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馨妍 彭慧瓊
摘 要 馬克思與恩格斯致力于尋求一個有利于大眾的、共同幸福的、具有歷史性與現(xiàn)實性、體現(xiàn)全體人民意志的社會主義思想??紤]到各種社會主義思想流派在無產階級以及整個歐洲大陸的巨大影響,“共產主義”對于工人階級來說容易理解且不用重新加以宣傳,總而言之, “共產主義”對馬克思和恩格斯來說是不得已而又不得不的唯一選擇。
關鍵詞 社會主義 共產主義 馬克思恩格斯 唯一選擇
中圖分類號:A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3.070
Communism: The only Choice of Marx and Engels
DING Xinyan, PENG Huiqiong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0)
Abstract Marx and Engels are committed to a beneficial to the public and common happiness, with history and reality, reflect the will of all the people of socialist ideology.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schools of socialist thought in the proletariat and across the continent of great influence, "communism" for the working clas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does not need to be publicized. In a word, "communism" of Marx and Engels is had and had the only choice.
Key words socialist; communism; Marx and Engels; only choice
眾所周知,“共產主義”一詞并非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創(chuàng)。19世紀早期歐洲存在著諸多社會主義流派,共產主義運動也此起彼伏,但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解一開始就不同于這些流派。為什么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摒棄“社會主義”,采用“共產主義”,后來雖然自稱“科學社會主義”,仍然沒有廢用“共產主義”?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什么情況下采用“共產主義”這個名詞的,又怎樣把他們的共產主義思想與當時流行的共產主義和社會流派區(qū)別開來的?隨著新文獻的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逐漸清晰。
1 社會主義:十九世紀歐洲的流行思潮
18世紀的歐洲處于震蕩狀態(tài),直到19世紀,西歐各國相繼完成資本主義革命,進入資本主義的高速發(fā)展時期,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得到迅猛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財富更是增長快速,但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更是層出不窮,資本家為了賺取更多的社會財富,對工人階級的壓榨更為明顯,資本與國家相結合形成國家資本主義,整個社會都處于資本主義的鏈條中,資本不斷循環(huán)增殖,同時,國家資本主義對雇傭工人進行無限的壓榨,資本主義自身的危機也逐漸顯現(xiàn)。馬克思曾寫道:“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機之后才有可能”。①經濟危機造成社會經濟的蕭條,雇傭工人不僅物質生活水平處于危險的邊緣而且精神生活極度匱乏,工作環(huán)境更是極為糟糕。工人階級需要解放自己窘迫狀況的理論武器,來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人們渴望過上美好社會的生活,處于疾苦中的人們發(fā)出深邃的吶喊,“共產主義”的愿望就成為了人們對美好未來生活的向往,社會主義思想就是在這樣的社會狀況下萌發(fā)、層出不窮的涌現(xiàn)。
隨著資產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資產階級意識到資產階級存在的矛盾與問題,因此,在資產階級內部出現(xiàn)了想要醫(yī)治資產階級弊病的資產階級性質的社會主義思想,以求改變資產階級的困窘局面,他們以“博愛”、“人道”、“慈善”的口號等思想來改良資本主義,在馬克思看來,這種社會主義擁有自己完整的改良體系,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就是例證。他們反對工人階級進行一切階級斗爭與工人運動,用政治改革不能改變現(xiàn)狀來游說工人,馬克思一語道破說“這是一種行政上的改良”。②與此同時,社會主義思潮中也出現(xiàn)了空想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無產階級意識到資產階級的壓迫與剝削,十分想擁有完整的、科學的社會主義思想指導自己的政治運動與革命,但是由于當時工人階級自身條件的限制以及社會條件的限制,無產階級思想家提出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偏離社會實際,把社會主義學說淪落到空想的境地,出現(xiàn)了“平均主義”、“普遍的禁欲主義” 等思想,雖然這些思想有種種的不成熟,但在工人階級乃至在整個社會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圣西門、歐文、傅里葉等都是空想社會主義的代表,他們的思想在整個歐洲社會傳播極快、影響極大。他們深知無產階級遭受的苦難,主張建立一種體系來改造社會狀況,反對一切形式的階級斗爭與政治運動。但是,這種空想社會主義思想還是包含著批判性的,它批判資產階級的剝削與壓迫,得出很多積極的結論,反對資本的私人占有,廢除私有制等等,這與工人階級渴望的社會十分吻合,對于工人階級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在社會現(xiàn)實與科技革命的壓力下,社會主義思想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無政府主義的社會主義、改良主義的社會主義都不同程度的論證了社會主義思想的某一個或者幾個方面。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科學社會主義也在社會主義大浪潮中孕育而生,他們有力的批駁了其他學派的弱點與缺陷,著力于追求構建可實現(xiàn)的人類的未來社會。
2 馬克思和恩格斯為什么選擇了共產主義?
