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華
摘要:職業(yè)高中教育作為我國培養(yǎng)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陣地,對促進社會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作用。隨著中國加入世貿(mào)組織,逐步實現(xiàn)了國際化和全球化,因此,本文認為在這種國際化的浪潮下,英語逐漸成為各行各業(yè)人才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就是說,英語是幫助學生立足社會、成就未來的根本保障之一。而工作在教育第一線的英語教師,更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努力探索提高課堂效率的新途徑,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關鍵詞: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177-01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我國工業(yè)化進程的加快,國家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這就對我國的職業(yè)高中教育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因為,在現(xiàn)代化步伐穩(wěn)步提升的基礎上,技能人才的素質(zhì)已經(jīng)成為決定未來的主要因素,而英語素質(zhì)是學生們需要掌握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為此,本文對職業(yè)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以下幾點認識。
1.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生活動,并產(chǎn)生實際的學習效益。作為英語教師,要注重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喚醒學生的探究興趣。動機是促使個體產(chǎn)生興趣的根源所在,當學生缺乏相應的學習動機時,一方面要注意采取多種手段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另一方面要通過學習活動,不斷深化學生對學習行為的認知,使他們感受到英語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從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并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動機和興趣。尤其對于職高學生來說,缺乏相應的自覺性和自制力,因此興趣是促使他們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教師要注重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聯(lián)系,對學生進行"英語實際價值"的思想教育,讓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英語是世界上應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在國際間進行交流交際的重要工具,以及英語對于他們?nèi)松l(fā)展的重要作用,從而加強學生對英語的重視,從內(nèi)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2.不要只"灌輸",不講究教學效果
在職中英語教學中,有少數(shù)教師不分情況、不顧實際,大量地傳授知識點。殊不知有許多學生英語知識基礎本來就很薄弱,往往是隨記隨忘,一聽而過,甚至有少數(shù)學生根本就聽不懂教師講的是什么,沒有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學生的英語成績不好,教師常常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補課來提高學生的成績,一補就是幾課,其效果并不理想。有的一冊書補了五六遍還是有許多知識不懂。教學者一是要注重基礎,講解能夠讓學生聽得懂且容易記憶的基礎知識。二是要注重循序漸進。前面的知識學懂了,再傳授新的知識點。例如我們在講解英語語法中的五種基本句型時,首先要讓學生知道英語單詞的詞性,即noun, verb, pronoun, adjective, adverb, conjunctive, number, article, etc.然后給學生講解句子的成分。在英語中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七種:主語、謂語、賓語、表語、補語、定語和狀語。其中充當主語的通常為名詞、代詞以及相當于名詞的詞,一般放在句首;充當謂語的詞常由動詞擔任,一般放在主語之后;充當賓語的詞常由名詞或相當于名詞的詞,放在及物動詞或介詞之后;補語用來補充主語和賓語的意義,常由名詞或形容詞擔任;表語位于連系動詞之后,常由名詞、代詞、形容詞擔任;定語常由形容詞擔任而狀語則由副詞擔任。在同學們理解了句子的基本成分之后,再給他們講解英語語法中的五種基本句型,即:S+V,S+V+O,S+V+P,S+V+IO+DO,S+V+O+C并且給他們分別講解這五種句型的區(qū)別。如在S+V句型中,謂語動詞為不及物動詞,不能跟賓語,類似的動詞有work, arrive, live, go等;在S+V+P句型中,謂語動詞為連系動詞,類似的動詞有be, look, seem, smell, feel, get, remain, become等;在S+V+O句型中,謂語動詞為及物動詞,直接跟名詞或代詞作賓語,類似的動詞有study, climb, like, respect, teach等。就像這樣一步步地由淺入深的給學生講解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三是要注重分類指導。針對學生的不同的接受能力,有區(qū)別的進行講解。給英語基礎好些的學生布置一些有深度的題目如句子翻譯和英語作文等,然后再進行個別輔導;而在課堂上要面向大多數(shù),盡量用較淺的語言知識將課文和語法講透徹,從而爭取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3.培養(yǎng)合理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作為英語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科學、合理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在這一方面,教師所采取的方法應靈活多變,偏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讓他們參與討論、互相學習等方式,增加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機會,如:鼓勵學生閱讀英文報刊雜志、瀏覽英文教育網(wǎng)站、學唱英文歌曲、觀看英文電視頻道等,然后提倡學生之間進行心得交流,記錄學習筆記,并將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生詞記錄下來,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推敲和推測。從而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他們的英文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