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曾亞波
破解家庭腐敗有啥
文_曾亞波
在一個家庭,無論是丈夫為官,還是妻子為官,家里的內助賢不賢、廉不廉,直接關系到官員能否把持住自己。
家庭腐敗案例令人怵目驚心。想到仍有一些官員家庭在重蹈覆轍,就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究竟如何正家風,擋腐???從家庭成員的素質來看,一個家庭出了腐敗問題,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夫妻雙方(有時也包括兒女)都有問題。雖然問題主要出在官員身上,但家屬腐敗也不容忽視。
最常見的就是“夫唱婦隨”式腐敗。在一個家庭,無論是丈夫為官,還是妻子為官,家里的內助賢不賢、廉不廉,直接關系到官員能否把持住自己。一個好的內助,會常給另一半敲警鐘,喚醒另一半的道德良知。即使不能在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另一半的違紀違法行為,也能在平日的言行中察覺蛛絲馬跡,在其帶回來的錢物中發(fā)現(xiàn)不良傾向,尤其是面對紛至沓來的說客、送禮者,也不至于無動于衷。
而現(xiàn)實中,恰恰有不少官員的家屬,不僅沒有對配偶的腐敗動向起到監(jiān)督、預防、攔阻作用,反而津津樂道地分享腐敗帶來的“快樂”,甚至緊盯其權力,充分利用。有的要求配偶抓住關鍵當口,留足日后所需;有的鼓勵配偶往上爬以撈取更多利益;有的干脆自己充當中介掮客,大收特收。如此內助,不是幫助配偶為官持家,而是將其往火坑里推,毀了官員也毀了整個家庭。
誠如一些腐敗官員婚姻狀況和家風的變化總在家庭隱私與權力運用、利益所得間周旋,與腐敗息息相關。如此,不光官員所在的黨組織,配偶及子女所在的黨組織都應當行動起來,并且要聯(lián)動起來,有關監(jiān)督信息應報官員所在黨組織的上一級黨委、紀委備案。
從腐敗的由頭來看,官員受賄總要找到貌似合理的理由。實際上諸如紅白喜事、子女留學、買房裝修等家庭重要事項,正是紀檢監(jiān)察和檢察機關能夠發(fā)現(xiàn)違紀違法線索的重點區(qū)域。所以,黨員干部的家庭重要事項不僅要如實匯報,紀檢監(jiān)察機關更要加大專項檢查的比例和頻次,并且要突出機動性,常殺“回馬槍”。只有將監(jiān)督關口前移,才能有效預防嚴重違紀違法行為的蔓延。在筆者看來,好的家風并不都是靠官員自覺或學習得來的,而對重要事項的監(jiān)督更能預防家風風向的突然轉變。
從腐敗手段來看,腐敗官員之所以一次次通過配偶子女輸送利益,完全是因為現(xiàn)在的黨紀國法規(guī)定得越來越嚴格,腐敗官員也知道自己直接收錢收物是非常危險的,凡事不可拋頭露面,讓家里人去經辦,不僅放心,而且也能在組織調查時借口自己確實不知道。但這種拐了彎的利益轉移,脫不了一個中心——官員手中的權力。因此,如何管好官員的權力依然是重中之重。
如今,檢驗是否存在輸送利益,有很多可著力的點,如加大對官員、配偶及其子女的財產申報情況的核查;檢查配偶、子女及其他近親屬就業(yè),特別是從事經營活動的情況,既要看其個人,也要看其與服務的部門或單位的業(yè)務活動是否有灰色地帶。而對于體外循環(huán)式腐敗也不是無蹤影可尋,因為官員遲早都會處分那些屬于“他自己的財產”的,履新、退休、家庭有重大消費等重要當口,往往都會顯山露水的。
同時,異地官員之間結成的腐敗聯(lián)盟,在十八大以后得到空前關注并嚴肅查處。相關案件線索的發(fā)現(xiàn)進一步證明中紀委巡視的威力巨大。在地方,低級別官員之間的異地和部門之間的相互利用、提攜、照顧也層出不窮,這同樣需要高一級監(jiān)督部門跨區(qū)域、跨部門進行監(jiān)督,如此一來,地方巡視或巡察任重道遠。其不僅要觀察官員自己的朋友圈,也要緊盯其家人的朋友圈。
總之,一個家庭的家風盡管有其隱私的一面,但更應當具備正能量的屬性。好的家風是能夠傳世的,值得其他家庭學習的。正家風、樹政風、嚴黨風都是一脈相承的,因而,破解家庭腐敗也應當是完善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