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滔 鹿建銀
關鍵詞:民辦高校圖書館;讀者心理;讀者服務
摘要:文章從民辦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特點及閱讀熱點展開研究,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研究圖書館在為讀者服務過程中,不同類型讀者的閱讀需求及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09-0032-03
民辦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獻信息中心,是為全院師生教學、科研提供豐富文獻資源的學術機構。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讀者服務就要了解讀者的需求,研究讀者的心理特點,只有這樣,服務才更有針對性和主動性。從心理學研究角度出發(fā),不同年齡、性別、性格及氣質等不同情況的人有著不同的閱讀需要,深入了解讀者心理,是現(xiàn)代圖書館工作人員對讀者實踐和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也是信息時代圖書館的不懈需要。
1心理學在讀者服務工作中的重要性
為讀者服務首先要熟悉其服務對象,了解讀者的借閱需要、對圖書館工作的反饋評價及讀者利用圖書館的習慣和特點等。筆者通過搜集2004年至2014年這10年間有關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相關的論文,對民辦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問題進行調查研究,選取了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和萬方標準數(shù)據(jù)庫,使用“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和“民辦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兩個主題詞進行檢索,將獲得的檢索結果作為數(shù)據(jù)來源,進行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2004—2014年發(fā)表有關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的文章有159篇,而有關“民辦高校讀者閱讀心理”的文章有9篇。從總體來看,關于高校圖書館閱讀心理與讀者服務這一領域的關注度不高,尤其是針對民辦高校的更是少之又少,還有待逐步提高。筆者之所以研究民辦高校讀者閱讀心理是因為民辦高校學生與普通高校學生相比是有差別的,民辦高校學生大多有其獨特的成長經歷和個性特征,很多民辦高校學生是由于高考成績不理想等因素來到民辦院校的。高考失利的挫折感,使得他們對所選擇的民辦院校缺乏信任感,又由于與公辦院校相比,我國民辦高校辦學時間短、基礎薄、社會認可度低,學生就業(yè)競爭力遠不如公辦院校畢業(yè)的學生。此外,因為學習基礎差而導致學習過程中的窘境等因素,民辦高校的學生極易產生自卑、焦慮的心理,流露出對自己不滿,常常抱怨和責備自己的情緒等特征。同時,社會因素對民辦大學學生的心理健康影響最大,社會對他們的諸多不利評價,與普通高校大學生的不平等待遇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高標準、嚴要求給民辦高校大學生造成沉重心理壓力的同時,也容易激起他們對外界的敵對與偏執(zhí)情緒。民辦高校學生有其特殊的共性,普遍存在人際關系敏感、強迫、焦慮、敵對、抑郁、偏執(zhí)等,更值得圖書館員關注和研究他們的閱讀心理。一方面,圖書館員通過學習和掌握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對自身心理和行為進行及時疏導和理性調控;另一方面,圖書館員的微笑、熱情、體諒等情感還可以引起同感,一定程度上改變著讀者的消極情緒,對讀者心理進行解讀和掌握讀者閱讀行為的心理變化,使圖書館的服務更加人性化。
2從心理學角度入手,把握不同類型學生的閱讀心理
2.1不同年齡階段大學生讀者心理特點及閱讀傾向
2.1.1大學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閱讀傾向。大學一年級的新生,年齡大多在18~20歲之間,剛剛跨入校門不久,對圖書館豐富的藏書既新鮮又茫然,無從下手,缺乏文獻檢索的經驗。圖書館可根據(jù)該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針對問題進行導讀,擴大書籍的閱讀面,從眾多經典圖書中獲取人格力量,而不僅僅局限于某一類作品,提高審美情趣和思想認識,博覽群書增長知識、啟迪智慧、讀書育人。針對民辦高校學生的心理特點,圖書館有必要在閱讀態(tài)度、閱讀目的、閱讀內容和閱讀方法等方面加以指導,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閱讀技能,不斷強化閱讀意識,養(yǎng)成健康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2.1.2大學二、三年級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閱讀傾向。