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清
【摘 要】學生學習要有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習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有產生了興趣,才會有動機,學生有興趣時,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異?;钴S,求知欲異常強烈,能夠發(fā)揮出潛在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創(chuàng)造思維活動得以啟動運行。由此,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忽視學生對某些問題所產生的興趣,往往會導致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厭煩情緒,不僅不會使學生在要學、樂學的積極、主動地探索下求知,反而會讓學生失去主體性探究的主觀意識和求異、創(chuàng)新的思維主動性。因此,本文講述了教學中的點滴,以供各位教師探討。
【關鍵詞】和諧課堂;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課堂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課堂,學生之間的差異很大,有的孩子在課外已經學習過編程,但是有的孩子會連鼠標都不會使用。另外,學生的觀念中,認為信息技術課程就是玩的課,對課堂內容不想聽,就想在課余能玩游戲。這些都需要在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克服的困難,以下是我在課堂中使用過并且有作用的方法,供參考和指正。
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chuàng)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要使全體學生均能保持良好的學習熱情,就必須鼓勵誘導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的課堂氛圍。
例如在教學的最后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里的“警察抓小偷”游戲,同學之間互相比一比,看誰跑得快。有學生沒有接觸過鍵盤的,對字母排列和指法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打字速度就非常慢,這樣的學生在好勝心和自尊感的驅使下,就會默默去練習,從而拉平學生之間的差異,對于速度快的學生,我讓學生跟我挑戰(zhàn),這樣可以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時也拉近了教師和學生的距離。下課后,有的學生還說:“下節(jié)課我一定要超過他……”更有學生說:“老師,我要和你比……”對操作不理想的人,我解決的辦法因人而異,有時我個別指導,有時讓“小老師”指導,還有時讓他觀看其他同學的精彩表演,耳染目濡,當聽到老師鼓勵贊揚的話語,他們的臉上也終于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由簡到繁,自主歸納
幾何畫板的學習中,學生不感興趣,因為太接近數學課上的內容,學生比較容易產生反感情緒,在課堂的安排中,分層實施,比如,先讓同學們繪制等邊三角形,同樣方法繪制正方形,學生學習了通過旋轉的方法繪制等邊多邊形后,要求繪制正十邊形,通過繪制,同學們發(fā)現正十邊形已經接近與圓,總結出圓就是正n邊形的數學知識,而對于后進生,在其他學生完成正十邊形的時間里,可以單獨輔導繪制正三角形和正方形,也掌握了繪制正多邊形的基本方法。
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期待課程的進行
信息技術的模塊很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有新鮮感,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學習文字處理,我給同學們布置了旅游行程的規(guī)劃;學習圖像制作,我讓學生準備自己的照片來進行美化;學習計算機的組成,我讓學生自己配置一臺計算機,看看誰的計算機能正常使用;學習網絡搜索,我將計算機表演賽的題目拿給學生,讓他們搜索完成;而對于信息的理論知識,我通過信息傳遞的游戲,讓學生加深印象。不同的教學方式的設置,讓學生期待每堂課的內容,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不再把信息技術課當作玩的課程。
活用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興趣
若詢問100名學生:“你喜歡上信息技術課嗎?”會有99人說“喜歡!”學生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教師無論如何也不能讓他們把期望變失望,不管學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參差不齊,教師都要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因此,選取最佳的教學形式,才能真正讓學生對每節(jié)課都有新鮮感。
在教學中,我化靜態(tài)為動態(tài)、變抽象為形象、變虛為實,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給低年級上計算機課是件非常困難的事,學生鍵盤上的字母不認識,更談不上讓他們去記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給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帶來很大困難。通過實踐,我把有趣味性的內容、圖形編制成動畫、配上音樂、設計新穎的導課,讓學生欣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或找一些較貼切且又能讓學生感興趣,能輕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顯著。
比如教學《電腦的組成》一課時,計算機是由:鍵盤、鼠標器、主機、顯示器和打印機五個部分組成的,接著講:主機內部除了有運算器外,還有一個“倉庫”又叫存儲器,一個“心臟”叫中央處理器,英文CPU。形象的比喻,把復雜、抽象的機械原理說得通俗易懂,簡單明了,學生一聽就懂,很快便學會了。
“罰”得創(chuàng)新,學生體會深刻
由于信息技術課不屬于中考科目,所以信息技術課基本沒有作業(yè),但是少量的作業(yè)也是為了讓學生回家有個復習的過程。所有的教師都會遇到頭疼的學生,課下不完成作業(yè),信息技術的作業(yè)更是不被重視的?!傲P”寫,學生會有逆反心理,造成師生的矛盾,調查到該學生愛好跳街舞,于是“罰”他跳舞5分鐘,不能停,二次不寫,“罰”跳10分鐘,學生愛好跳舞,欣然接受,但是跳過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作業(yè)就完成的非常好。同時學生還認為老師在關注他,他要表現好才不辜負教師的關注。
由此看來,信息技術課堂雖然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占有的時間不多,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學習到知識,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都需要我們認真的備課,豐富課堂內容,就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教基[2000]35號《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范增民.曲阜師范大學.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研究
[3]崔玉倩.教育實踐與研究.談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