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觀點
——習近平總書記5月16日上午主持召開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分別研究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工作。習近平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樹立必勝信念,堅定不移把這項工作向前推進。(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
習近平
——5月10日,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了所在的省委辦公廳綜合調研室黨支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第一專題集中學習討論,徐守盛希望大家牢記黨章“座右銘”,挺起理想信念的“主心骨”。(《湖南日報》5月11日)
徐守盛
——熱線電話是百姓與有關單位溝通的渠道之一。然而,媒體記者近日在多個時段撥打多地的市長公開電話等政府熱線電話,發(fā)現(xiàn)不少存在等待時間過長的情況,要么長時間占線,要么撥通后無人接聽。評論員王石川對此如是說。(《京華時報》5月17日)
王石川
——中央編譯局研究員楊雪冬近日撰文指出,官員對健康公共輿論的形成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因為他們代表著公共權威,承擔著維護公共秩序的重任,體現(xiàn)了政府的公信力水平。對于各級官員來說,善于在各類事件中“發(fā)聲”“發(fā)言”,發(fā)揮公共權威的積極建構作用,是必備的能力。(《人民論壇》4月下)
——北京感恩公益基金會發(fā)起人才讓多吉撰文說,做公益雖然需要錢,但公益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種更公平公正的價值觀。(《南方都市報》5月16日)
楊雪冬
才讓多吉
——媒體人完顏平近日撰文說,組織觀念一旦淡漠,組織監(jiān)督一旦缺失,自由主義和各種行為失范就在一些人身上冒出頭來。通過組織生活,向黨組織匯報思想、學習和工作情況,接受黨員和群眾監(jiān)督,在少數(shù)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那里變得可有可無。(《人民日報》5月18日)
——對于買官賣官現(xiàn)象,評論員武西奇指出,買官賣官都離不開一個錢字。下級需要掏錢買,上級為了撈錢賣,沒有錢來牽線搭橋,這筆買賣根本無法成交。等到事情敗露那一天,買官花的錢和賣官撈的錢,都得跟著打水漂。(《檢察日報》5月17日)
——錢學森看淡名利地位,更看淡金錢,他曾幽默地說:“我姓錢,但是我不愛錢。”他把獎金和稿費用于科研事業(yè),資助貧困學生,捐給西部地區(qū)的治沙事業(yè),而自己卻甘于清貧,樂于過著普通人的生活。雜文家向賢彪說,與錢老相比,現(xiàn)在的不少官員名利心很重。(《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5月17日)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吳英撰文,唯物史觀將人們的物質生產(chǎn)活動及其在生產(chǎn)活動中形成的生產(chǎn)能力,而不是模糊的“經(jīng)濟”作為歷史發(fā)展的最終動力。唯物史觀所主張的決定論絕非是什么宿命論,而是不同條件必然導致不同結果的條件決定論。(《北京日報》5月16日)
——近日,廣東省警方聯(lián)合多地公安機關開展“颶風2號”專案行動,抓獲以“我是你領導”方式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236人,搗毀窩點48個,受害人遍及全國15個省市。心理學學者唐映紅指出,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現(xiàn)實中“官本位”思維仍然有著深厚的土壤。(《新京報》5月17日)
唐映紅
——最近有三亞市民反映稱:“外面打印店打印一張A4紙才一元,而三亞市規(guī)劃信息中心打印一張圖少說50元,多則上百元?!睂Υ?,該規(guī)劃信息中心給出兩個理由:一是收費有依據(jù),是按照特價局批準的標準收費;二是他們雖是政府機關,但屬于財政差額撥款單位,需要通過收費來支付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媒體人韋彬說,事業(yè)單位首先是作為提供公共服務的機構而存在,其有償服務應該謹慎而為。(《新京報》5月16日)
——近段時間,舊城改造、取締電動車等一系列問題在社會上引發(fā)廣泛的關注與爭議。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儲殷說,政策出臺者,應敬畏千萬普通人的利益和情感。(《中國青年報》5月19日)
儲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