這個階段是大學生生活全面深化和發(fā)展階段,新的心理平衡逐漸建立起來,進入了相對穩(wěn)定時期,學生從心理上進入到了一種放松安靜的讀書狀態(tài),圖書館應盡可能地采購專業(yè)性和知識性強、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的書籍,從源頭上為大學生讀者的閱讀指導打下良好的基礎。文獻采購既要兼顧讀者多角度、多層次的閱讀需要,又要注重專業(yè)教育和興趣需要,讓讀者在自主學習中得到一個自我認識、自我選擇、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的受教育過程,促進高校教學和科研的順利開展。圖書館在滿足讀者閱讀的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教育職能,不斷拓寬服務內容,針對閱讀現(xiàn)狀與閱讀特點,探索有效途徑吸引讀者利用圖書館。圖書館員應從提高閱讀質量,掌握閱讀方法入手,指導學生選擇圖書,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和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閱讀的理解力和閱讀效果,為大學生全面、健康、和諧發(fā)展提供閱讀指導服務。
2.1.3畢業(yè)班學生的心理特點及閱讀傾向。這一時期的大學生自我意識趨于完善,個性品質趨于穩(wěn)定,同時他們感知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不足,開始冷靜分析自己,并希望能夠通過最后時段的努力,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圖書館應打開方便之門,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所需的資料,幫助他們完成畢業(yè)實習和畢業(yè)設計,為他們撰寫畢業(yè)論文提供幫助。同時有目的地舉辦專題學術講座和聘請一些專家或資深館員針對學生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舉辦學術交流會;編制《專題書目索引》指導學生使用;為這一階段學生適當放寬借閱時間和增加借閱冊數(shù);對一些不外借的工具書或特藏圖書、期刊資料,根據(jù)他們急需程度適當放寬限制,采取適量外借或限期歸還的措施,幫助他們利用好圖書館的資源,為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2.2不同閱讀目的讀者心理特點及閱讀傾向
2.2.1學習型讀者是為了獲取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或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而閱讀。這類讀者的閱讀目的相當明確,凡是與學習相關的書籍都是借閱的重點,特別是借閱與考試相關的書籍。他們往往表現(xiàn)出很強的時間觀念,最擔心的就是圖書館相關文獻的匱乏,找不到自己需要的文獻資料。學習型讀者大多是二、三年級和畢業(yè)班的學生,他們已初步具備系統(tǒng)專業(yè)知識和文獻檢索能力,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對專業(yè)書籍閱讀興趣濃厚,并逐步步入課程設計和畢業(yè)設計。還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學生選擇參加研究生錄取考試,他們希望通過考取研究生得到社會、同學、老師的認同。這部分讀者重點選擇考研方面相關的書籍,利用自習室時段相對集中,用時較長,同時還需要查找大量的文獻資料、外文學習資料等。這類學生需要借閱和復制文獻資料的數(shù)量較多,并希望得到圖書館的幫助,利用計算機檢索和提供館際互借服務獲取所需的相關文獻。
2.2.2研究型讀者主要是院校的教師,利用圖書館的目的多是為了探索新知識和開拓新領域。一方面,隨著國家各項事業(yè)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層出不窮,面對這種形勢,許多具有較高文化修養(yǎng)和扎實專業(yè)基礎的中青年教師也會感到自己原有的知識急需充實和更新;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和科研任務,提高自身的學歷和職稱層次,或為了完成學術論文的撰寫或針對自己的研究課題,在總結現(xiàn)有成果的基礎上,探究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成果。民辦高校教學任務重且兼顧科研,時間緊迫,使得他們對圖書文獻的閱讀更加注重于精選精讀。他們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自己急需的文獻資料,取得最大的工作效益。面對這類讀者,圖書館參考咨詢部可以為他們建立服務檔案,開展課題論證選題過程中的學科化查新專項服務、課題研究中的跟蹤服務及課題鑒定階段的學科化服務。
2.2.3休閑型讀者人數(shù)眾多,包括學生、老師和教輔人員。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美的享受和藝術熏陶,豐富業(yè)余文化生活,在緊張的學習工作之余通過書刊和電子文獻進行消遣和娛樂,滿足個人精神需要和興趣愛好。雖然這種借閱的目的不是直接為了學習研究或者應用,但陶冶了情操,增加了內涵和修養(yǎng)。
2.3不同性格特點大學生讀者心理特點及閱讀傾向
