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東勝??
摘 要:縱觀高中美術課的發(fā)展歷史,從開設之初到內容多元化,從低級別到高地位,從不了解到重視,高中的美術課在我國高中教育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而且發(fā)展越來越快。
關鍵詞:美術鑒賞;教學模式
“美術鑒賞”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美術課程中“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拓展與延伸,作為高中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教學內容與方法與傳統(tǒng)高中美術欣賞課有著許多不同之處,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fā)展學生的審美評價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藝術情感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美術鑒賞教學內容、課程結構的變化,促使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變化,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為本,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強化美育意識,提升自身的學科教學能力。
一、創(chuàng)新高中美術鑒賞能力,提升課程質量
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突出學科特點,盡力避免在課堂中使用過多的專業(yè)術語,或者直接套用教材中的語句,這樣學生有些難以理解的內容無法在課堂中得到充分消化,會讓學生本以為生動有趣的美術課變成深奧難懂的學術研究,這不符合高中生對美術作品研究的深度,也不符合美術欣賞的學科特點。在對優(yōu)秀美術作品進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與分析,而不是單純進行知識灌輸,通過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案例,可以幫助學生掌握鑒賞的重點,避免學習過程出現(xiàn)盲目的現(xiàn)象,同時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例如,在指導學生對名畫《蒙娜麗莎》進行鑒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蒙娜麗莎》這幅經典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達芬奇在創(chuàng)作這幅畫作時,由于蒙娜麗莎長得非常漂亮,為了在畫中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他進行了周密的準備后才著手創(chuàng)作。達芬奇在描繪喬孔達夫人的過程中,為了自始至終地使夫人感情溫和、面帶笑容,他不斷地在夫人的周圍安排音樂師、歌手以及舞蹈家等。結合這幅畫作可以看出,一種永恒的微笑呈現(xiàn)在夫人的臉上,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希望和美好。
二、精心設計、實施課題教學方案
根據《高一美術鑒賞課教學實施方案》編制個人《學期教學計劃》,分課題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與實施,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關鍵、最核心的環(huán)節(jié),其設計質量的高低與實施的好壞,決定了該課題教學的成敗?!敖虒W設計是我們教師把教學理論、學習理論轉換為教學實踐的一門新興橋梁學科?!苯虒W設計的模式多種多樣,我主要采用“學教并重”的教學設計模式,其過程主要包括:“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策略的選擇與活動設計、學習情境設計、教學媒體選擇與教學資源的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作形成性評價并根據評價反饋調整內容與策略六個環(huán)節(jié)。”
三、轉化角色,師生同創(chuàng)新知平臺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對高中生而言,很多知識從網絡上就能很容易獲得。尤其是美術鑒賞課教材文本里的知識內容,學生們輕易就能從網絡上查到。為此,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不應該是單一的美術學科知識的傳遞,而應是學生與教師共同研討美術文化交流的平臺。高中美術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共同創(chuàng)造新知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上能暢所欲言,能夠提出問題,探究美術文化對自己成長的作用,而不能僅僅是接受美術教師所傳遞的知識素材。在互動式教學活動中,可以學生做教師,教師做助教,轉化師生課堂角色,讓學生以主人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教學互動,力求每個學生個性都得到發(fā)展,并以此引導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翁態(tài)度學習高中美術鑒賞課程。
四、激發(fā)興趣、引起共鳴,主動參與
在傳統(tǒng)美術欣賞教學中,常用教學方法有講述型、演示型、實踐型等若干方法,但大多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自主活動較少。這雖然也是一種學習美術的途徑,但都用這種方式則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課堂里死氣沉沉,很多學生受學業(yè)的影響在美術課上做起了數理化作業(yè),根本談不上激情創(chuàng)造與主動參與。在新課程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多想辦法,讓學習方式多樣化。多媒體演示、歌曲、影視片段等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容易引起共鳴,使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如:鄭州市31中王金鳳老師在講授《外國雕塑擷英》一課時,加入奧運會關于古希臘雕塑的視頻,使學生在視聽上同時達到震撼,激起探討外國雕塑的興趣。另外,可以把辯論、討論等活動時常貫穿在教學中,其目的就是盡可能地讓課堂變得更生動,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高中美術鑒賞能力以其獨特的魅力受到關注,其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階段的教育中,很多教師、家長以及學生對高中美術鑒賞課缺乏正確的認識,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對其重視程度不足,這要求我們對其進行改善,培養(yǎng)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全面人才。高中美術鑒賞課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欣賞古今中外的美術作品,而且要讓他們掌握如何去鑒賞、認識和理解這些美術作品,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上好高中美術鑒賞課。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紅婷.我們該從教學模式中獲得什么[N].中國教育報,2008.
[3]麥曦.教學設計的原理與方法[M].廣州:新世紀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