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新文化環(huán)境;公共圖書館;多元化服務
摘要: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下,基于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樣性,社會需要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公共服務主體的多元化,二是公共服務方式的多元化。因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圖書館,開展多元化服務是新的文化環(huán)境的必然要求。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09-0104-03
1圖書館多元化服務是新文化環(huán)境的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在我國五千多年文明發(fā)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出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為中華民族發(fā)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隨著“文化強國”上升為國家戰(zhàn)略,文化事業(yè)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將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進入“責任大,任務重”的大繁榮大發(fā)展歷史時期。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正式提出中國夢的概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需要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中國社會處于一個嶄新的文化環(huán)境之下?!?/p>
在新的文化環(huán)境下,基于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樣性,社會需要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務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公共服務主體的多元化,二是公共服務方式的多元化。因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圖書館,開展多元化服務是新的文化環(huán)境的必然要求。
2內鄉(xiāng)縣圖書館多元化服務的實踐
近年來,內鄉(xiāng)縣圖書館(以下簡稱“我館”)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著力在多元化服務方面進行探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得到各界的肯定。
2.1文化空間設置多元化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我館的建設和發(fā)達地區(qū)兄弟館的建設不可同日而語,有著相當大的差距。但是,我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科學設計、合理布局,充分利用藏閱空間,最大化發(fā)揮空間效能,打造了一個多元化的知識殿堂。我館設置了報刊雜志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古籍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等4個閱覽室,擁有閱覽坐席300個。其中報刊雜志閱覽室主要是傳統(tǒng)的閱覽服務,少兒閱覽室是專門為少年兒童設立的,古籍閱覽室讓讀者可以看到館藏的古籍,電子閱覽室則是讀者通過網絡了解世界的窗口。同時,我館還在館內設置輪椅通道、專用廁所等特殊設施,為殘障人士提供方便;針對老年人視力較弱的情況,我館把書架上的分類標志特殊放大,方便老年讀者查詢等。
2.2資源建設多元化
“十二五”期間,我館制訂了本館資源建設方針,并長期遵循,力求豐富館藏,滿足讀者借閱需求。與此同時,我館還在地方文獻資源建設和數字資源建設上獨辟蹊徑,打造自己的特色,形成多元化的館藏資源。
2.2.1地方文獻建設。內鄉(xiāng)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曾造就和培育了春秋政治家暨被中外經濟學家奉為“千秋商祖”的范蠡、明代政治家柴升、清代理學家王檢心等歷史文化名人,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建館之始,我館就將地方文獻建設作為本館特色,并通過多種途徑向社會各界征集文獻。李玉治先生是內鄉(xiāng)縣人,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他捐贈了政治、軍事、歷史類珍貴圖書350冊,極具收藏價值。原內鄉(xiāng)縣文化局局長朱景濤慷慨捐贈珍藏圖書200余本,歷屆縣委、縣政府領導及社會各界也時有圖書捐贈;地方作家及部分南陽作家也給予了大力支持;縣史志辦、縣文聯、縣團委也定期把編纂的文獻資料送到館內珍藏。為了將這些珍貴的地方文獻保存好、利用好,我館專門建設了捐贈書庫,設立捐贈專柜3個,藏書2,000余冊,內容涵蓋哲學、宗教、法律、軍事、文學、教育、歷史等,集中與讀者見面,全部對外開放,形成館藏一大特色。
2.2.2數字資源建設。數字資源是一個現代化圖書館的必備條件,我館一方面加大電子文獻、電子圖書、電子期刊以及各類數字資源庫的的采購量,一方面自建了包含內鄉(xiāng)文物古跡、歷史名人、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內的數據庫,形成自己獨特而又豐富的數字資源。同時,針對網上資源極其豐富但良莠不齊的情況,我館加強對網絡資源的識別推送工作,通過鏈接熱門站點或相關站點、提供網絡瀏覽導航等方式,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適合他們閱讀的網絡資源。
2.3服務內容多元化張惠娟:新文化環(huán)境下圖書館多元化服務研究
