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家豪
[摘要]目的:探討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聯合清宮術終止瘢痕子宮妊娠的療效和安全性。方法:選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2例瘢痕子宮妊娠孕婦,采用自由分組法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人數為31例。研究組給予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聯合治療,并在妊娠物排出后采用清宮術,對照組行常規(guī)流產手術。觀察比較兩組的流產情況與相關指標等。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妊娠物排出時間和陰道出現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瘢痕子宮終止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聯合清宮術,具有良好的流產效果,且安全可靠,臨床應用價值高。
[關鍵詞]瘢痕子宮妊娠;清宮術;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
瘢痕子宮通常是因剖宮產術及肌壁問肌瘤剝除術等造成的,近年來,隨著我國剖宮產率不斷的升高,導致瘢痕子宮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瘢痕子宮妊娠具有一定的風險,因此,該類孕婦要求提前終止妊娠的情況也比較常見,但對其直接行人工流產術,不僅對給孕婦帶來較大的痛苦,還具有較高的危險性。本文就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聯合清宮術終止瘢痕子宮妊娠的效果進行探討,現在將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至2016年4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2例瘢痕子宮妊娠孕婦,31例作為研究組,與同期31例作為對照組。研究組患者中最小年齡為23,最大年齡為至35歲,平均年齡(27.9±3.8)歲,妊娠時間為7至12周,平均為(8.5±1.5)周;對照組年齡患者中最小年齡為23,最大年齡為至35歲,平均年齡(27.3±4.1)歲,妊娠時間為7至12周,平均為(8.5±1.5)周;所有孕婦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對于相關治療藥物禁忌的孕婦。對兩組患者的平均孕周和平均年齡進行比較,無明顯差異,具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組給予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聯合治療,并在妊娠物分娩后采用清宮術,米非司酮一次服用50mg,一天服用兩次(分別在早晚空腹2小時的狀態(tài)下服用),連續(xù)服用2天,第三天服用0.6mg米索前列醇,早上空腹狀態(tài)下服用,若患者用藥后30min內發(fā)生嘔吐,可在其陰道后穹窿部將0.4mg米索前列醇置入,待妊娠物排出行清宮術。對照組行常規(guī)人工流產,在術前需將相關檢查完善,且術中需避免對患者子宮刺激。
1.3療效評價
顯效:患者成功流產,體內的妊娠物被完全排出,其陰道有少量或者無任何出血現象。有效:患者成功流產,但體內的妊娠物未完全排出,陰道出現少量出血現象。無效:患者流產失敗,
需要通過鉗刮術才促進體內妊娠物的排出。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4統計學方法
收集整理本組實驗數據,在統計學軟件SPSS20.0數據包中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應用(n%)和(x±s)表示,組問差異通過X2和t檢驗,在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總有效率
觀察組患者中顯效有20例,有效有10例,總有效率為96.77%;對照組患者中顯效有15例,有效有10例,總有效率為83.33%。觀察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相關指標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妊娠物排出時間為(3.5±1.5)、平均陰道出現量為(85.5±16.5):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妊娠物排出時間為(4.8±1.5)、平均陰道出現量為(100.2±21.5)。觀察組患者的妊娠物排出時間和陰道出現量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瘢痕子宮妊娠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其屬于正常妊娠,而因其子宮存有瘢痕組織會使子宮肌層變性與血管增生等,因此,其宮頸口的擴張能力及宮頸柔韌度往往比較差,采用刮宮術直接終止妊娠手術風險比較大。
米非司酮為一種孕酮拮抗劑,能夠與孕酮受體結合,對孕酮與其受體的結合進行阻斷,且能夠對子宮的收縮進行刺激,對宮頸的軟化及擴張進行促進。米索前列醇為一種前列腺素類似物,其能夠對膠原纖維的降解進行促進,使宮頸軟化、擴張且還能夠對子宮平滑肌的收縮進行刺激,促進妊娠物的排出,將產程縮短。在本研究中也顯示,兩組流產效果
綜上所述,瘢痕子宮終止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與米索前列醇聯合清宮術,具有良好的流產效果,且安全可靠,臨床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