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燁 趙妍 劉佳美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68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護理干預)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各34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jié)果:護理前后比較,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均明顯改善。組間比較,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91.2%>79.4%),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jié)論:在尿毒癥血液透析治療的過程中,給予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提升治療效果,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guān)鍵詞]護理干預;尿毒癥;血液透析;心理
尿毒癥是慢性/急性腎功能不全的終末期疾病,由于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而引起機體中毒,嚴重威脅著患者生命健康,影響其正常生活。尿毒癥主要采取血液透析治療,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同時避免對患者的生理功能產(chǎn)生不利影響,需要在提高尿毒癥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同時,加強對其心理健康的關(guān)注,給予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68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68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征得患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4例。觀察組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齡32-75歲,平均年齡(46.2±4.1)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6.3±1.2)年。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33-75歲,平均年齡(45.9±3.9)歲;病程3~8年,平均病程(5.9±1.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照均衡,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辦法,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chǔ)上給予綜合護理干預。(1)心理干預:醫(yī)護人員需要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實際心理狀態(tài),解答患者疑問,有效處理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的相關(guān)問題,增進彼此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有效減輕其心理負擔。(2)健康宣教:加強對尿毒癥知識的宣傳力度,提高患者的認知,使其對血液透析深入的了解,消除誤區(qū),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增強對治療的信心。(3)情感支持:增進醫(yī)護人員與患者家屬之間的溝通與配合,充分利用家庭感情基礎(chǔ),給予情感支持,在家人的關(guān)懷和鼓勵下,患者的心理訴求更容易獲得滿足,進而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
1.3統(tǒng)計學處理
以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的處理和分析,應用(x+s)和(%)進行觀察指標的計量和計數(shù),通過t值和x2檢驗資料,結(jié)果滿足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如表1、2所示。
3.討論
尿毒癥主要通過血液凈化的方式進行治療,患者終身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以緩解臨床癥狀,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在尿毒癥血液透析過程中,患者容易產(chǎn)生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很可能會出現(xiàn)放棄治療甚至自殺的情況。為了充分滿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訴求,提高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通過心理干預、健康宣教以及情感支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tài),積極、樂觀的配合治療。本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相近(P>0.05),經(jīng)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SAS評分和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對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心理有著積極影響,能夠有效緩解不良情緒,贏得患者的滿意和認可,建議在臨床上予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