2.3.1傳統(tǒng)圖書館服務精益求精。傳統(tǒng)圖書館“重藏輕用”,片面追求館藏量,漠視讀者的需求。圖書館很少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如何方便讀者、主動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的服務。近年來,我館在實踐多元化服務過程中,確立人性化服務理念,完善服務內容,爭取將傳統(tǒng)的圖書館借閱服務做到精益求精。閱覽、書刊外借、參考咨詢等工作傳統(tǒng)而且必須,我館不僅僅滿足于完成這些工作,還要求館員主動出擊,深入到讀者群體中,理解讀者、尊重讀者、關懷讀者,以調查或直接交流的方式,多渠道了解其需求,將與讀者的溝通常態(tài)化,隨時了解讀者的新要求、新期望,并隨時調整服務手段使讀者滿意。
2.3.2現代化服務消除鴻溝。我館常年開設“菊潭講堂”,每月一期,邀請各領域理論素養(yǎng)好、演講口才佳、熱心公益事業(yè)的名家名師,就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進行講解,為大眾提供社會熱點、歷史文化、法律知識、藝術鑒賞、健康養(yǎng)生等,使公眾在聆聽中獲取知識、釋疑解惑、增長智慧、受到啟迪。我館以社區(qū)為單位,組織社區(qū)內的縣直各企事業(yè)單位,開展職工藏書展示暨書香家庭評選活動。社區(qū)各單位把藏書愛好者儲藏的優(yōu)秀圖書拿出來,舉辦個人藏書優(yōu)秀作品展,倡導干部職工積極藏書,提高文化品位,并通過開展書香家庭評選活動,推動家庭讀書形成良好的風氣。
2.3.3文化扶貧精準高效。我館在工作中將更多的目光關注到少年兒童身上,與赤眉蘭田學校、師崗鄂溝小學這些留守兒童多的學校合作建立“愛心書屋”,每年更新價值2萬元的圖書;在赤眉蘭田小學舉辦以熱愛祖國為主題的誦讀比賽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吸收傳統(tǒng)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提升道德修養(yǎng),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以師崗鄂溝小學為主體,為校園內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及其他愛書之人捐贈圖書,鼓勵其多讀書、讀好書,讓好書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他們的境界,營造書香校園的濃厚學習氛圍。我館還將目光投注到農村的發(fā)展和建設中,結合農村春會多、人員密集的特點,利用國家給圖書館發(fā)放的圖書流動車,到各個鄉(xiāng)鎮(zhèn)“趕春會”,深入基層,引導閱讀,最大限度地吸引群眾積極參與,使閱讀活動廣泛覆蓋各類群體,真正普及到城鄉(xiāng)基層。
2.3.4民族文化傳承發(fā)揚。在縣委、縣政府扶持下,我館在縣衙歷史文化街區(qū)內開設了“閱吧”,面積100多平方米,主要有史志、地方文獻、內鄉(xiāng)作家專柜、青春文學、網絡小說、時尚雜志和電腦、閱覽器等現代設備。在“閱吧”里,明亮而不失幽靜、古樸與現代的裝修給到這里的人很不一樣的感覺;書架上擺放著各類圖書供人們查閱,靠著舒心的沙發(fā)喝杯喜歡的茶或咖啡,聊天的時候翻翻時尚雜志、流行小說,在舒緩的音樂中消磨時光、放松身心,使更多的人遠離喧囂,回味書香,感受知識的魅力。市民在這里可以參與共讀,體會書籍之美和閱讀之樂,彼此間交換分享,輕松休閑,從“共讀半小時”開始,開啟一天的美好生活。
3.1.3圖書借閱冊次明顯提高?!笆濉逼陂g,我館年借閱冊次從2011年的4,000冊次,到2015年的6,000冊次,增長了50%,平均每年增加10%(見表3)。
3.1.4圖書館服務覆蓋率達到新高度。內鄉(xiāng)縣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全縣有10鎮(zhèn)6鄉(xiāng),288個行政村。近年來,借助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及農村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及數字圖書館等新技術,我館將服務延伸到每個鄉(xiāng)村,實現了圖書館服務的全覆蓋。
3.2圖書館形象提升
3.2.1圖書館知名度提高。內鄉(xiāng)縣總人口65萬。2016年1月,我館設計了圖書館事項調查問卷,向公眾發(fā)放1,000份,收回892份。從問卷答案中可以看出,知道圖書館的公眾達96%,較之5年前僅63.7%的知曉度有明顯提高。
3.2.2圖書館社會贊譽度提高。2015年,參加過圖書館組織的活動、接受過圖書館服務的內鄉(xiāng)縣群眾達10萬人次。在我館的調查中,不僅是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還有讀者個體,他們對圖書館的贊譽度均達到98%,較之以往有大幅度提高。
3.3圖書館員職業(yè)素養(yǎng)增強
開展多元化服務,既可以激發(fā)館員的工作熱情,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又可以調動館員的積極性,從而促使員工更加自覺地學習新知識,掌握現代技術,提高自身素質。截至2015年年底,內鄉(xiāng)縣圖書館工作人員12人,其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3人,占比25%,較2010年增加2人,增幅200%;具有圖書館專業(yè)職稱的3人,占比25%。
4圖書館多元化服務展望
美麗中國夢已經插上翅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日可待。圖書館多元化服務,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標準化、均等化方面大有可為,也將在聚集文化力量方面做出更大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邵暢.試論多元化與圖書館的發(fā)展[J].晉圖學刊,2006(10):22-24.
[2]于群,李國新.公共圖書館業(yè)務培訓指導綱要[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6-127.
[3]高軍,鄧輝.圖書館多元化服務探析[J].圖書情報論壇,2012(5):17-20.
[4]龔婭君.公共圖書館社會“第三文化空間”:內涵、實踐與發(fā)展[J].圖書與情報,2013(2):25-27.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