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小軍
摘 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和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求教師優(yōu)化課堂教學,還必須充分做好課前心理準備。該文對高中物理教師做好課前心理準備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與廣大同仁共勉。
關鍵詞:高中物理;心理準備;新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0-002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0.014
一、樹立自信心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這里的“膽大”指的就是自信心,而“藝高”是指高超的本領、過硬的功夫。藝不高,教者對自己采取的教法、所講的內(nèi)容心中無底,氣勢自然就下來了,講課就顯得不那么理直氣壯。如果在課堂上再遇到點意想不到的麻煩,我們不難想象這堂課會如何糟糕,教師自己會如何難堪。因此,除了平時加強學習、苦練基本功外,教師在課前還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準備教案,為樹立信心打好基礎。只有利用課余時間為自己充電,讓自己多才多藝,利用淵博的知識武裝自己,才能永立時代的潮流,才能真正樹立起自己的信心。
二、提前進入角色
有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并不因為自己對教材熟悉、駕馭能力強而輕視課前準備,他們一般總會在課前10分鐘左右甚至用更長時間瀏覽教案、教材,設想一下將要進行的一堂課的過程甚至上課第一句話怎樣說、說什么等細節(jié),這種預先演練(或者說是“過電影”)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體驗的過程,即心理準備。它為上好一節(jié)課準備了良好的開端。而有的教師上課鈴聲響過才拿起教案急忙往教室趕,到教室后還氣喘吁吁,這種慌張的心態(tài)怎樣能上好課呢?尤其是物理教師,在上課前一定要有清晰的思路,什么時候做實驗,什么時候講授新知識,什么時候讓學生自主學習,所以提前進入課堂角色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做好應付偶發(fā)、突發(fā)事件的心理準備
教師上課時沒有遇到過意外情況的極少。你準備好了投影片、多媒體課件,想一展身手,可上課時突然沒電了;上課時學生突然提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恰恰你又無法解答等。有時甚至會遇到比上面這些問題都要尷尬的場景。這些你事先會想到嗎?有沒有應急方案?特別是上級教育部門檢查聽課、兄弟學校的老師學習觀摩,或進行公開課時,你本來心理就很緊張,遇到上述情況怎么辦呢?因此,在上課前教師對可能發(fā)生的情況做出預測,想好應對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四、不把不良情緒帶入課堂
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員,承擔著多種角色,既要在工作上承擔繁重的教育教學任務,又要承擔家務勞動、子女教育、照顧老人等家庭責任。工作、家庭責任等壓力使許多教師產(chǎn)生了巨大的心理負擔。而現(xiàn)實社會中不可能事事如意。因家庭、工資獎金待遇、職稱評定、同社會一些行業(yè)相比巨大的反差等矛盾,有時會使其中一些人身心疲憊、心理緊張、焦慮、失衡、情緒煩躁。這些情緒若帶到課堂上就表現(xiàn)為講課缺乏激情和熱情,容易發(fā)脾氣,注意力不集中,課堂管理走兩個極端等,會大大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先調(diào)節(jié)心理,盡量忘記自己承擔的多種角色,想方設法把自己定位在單一的教師角色上,并處理好教師角色內(nèi)部的諸多矛盾,避免把不良情緒帶入課堂。
五、根據(jù)不同班級、不同學生,不斷調(diào)整心態(tài)
有時我們常常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在有的班上課心情舒暢、揮灑自如,不時會有靈感閃現(xiàn),而在有的班上課情緒低落,疲于應付,尷尬場面不斷,以至于對前者每每想去,對后者則時時不愿關顧。原因其實很簡單:班級不同。有的班級學生基礎好,學習主動性強;有的班級學生基礎差,缺乏主動性,紀律松散。班級個性也不同:有的班級活躍,有的班級沉穩(wěn)。另外,教師的性格及講課風格也不同。有的熱情奔放,有的和風細雨,個性、程度不同的班級很難適應每個教師?!豆盘m經(jīng)》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先知穆罕默德一次率眾門徒在外,先知指著前面一座山說:“我能讓前面的山到我跟前來?!钡^了很久,山仍然紋絲不動。于是,先知說:“既然山不到我跟前來,那么我就到山跟前去?!鄙讲贿^來,我就過去。既然我們上課的班級、學生是固定不變的,那我們?yōu)槭裁床桓鶕?jù)班級、學生的情況不斷調(diào)整心態(tài)去適應不同的對象呢?
六、明確課程目標,端正上課動機
端正教師的上課動機是課前做好心理準備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教師上課動機的性質(zhì)不同,往往會隨著課堂氣氛的轉(zhuǎn)變而引起不同的情緒變化。具體表現(xiàn):具有崇高責任感的教師,當課堂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時,便會激起義務感、責任感、榮譽感等,向困難挑戰(zhàn);具有狹隘個人動機的教師,當一堂課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很可能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向困難屈服。越具有崇高責任感的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動機就越強烈,越能形成良好的課前心理準備狀態(tài)。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以個人動機為主導,為上好一堂課,不顧學生的感受,均以個人得失為重,其上課能力便不能充分發(fā)揮。因此,課前教師要擺正上課動機與個人動機、主導動機與附帶動機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教師要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質(zhì)和知識水平,虛懷若谷、和藹可親,善待學生,始終將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展示給學生。只有這樣,在塑造自我形象的同時塑造學生,才不愧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丁新勝.心理素質(zhì)養(yǎng)成與訓練[M].河南大學出版社,2007.
[2] 楊倩. 高中物理教師如何提高教學效果[J]. 未來英才,2015(2).
[責任編輯 房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