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淮陰工學院 商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
案例教學實踐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
——基于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案例教學的調查分析
王勇
(淮陰工學院 商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通過對366名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的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滿意度較低,且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期望與案例教學現(xiàn)狀間存在一定差距。結果還顯示,低案例教學滿意度等因素與案例教學效果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進案例教學的一些建議。
案例教學;工商管理;應用型本科高校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特殊形態(tài)的教學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案例”或“個案”作為教學載體,即教師利用案例作為授課題材,以案例材料作為探討理論的依據(jù),通過師生的互動探討案例中的問題和原因,發(fā)掘潛在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是理論與實務之間的橋梁。工商管理專業(yè)采用案例教學已有百年歷史,但諸多研究顯示,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的案例教學效果并非令人非常滿意,例如,2004年何志毅對MBA的案例教學現(xiàn)狀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案例教學的滿意度比較低[1],2015年鄧新明等人的調查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2-3]。那么在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工商管理專業(yè)的案例教學現(xiàn)狀與案例教學的效果如何?哪些因素影響案例教學效果?本文以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為調查對象,探索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案例教學的現(xiàn)狀,以期為提高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效果提供參考。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同時輔以個別訪談和小組座談等形式。采用SPSS20.0和Excel等統(tǒng)計工具對數(shù)據(jù)進行頻數(shù)分析、均值分析以及列聯(lián)表分析。本研究以江蘇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的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本研究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50份,回收408份,剔除漏選等不完整問卷,最后獲得有效問卷366份。具體樣本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樣本分布情況
2.1案例教學認知現(xiàn)狀
圖1 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對案例教學重要性的認知比例
一是案例教學重要性認知現(xiàn)狀。在案例教學重要性認知方面,調查結果如圖1顯示,有24.86%的學生(91人)認為案例教學非常重要,47.82%的學生(175人)認為案例教學重要,24.04%的學生(88人)認為案例教學一般,而3.28%(12人)認為案例教學不重要。因此,就總體情況而言,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案例教學重要性的認知程度較高,之所以有極少數(shù)的學生認為案例教學不重要可能是因為這些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期望與案例教學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差。
二是案例教學滿意度認知現(xiàn)狀。從圖2 可以看出,在案例教學滿意度方面,學生的滿意度水平不是很高,其中非常滿意和滿意的比例分別為12.30%和28.97%;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的比重分別為15.57%和11.20%,這說明案例教學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具體而言,目前教師在課堂上所采用案例的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緊密程度僅有40.16%的學生感到滿意(其中比較滿意占13.11%,滿意占27.05%),有24.59%的學生感到不滿意(其中不滿意占13.66%,非常不滿意占10.93%)。在教學案例的操作性技術方面,不滿意的比例也比較高,有14.57%的學生感到不滿意,11.20%的學生感到非常不滿意。
圖2 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對案例教學滿意度的認知比例
2.2案例教學現(xiàn)狀與學生期望的比較分析
圖3 案例教學實際時間與學生期望時間比較
一是教學時間現(xiàn)狀與期望比較。在案例教學時間安排方面,實際案例教學時間與學生所期望的案例教學實踐之間存在著較大差距(如圖3所示)。有33.88%的學生希望案例教學時間占課程教學時間的41%~61%,16.21%的學生希望案例教學的時間占課程教學時間的61%~80%。而在當前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占課程教學時間41%~61%的僅有22.95%,相當部分的案例教學時間在20%以下(比例為17.49%)。因此,總的來講,在目前課程教學中,案例教學時間占課程教學時間的比重相對較低,與此相反的是,學生期望案例教學時間占課程教學時間的比重能有所提高。
圖4 案例教學實際方式與學生期望方式比較
