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
關鍵詞:移動信息服務;移動APP;手機圖書館
摘要:文章介紹了上海市奉賢區(qū)圖書館移動APP的功能及APP在應用實踐中的經驗,提出了圖書館APP開發(fā)和建設中面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中圖分類號:G250.7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09-0060-02
由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國手機網民規(guī)模達6.20億,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1]。同時,手機上網常態(tài)化特征進一步加強,手機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時長不斷增加??梢婋S著我國移動信息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網對社會生活的滲透力度不斷加大,而手機閱讀也已經成為移動信息服務的重要內容。
1移動APP與手機圖書館
國內圖書館界于2000年開始開展移動信息服務,主要提供基于短信、WAP手機平臺的移動服務[2]。2011年底復旦大學推出了移動圖書館2.0,這是我國第一個圖書館移動客戶端,隨后上海圖書館在蘋果APP Store中推出了移動APP,提供圖書檢索、借閱記錄查詢等服務[3]。移動APP是指運行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上的應用程序,其最大特點就是作為網絡內容和社會化入口的鏈接方式,集平臺、資源、社交等為一體,相比傳統(tǒng)的WAP手機網站,具有支持離線工作、推送個性服務等功能優(yōu)勢,因此備受互聯(lián)網用戶青睞[4]。
近年來,國內圖書館在將移動APP應用于手機圖書館的開發(fā)和建設領域取得很大進展。手機圖書館的應用可解除讀者使用圖書館資源所受到的時空限制,通過借助移動APP提供的移動信息服務使圖書館的各種資源得到更便捷的利用。而圖書館的服務對象普遍具有年輕化、知識化的特點,對新科技新應用保持高度敏感,圖書館移動APP的出現(xiàn)也為網絡環(huán)境下的讀者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閱讀和學習平臺[5]??梢?,移動APP應用于手機圖書館的服務是未來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之一,是對傳統(tǒng)實體圖書館服務的不斷延伸和有力補充。
2上海市奉賢區(qū)圖書館APP應用情況簡介
上海市奉賢區(qū)圖書館APP(以下簡稱“奉圖APP”)于2014年6月正式上線運行,截至2016年2月,注冊用戶共計4,476個,點擊量1,020,505次,用戶登錄24,696次。奉圖APP主要包括用戶中心、閱讀、資訊三大功能區(qū),具體功能架構詳見圖1。
奉圖APP目前具備的主要功能包括:①發(fā)布公告信息及活動報道。如:本館的節(jié)假日作息安排公告、閱讀活動公告及新書推送等,使讀者及時了解本館最新動態(tài)。②在線檢索紙質館藏及文獻。讀者可根據題名、作者、主題詞等關鍵字進行檢索及外借預約。③電子資源的一站式檢索。奉圖APP為廣大讀者提供了萬方、維普、貝貝國學、超星讀秀、百鏈云等數據庫,注冊用戶可在線完成電子資源的一站式檢索,并提供在線全文閱讀及郵箱傳遞服務。④提供視頻信息的在線觀看,內容涉及理、工、農、醫(yī)、政治、經濟、哲學、歷史、文學及藝術等學科。
3奉圖APP應用實踐中的經驗淺析
3.1圖書館APP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3.1.1UI(用戶界面)設計應簡潔實用。由于手機等移動設備顯示區(qū)域較小,UI設計應當以簡潔為主,同時應做好標題和導航服務,以方便用戶瀏覽和點擊。圖2為奉圖APP主界面截圖,各功能區(qū)按鍵簡潔明了,并可根據個人需要添加訂閱其他版塊。
3.1.2程序架構和邏輯設計要清晰合理。圖書館APP應具備良好的程序架構和清晰合理的業(yè)務邏輯設計,并進行較長時間的程序測試及試運行,避免閃退、卡頓、程序無反應等情況出現(xiàn),保證程序響應速度良好。同時,在通信層面上的設計也要充分考慮移動設備的特點,使數據結構和更新機制遵循盡可能減少網絡連接次數和流量原則,以減少用戶的數據流量資費。
