義的教學.如本文,教師若回答學生說,這道題要用到柯西不等式,中學階段不學習,那學生只能望洋興嘆,數(shù)學太高深莫測了!反之,教師不急于回答學生,研究出方法4、5之后,再與學生交流研討,最后說,如果我們到高三選修“不等式”,學習了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等,這道題就有更完美的解答了,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能了,將來定有很多學生選修“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