二是教學方式現(xiàn)狀與期望比較。從圖4可以發(fā)現(xiàn),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的案例教學以書面回答(21.94%)、現(xiàn)場討論(32.15%)和單純講解(21.31%)為主,較少地采用“現(xiàn)場表演、對比參考,找出不足”的方法;從學生期望的角度來看,學生希望老師在案例教學中能更多地采用現(xiàn)場討論(30.87%)和“現(xiàn)場表演、對比參考,找出不足”方法(28.96%),同時相應地減少書面回答(15.30%)和單純講解(13.66%)兩種方法。這也說明了目前案例教學方法與學生期望的案例教學方法存在著一定差距,換而言之,學生更多地期望能參與案例討論,而非單純被動地接受案例分析。
圖5 案例教學實際內容與學生期望內容比較
三是教學內容現(xiàn)狀與期望比較。調查結果顯示(見圖5),在案例教學內容方面,案例選擇現(xiàn)狀與學生所期望的案例教學內容之間幾乎沒有差距,即單純的本土案例和單純的國外案例,并非案例教學內容的最佳選擇,59.56%的教師對案例內容的選擇都能兼顧國內和國外,這一點與63.23%的學生的期望幾乎相吻合。
2.3案例教學績效及其影響因素分析
按照Likert五點式量表打分,調查結果顯示(如表2),學生在知識拓展和邏輯思維兩個方面的均值分別為2.98和2.55,尚未達到均值水準,激發(fā)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兩個方面的均值分別為3.05和3.12,接近均值水平,因此,總體而言,在案例教學中,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學習效果呈現(xiàn)一般水平。表2還表明,在案例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績效與案例教學滿意度、案例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的緊密性、教學案例的可操作性兩兩之間均存在著顯著正相關,因此,案例教學滿意度、案例教學的理論與實際聯(lián)系的緊密性、教學案例的可操作性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
表2 案例教學績效的相關性
**在 .01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在 0.05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本研究運用問卷調查方法,探究了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案例教學問題,基于調查結果本研究得到如下結論:1)工商管理專業(yè)學生對案例教學的總體滿意度呈現(xiàn)一般水平;2)工商管理專業(yè)案例教學現(xiàn)狀與學生期望之間存在一定差距;3)學生的案例學習效果也呈現(xiàn)出一般水平。
為了改進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工商管理專業(yè)案例教學現(xiàn)狀,提高學生學習滿意度和學習效果,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1)重新梳理和制定培養(yǎng)方案,增加案例教學時間比重。本調查研究顯示,目前在工商管理專業(yè)教學活動中,案例教學時間大多占21%~40%。這不僅與學生所期望的時間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且也少于美國《商業(yè)周刊》的調查數(shù)據(jù),即理論講授比例都在總學時的50% 以下。因此,在工商管理專業(yè)教學中,應重新梳理和制定培養(yǎng)方案,增加案例教學時間的比重。2)探究案例教學新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積極性。案例教學方法是影響案例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4-5]。本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有相當一部分教師采用單純講解和學生書面完成的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可能性,因此,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滿意度和興趣,進而也減低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工商管理專業(yè)教師應積極探究案例教學新方式,調動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積極性,更多地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案例等教學理念和方法[6]。3)結合應用型本科教育目標,強化案例的實踐性與操作性。地方本科高校是應用型人才,而案例教學是提升學生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應強化案例的實踐性和操作性。這就要求教師在精選案例時,根據(jù)學生能力,選取操作性較強案例。同時,教師能夠用自己編寫的本土企業(yè)管理案例,既能滿足學生對本土案例的需求, 又能因對案例把握的嫻熟而改善案例教學效果。
[1] 何志毅,孫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教學現(xiàn)狀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5(1):91-95.
[2] 靳玉樂,向眉.論案例教學價值取向的變革[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93-98.
[3] 崔宏橋,劉文超,王竑.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160-164.
[4] 韓利紅,陳愛祖,齊會寧.基于自主開發(fā)的案例教學研究與實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9(12):49-51.
[5] 郭俊輝,曹旭華,王富忠.案例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模型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140-144.
[6] 肖亞濤,楊利軍.案例教學在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的運用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1(35):76.
(責任校對朱正余)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10.001
20160608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5年度課題重點項目(B-b/2015/01/062)
王勇(1976- ),男,江蘇宿遷人,副教授,博士,主要從事人力資源開發(fā)與管理研究。
G642
A
1674-5884(2016)10-005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