3.1.3注重資源平臺的整合,做好多種數字圖書館門戶集成。上海市奉賢區(qū)圖書館作為區(qū)縣級圖書館,無論是紙質館藏還是數字館藏,資源都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奉圖APP整合了不同的電子資源平臺,集成了搜索量較大的幾個數字圖書館,使用戶在奉圖APP的平臺框架下實現(xiàn)一站式搜索,大大增加了讀者搜索文獻資料的效率和便捷性。
3.2圖書館APP開發(fā)和建設面臨的問題
3.2.1如何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提高圖書館APP的用戶體驗,需要做好“線上”和“線下”兩方面工作?!熬€上”即APP本身在線運行的用戶體驗,這主要取決于APP的程序設計和開發(fā)質量;“線下”即圖書館的日常工作。如:用戶利用圖書館APP成功檢索到所需紙質館藏,但經常會出現(xiàn)“在館不在架”的現(xiàn)象,影響用戶體驗。這就需要圖書館流通部門配合,將日常工作做得更細致;同時積極收集讀者和用戶的反饋,分析總結運行經驗,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APP的界面和功能。
3.2.2如何進行有效推廣。奉圖APP上線運行以來,注冊用戶較少,點擊量也遠沒有預期的多,成本與效益的矛盾凸顯。根據服務器記錄的數據,2015年6月點擊量明顯高于其他月份(見圖3)。
筆者調查發(fā)現(xiàn),2015年6月奉圖以閱讀節(jié)為契機為學術研究的重要群體——教師,送去了多場培訓講座,充分展示奉圖APP的優(yōu)勢,受到了廣泛歡迎,而點擊率高的其他月份也都有各種形式的APP推廣活動??梢?,開展多形式、多元化的宣傳活動對于推廣圖書館APP是積極有效的途徑。
3.2.3如何開發(fā)深層次服務。各圖書館首先應明晰自身的功能定位,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地域特點,挖掘服務內容和創(chuàng)新服務方式。奉圖作為區(qū)縣級圖書館的定位,其服務對象主要是在本地辦卡的讀者,用戶群體范圍較固定,讀者的閱讀偏好和特點也更容易把握。筆者認為,奉圖APP可以在手機圖書館的基礎功能上,進一步開發(fā)具有奉賢本土特色的內容,如:紙藝、本地風俗、奉賢文化名人等信息資源;還可以結合館內特設的方志館專架的優(yōu)勢,在奉圖APP中開辟“地方文獻”專欄,為讀者提供更多資源和便利。
3.2.4圖書館APP技術人員匱乏。目前,奉圖APP的開發(fā)和維護均是委托第三方來完成的,雖然第三方在技術完善、優(yōu)化程序設計和調整APP的功能界面等方面有著專業(yè)化、開發(fā)周期短等優(yōu)勢,但是一個成熟的手機圖書館也越來越需要同時掌握APP技術與圖書資料專業(yè)知識的復合型人才,使其在圖書館與第三方技術合作的過程中,起到協(xié)調和補充的作用。
4結語
隨著移動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手機圖書館將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加便捷和優(yōu)質的服務。各級各地圖書館應在綜合考量地域文化特征、人口素質及資源環(huán)境等因素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自身的服務方向,挖掘和探索圖書館移動APP深層次服務,努力蛻變成為競爭力強、功能定位清晰、受群眾青睞的信息資源服務平臺。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2016-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2016 01/P020160122469130059846.pdf.
[2]趙林.APP在圖書館的應用與啟示[J].圖書館學刊,2014(5):119-121.
[3]曹畋.APP(移動客戶端)在圖書館信息化中的應用與前景[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3(18):61-62.
[4]葉莉.基于APP應用的移動圖書館建設實例及發(fā)展研究:以武漢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刊,2014(3):116-118.
[5]張慧萍.4G時代圖書館移動APP應用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0(7):111.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