2.3.1性格外向型讀者往往善于和人交往,能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在借閱圖書遇到困難時能主動與館員溝通交流,以便順利解決問題。對待這些讀者,館員應充分利用他們的性格優(yōu)勢,為他們介紹館藏和服務功能,引導他們把大學圖書館當成求知的殿堂,以優(yōu)質的服務吸引他們愿意經常到圖書館查閱資料或學習。
2.3.2性格內向型讀者不愿意主動與人交流,在遇到問題時不主動與館員溝通。因此,他們在利用圖書館時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對館藏不太了解,對各項規(guī)定不太熟悉等問題。這就需要館員主動進行指導,耐心地向他們介紹圖書分布情況及功能等,還可以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推薦一些圖書資料,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更好地利用圖書館,發(fā)揮好圖書館的功能。
2.3.3自由選擇型讀者,他們隨意性較強,來圖書館沒有特別明確的目的。他們對圖書館的一些規(guī)定多采取無所謂的態(tài)度,圖書看后不歸原位,著裝隨意、穿拖鞋進館等違反規(guī)定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此時圖書館員除了要及時制止這些不文明行為外,還要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在服務時要循循善誘,避免發(fā)生沖突,引導他們文明使用圖書館。
3對讀者服務工作的幾點建議
3.1借助教師幫助推薦書目
面對大量的館藏文獻,很多讀者會感到無所適從,此時應邀請相關專業(yè)教師介入,發(fā)布推薦書目,及時地加以引導,會對他們大有裨益。作為專業(yè)教師,在自己所教授的專業(yè)上往往有較深的造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學生對老師的權威性的認同將產生積極的暗示效果。高校圖書館可以與之合作,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由他們向學生按年級分層次推薦閱讀書目,使學生在借閱過程中有較強的針對性,從而可以快速、有效地利用圖書館的知識和信息,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3.2讀者對圖書館的喜愛與忠誠
心理學研究證明,讀者對圖書館的喜愛主要基于兩種需求:一是對文獻信息資源的需求;二是享受圖書館服務的需要。高校圖書館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文獻信息資源的價值,除了要建立科學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外,更重要的是要營造人文關愛的閱讀環(huán)境,使讀者在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中享受讀書的樂趣。因此,館員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以高雅的外在形象、嫻熟的服務技能、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專業(yè)的內在素質、優(yōu)質的服務水平、無微不至的人文關懷,去影響、感化讀者,激發(fā)他們的求知熱情。
3.3設立經典讀物閱覽室,提供一站式服務
經典讀物閱覽室就是把館藏的經典著作集中在一起供讀者便捷地閱讀。圖書館將經過選擇的經典圖書,儲存在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這將大大提高經典的辨識度,提高閱讀效率。筆者建議,民辦高校圖書館能夠給“經典”一個永恒的位置,并積極引導好學生的閱讀。試想一間典雅的、書香濃郁的經典閱覽室,人類文明經典靜靜地擺在書架上,等待讀者前來閱讀,人類文明的歷史與未來在這里相會,知識與文化在這里傳承與發(fā)展,這也許是民辦高校圖書館為學生尋求一個完善、獨立的自我品格的較好途徑。
4結語
圖書館要做好服務育人,為讀者而服務,為服務而發(fā)展。提升民辦高校圖書館服務質量,在加強館藏建設的同時,根據(jù)大學生的閱讀心理特點,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從而達到使大學生讀者開卷有益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顏偉光,芮懷楷,張紅巖.民辦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療法之構想[J].卷宗,2014(1):47-48.
[2]藺繼紅.大學生閱讀心理之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1(7):68-70.
[3]王英杰.圖書館心理學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的運用藝術[J].蘭臺世界,2011(12):58-59.
[4]吳國榮.積極心理暗示法在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中的運用[J].高校圖書館工作,2011(3):86-88.
(編校:馬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