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英
[摘要]目的:探究母嬰床旁護理對順產產婦產后焦慮抑郁的康復影響。方法:將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8例順產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為79例產婦。對照組順產產婦接受院方提供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接受母嬰床旁護理,對比兩組產婦產后焦慮、抑郁評分及焦慮、抑郁發(fā)生率。結果:對比兩組患者所得到的相關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接受母嬰床旁護理產婦的焦慮抑郁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同時其焦慮抑郁的發(fā)生率也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順產產婦施以母嬰床旁護理,可以明顯的改善產后焦慮憂郁的發(fā)生情況,同時對產婦的康復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推薦臨床應用。
[關鍵詞]母嬰床旁護理;順產產婦;焦慮;抑郁;康復影響
女性從懷孕到分娩期間,其身體和心理都承受著或多或少的壓力,并且在生理與心理發(fā)生著雙重變化的同時,其各方面都會經歷一個應激的過程,這樣一來,其在心理上會出現(xiàn)一定的變化,尤其對于順產的產婦來說,經歷了生理上的煎熬后,其在心理上很容易產生負面的心理狀態(tài)。很多產婦因為順產后,對新生兒的各項身體情況都過分的關注,同時在角色轉換上還沒有適應,就會產生焦慮、抑郁等情況,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護理,很容易轉變成產后憂郁癥,嚴重的影響到產婦及家屬的生活質量,針對這種情況,本院采用了母嬰床旁護理的方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大大緩解了產婦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8例順產產婦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為79例產婦。參與本次研究的158例產婦中,經產婦為90例,初產婦為68例,年齡最大的為35歲,年齡最小的為24歲,平均年齡為(29.21±1.44)歲。孕周最長的為42周,孕周最短的為38周,平均孕周為(41.21±1.09)周。該158例產婦中,小學及以下學歷的產婦為56例,初/高中學歷的產婦為21例,大專及以上學歷的為81例。對比兩組產婦的基本情況,均沒有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該組順產產婦分娩后,接受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具體如下新生兒出生后,就會進入封閉式的護理空間,這種護理方式在一些護理程序展開的過程中,家長只能在封閉區(qū)域外的玻璃窗觀看,并不可以參與其中。同時這種護理方式是新生兒在專門沐浴間接受撫觸、進行游泳、沐浴等。產婦在產后,接受集中的產后宣教,沒有針對性的宣教內容。
觀察組:該組產婦接受母嬰床旁護理,所有的護理操作都在母嬰床旁進行,同時施以護理的工作人員均為高素質、高水準、高責任心,并且具有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產婦入室后,護理人員會及時的對病房的環(huán)境、可探視的時間、相關飲食的制度進行介紹,并且還會向產婦及其家屬介紹主管的護師和相關的護理人員。在介紹完基本的情況后,還會對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簡單的介紹,保證產婦及家屬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簡單操作無誤。在這之后,護理人員還需要對產婦休息時所取臥位進行講解,建議產婦取左側臥位。護理人員還要為產婦講解在分娩的過程中,所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等相關知識,如有并發(fā)癥,將會采取的治療措施以及注意事項。最為重要的就是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施以正面的心理疏導,平穩(wěn)產婦的情緒。產后第一天,護理人員需要對產婦介紹相關的注意事項,同時需要對產婦介紹母乳喂養(yǎng)、母嬰床旁護理的意義。而后,護理人員還需要對新生兒的沐浴、游泳、撫觸等相關內容對產婦進行介紹,尤為重要的是幫助產婦掌握正確的手法。產后第三天或出院時,護理人員需要囑咐出院后的注意事項。
2.結果
2.1SAS、SDS評分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SAS及SDS評分可以發(fā)現(xiàn),兩組產婦接受護理前的評分沒有明顯差異(p>0.05),接受護理后,其評分情況出現(xiàn)了明顯的差異(p<0.05)。每組產婦接受護理前后,其評分情況也有著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焦慮抑郁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產婦在接受母嬰床旁護理服務后,其焦慮及抑郁出現(xiàn)的例數(shù)為0,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guī)護理后,其焦慮的發(fā)生率為7.59%(6例),抑郁的發(fā)生率為8.86%(7例),兩組間的差異明顯(p<0.05)。
3.討論
在對順產產婦施以護理期間,采用母嬰床旁護理,明顯的改善了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因為產婦可以在恢復期間,陪同在新生兒身邊,一些護理程序讓產婦參與進來,同時使產婦盡快的進入母親的角色,做到角色的轉變。在護理期間,所有的操作過程均在母嬰床旁進行,讓產婦可以放心。大大降低了產后抑郁、焦慮情況的發(fā)生,推薦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