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俠??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是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的一步,也是語文教師值得深思的問題。語文教學應引領學生進入美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盡最大可能去喚起學生的生活情感,使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生活情境中受到熏陶,并與教材內容產生共鳴,獲得心靈的體驗。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情感共鳴
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是以文本作為基點的,文本既是客觀事物的真實寫照,更是情感的載體,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大致分為:愛國情、故鄉(xiāng)情、親情、友情,而要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我有以下一些觀點和看法:
一、創(chuàng)造情境,以情導情
兒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顆小小的石子,就會使它泛起粼粼波紋。他們的情感易受老師情感的影響,也易被課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jié)所感染和支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情感誘導,起著極其重要的導向和催化作用。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地創(chuàng)設情景,啟發(fā)學生,激發(fā)他們的感情,增強學習的熱情,有效組織情感教學。課前,教師要認真研究課文的情感色彩與表達方式,并且還要調整心境,營造氛圍,醞釀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感人情節(jié),通過多媒體課件、錄音、幻燈、掛圖等靈活地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學生的情感,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如在教學《草原》時,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現文中優(yōu)美的草原風光圖:蔚藍的天空,茫茫的綠色草原,潔白的羊群,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場面,充滿著詩情畫意,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如果再配上課文的朗讀錄音,讓學生一邊看一邊聽,仿佛身臨其境,學生入景、人情。情景交融之中,學生馳騁想象,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求知欲望被調動起來了,情感的波瀾也被掀起了,由此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大自然風光的無限之美,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
二、注重朗讀,以讀悟情
情感應該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語文教學中閱讀是重要的一環(huán),尤其以朗讀最為重要。朗讀是把訴諸視覺的無聲的文字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因為把無聲的文字化為有聲的語言,把儲存信息的文字符號載體變成帶有朗讀者情感色彩的抑揚頓挫的語音,往往會還原出作者本身所要傳達的情感,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能使學生受到直接感染。
(1)教師示范讀,學生聽中生情。對于小學生來說,教師的示范朗讀非常重要。學生通過聽、通過觀察老師朗讀時的表情,初步體會課文的感情基調,是喜愛還是憤恨、是諷刺還是贊美,從而正確把握自己的情感。
(2)學生自己讀,讀中悟情。課文不是無情物,課文愈好,感情愈強烈,愈真摯。要想有效領會文本的情感內涵,單單依靠老師的講解、分析說明是不行的,學生必須要自己朗讀,才能體味和揣摩出文本的內在意蘊。如《再見了,親人》一文,各段寫法類似,均由話別引出發(fā)生在志愿軍與朝鮮人民之間蕩氣回腸的往事。教學時應憑借朗讀理解其意,感知其情。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準確地把握情感基調,有感情地朗讀,以達到升華情感體驗之目的。這樣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就能品味其情調,明確其情理,激揚其情懷。
三、豐富語言,以情激情
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是意識的載體。人們總是通過語言來加深認識,加強理解,交流思想,增進感情。語文教師作為情感教育的執(zhí)行者,應該充分運用語文學科中豐富的教育語言和教學方式,在考慮到認知因素這一基礎上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加大情感因素的滲入,由此帶動和提高教學效果。雖然說課堂上教學情感的激發(fā)可以靠千姿百態(tài)的、變化無窮的新課導入,可以靠慷慨激昂或深沉凄婉的表情范讀,也可以靠見其人、聞其聲的電教手段……然而,最主要的還是靠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顯然,這對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師的語言要飽含感情,以聲帶情。含情的語言能使人受到感染,引起共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文本中蘊含的情感,并把它通過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來,以激活人物形象和事件,鼓動和感染學生的情感。
四、品析文本,以情促情
文學作品是靠語言,即字、詞、句、段來創(chuàng)造形象、性格和典型的。字、詞、句、段既是維系文本的線索,又是作者思想情感發(fā)展的軌跡。作者的情感是深深地滲透在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每一個句子之中的。在品賞詞句教學時,我們要抓住文中關鍵詞句,講清深層內涵和蘊意,讓學生“披文人情”,體會文章的“味”,與作者感情共鳴。
如《日月潭》一文中,我注重讓孩子們抓住表現日月潭美的詞語,“朦朧”、“清晰等,讓孩子們先理解詞語意思,再借助圖片加深理解,從而激發(fā)孩子們愛國之情。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表達,往往不是平淡延續(xù)的,而是順著思路層層遞進的,其中思想情感變化的闡發(fā),也一層比一層強烈。情感越強烈,越能啟動學生的心扉,使之受到強烈的感染熏陶。因此,教學結束時,讓孩子們當一次小導游,介紹日月潭或祖國的其他地方,繼而促進學生的情感激發(fā)。
情感讓語文充滿活力,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加強情操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挖掘課文,點化學生情感,打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讓“情感”在教學中起到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明鏘,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教師.2010年17期.
[2]周娣,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J].成功(教育版).2010年2期.
[3]王文暉,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滲透[J].散文百家(下).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