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惠芬
【摘要】自古以來,背誦就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方法。中國有句老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睘槭裁醋x百遍,其實就是把它背熟,然后運用。無論是孔子的儒學還是孫子的兵法,都須熟讀之后背出來,才能在需要的時候不假思索的熟練運用,由此可見背誦的重要性。然而隨著西方先進的語言學理論和各種教學法的盛行,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模式的普及,大家慢慢忽略了這一傳統的教學方法。非但如此,而且背誦還常常被有些人錯誤地認為是死記硬背,是違背素質教育的。甚至很多家長來學校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時,也都說:“英語就是死記硬背。”但是,我認為他們的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認識。英語作為一門應用語言,一個語言運用的工具,它應該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的。然而,我們中國的學生缺乏英語使用的鮮活環(huán)境,所以讓學生朗讀背誦就成為了學習英語、培養(yǎng)語感的一種重要且高效的途徑。那么,在新課程背景理念下,該如何巧用背誦,使背誦這一“古老”的方法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呢?
【關鍵詞】作用 效果 方法 能力
首先我來談一談背誦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背誦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語感
背誦,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的一個傳統,更是作為一種非常有成效的英語學習手段,始終在英語教學中占據不可更替的地位,其中必有其獨特之處。語感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感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自己是個學生的時候,每次英語考試,碰到不會做的題目,都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去猜的,也就是憑感覺做的,當時英語老師徐老師就告訴我這是語感。但在將近二十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卻發(fā)現:好多孩子語感不是很強,甚至可以說是蠻差的。而且即使一些語法掌握得比較好的學生,在造句時也總是會有中文的痕跡,這一現象在學生的作文中尤為常見。在2009年4月,初三學生首次迎來人機對話考試,面對二十個話題
(四十篇文章),別無他法,我只能讓學生背誦??墒牵诤⒆觽兛纪耆藱C對話后,我不經意發(fā)現他們寫的作文竟然比之前好了很多,而且在他們作文中,他們會去運用話題中出現的詞組以及句子。教學實踐證明,通過有效背誦是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并且加強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所以,我認為背誦有助于學生掌握語法、句型,純正的英語表達,學生的語感和英語思維在潛移默化中悄悄地形成了。然而語感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需要語言學習者不斷的積累和實踐。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就應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教材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背誦優(yōu)美的語塊、語篇; 同時推薦一些優(yōu)美的文章讓學生課后欣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維的習慣。
二、背誦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
隨著中考英語的不斷改革(中考英語中閱讀占三十分,書面表達占二十分,占中考分值的百分之五十),由此可見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重要性。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是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著重培養(yǎng)的能力,背誦有助于這些能力的提高。背誦任何篇章,都不能靠簡單的機械記憶,而需要理解文章大意,從整體上理解把握篇章,從而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背誦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學生的知識量在不斷的背誦過程中充實起來,表達能力自然而然就得到了提高。今年我教的初一學生董國華和陳睿就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生,從一開始的懵懂到現在能比較純正的造句,會做閱讀,就是經過了開始時大量的背誦。
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背誦呢?
一、以語塊為單位背誦,有助于更好的掌握詞匯
語塊理論是Nattinger和DeCarrico 在20世紀90年代初提出的,主要分為四類:單詞/多詞語塊、習慣搭配/短語限制語、慣用語句型/慣用表達式、句子框架/句型框架。以語塊為單位背誦,不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理解,而且能增加短時記憶,減輕記憶負擔,提高背誦效率。英語詞匯量很大,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構詞法,就能幫助學生突破記憶單詞的難關。如九年級上冊出現的一些詞綴dis-,un-,in,ir,im-等表否定意義,學生掌握了這些前綴,就容易理解并記住dislike,uncomfortable,incorrect,irregular,impossible等詞的意思了,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效率。記得教這一課的時候,學生課堂氣氛相當的活躍,不斷地例舉他們知道的相關單詞。此外,英語中有很多諺語、格言、俚語及慣用法,學習這些東西一定要賦予學生情境。如:Dont go out. Its raining cats and dogs。劃線單詞從字面上看是:“下貓和狗的意思”,但在此句中卻應譯成“下傾盆大雨”。還有,Dont put all eggs in one basket, or you will fail”,劃線單詞從字面上看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都放進同一個籃子里,但在此句中是:不要孤注一擲。由此可見語境法是背誦的一個重要舉措。
二、以語篇為單位背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通過背誦優(yōu)秀的語篇,學生可以將其中的高級詞匯、重點詞組和優(yōu)美句型儲存在大腦中,化為自己的語言,從而在實際中脫口而出,在寫作中厚積薄發(fā)。
1.簡短的話題背誦。簡短的話題背誦一般以簡單的語言會話為主,主要以交際為目的。我們可以看一下每一個unit的Hobo與Eddie的對話,學生對這一塊是相當感興趣的。下面是七年級下冊unit6的一段小對話。
Hurry up, Eddie.
I am tired. This bag is too heavy for me. Carry it for me, Hobo.
Ok! This bag isnt that heavy
對于此類會話,背誦的重點是學生對語音語調的模仿。學生在背誦課文之前,首先要反復聽音模仿,從整個句子的語調起伏到每個單詞的發(fā)音,再到句子中各個單詞的語調,學生都必須做到盡可能細致的模仿。所謂熟能生巧,若是對課文反復聽音模仿了,對句子的功能的運用也必將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得到掌握。
2.課本上的課文背誦。語言學家帕爾默(Harold E. Palmer)曾經指出“整體記憶特定的鏈條要比逐個記憶單個鏈節(jié)快得多”。為了使學生能夠更為有效的學習課文,教師應該創(chuàng)設語境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刻得記憶課文。記得以前的英語教研員司馬老師來聽閱讀課時,一定要聽到課堂上學生對課文的retell。為了使學生更好得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在處理課堂教學時,會先通過提問讓學生把握可問的總體意思,然后再給key words,并把key words投影在黑板上,讓學生根據這些key words復述出原文。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一方面是為了及時鞏固學生課堂所學,另一方面也是給學生的課文背誦打個基礎,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而不是盲目的反復朗讀。所以,教書這么多年以來,我還是保持讓學生復述課文的習慣。
三、模仿書本中的對話,有利于提高英語語言的運用
新課程中,每一個單元有兩處對話供你模仿。一是:welcome to the unit,二是每單元的speak up. 這兩處對話都是提供現成的對話,讓你通過pair work 或group work來編制自己的對話。話題往往涉及學生喜歡的各個方面,包括小吃,運動,節(jié)日等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語言組織,編造對話,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展示。所以,這種根據情境所編造對話的方法就是以背誦為基礎,從而形成的英語語言運用。
總之,任何一種學習都是由機械模仿過渡到自然運用的過程,背誦則為模仿提供了充分的條件。當然,在學生背誦英語的具體過程中,也要時時根據不同的學生在具體評價標準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背誦訓練,指導他們運用科學靈活的記憶方法進行大量的背誦,從而快速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高英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教育學.
[2]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9.
[3][英]馬丁·韋德爾,劉潤清.外語教學與學習——理論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