當時的歐洲一切舊勢力,把一切不符合他們期望的激進派政黨都稱為共產黨,共產主義在歐洲社會有很大的影響力,是一種不可小覷的公認勢力,因此,真正的共產黨應該公開的、準確的說明自己的觀點,共產主義不是一種神話。③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思想是動態(tài)的、變化的、逐漸走向成熟的思想學說。圣西門、傅里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出現(xiàn)了“社會主義”一詞,19世紀早期在工人運動中出現(xiàn)的“共產主義”主要是指當時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而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共產主義”既吸收了早期的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粹,又明顯區(qū)別于具有空想內涵的“共產主義”思想,他們的“共產主義”思想一方面吸取前人社會主義思想中的優(yōu)秀成分,擯棄背離社會現(xiàn)實的空想,緊貼現(xiàn)實世界的發(fā)展脈搏,具有強烈的社會現(xiàn)實性;另一方面結合理性思維,兩方面結合共同締造出真正的“共產主義”思想。
2.1 馬克思恩格斯考慮到“共產主義”擁有強大的群眾基礎,進而指導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
19世紀40年前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已成為西歐有重大影響的反資本主義政治思潮。恩格斯曾經在信中寫道,曼徹斯特的共產主義協(xié)會有8000人公開加入該組織并且繳納會費, 曼徹斯特贊同共產主義者協(xié)會關于所有制主張的各勞動階級有一半左右,這并沒有夸張。④可以看出,當時共產主義所主張的所有制思想在城市各勞動階級中的巨大影響力。恩格斯也在曼徹斯特看到,共產主義集會的大廳每個星期日都擠滿了人,人們唱著共產主義的歌曲,聽著關于共產主義的報告,演講者不拘禮節(jié)、風趣幽默的發(fā)表自己的言論。⑤共產主義者所宣傳的思想深受工人階級的關注與喜愛,在勞動階級心目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輝哥黨執(zhí)政時期,共產主義者已經很強大了,輝哥黨也拿他們沒辦法,同時,共產主義者也獲得了有關的議會法令。⑥在這個時候共產主義者已經不再弱小與無力,逐漸羽翼豐滿。恩格斯在《大陸上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中描寫了當時的共產主義者的狀況,法國(不包括具有空想主義的傅里葉派和社會改革派)擁有50多萬共產主義者;瑞士隨處可見共產主義聯(lián)合會,而且這些聯(lián)合會在意大利等國都有自己的代表。⑦在19世紀40年代,共產主義擁有了深厚的群眾基礎,傳播的范圍也比較廣泛。
《關于共產主義者同盟的歷史》中,恩格斯描述了到19世紀40年代的革命者和工人階級對共產主義所持有的觀點,在“平等”原則的指引下,實現(xiàn)財產共有。當時的德國、法國乃至整個歐洲對共產主義的理解偏向于平均共產主義,沙佩爾、鮑威爾以及莫爾的積極革命精神,為共產主義宣傳、發(fā)展作出的貢獻,這一點是值得贊賞的,并且他們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啟發(fā)了恩格斯的哲學思想,但是恩格斯堅決反對他們這種“狹隘平均的共產主義”⑧“共產主義”一方面“共產主義”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經過各流派共產主義思想的洗禮,工人階級對“共產主義”并不陌生,甚至很樂于吸取“共產主義”思想,馬克思和恩格斯可以減少工人階級對自己社會學說的排斥感,更容易被接受和傳播。另一方面可以使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思想脫穎而出,馬克思與恩格斯在現(xiàn)實與理性的基礎上批判各流派社會主義思想存在的不足與問題,來說明自己“共產主義”學說的科學性與真理性??傊R克思選擇“共產主義”一詞可以使自己的學說更易理解與傳播。
恩格斯在德法年鑒上看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受到極大鼓舞,因為他們的思想觀點顯示出了驚人的一致性,恩格斯總結馬克思在德法年鑒上的主要觀點是:“決不是國家制約和決定市民社會,而是市民社會制約和決定國家,因而應該從經濟關系及其發(fā)展中來解釋政治及其歷史, 而不是相反?!雹崴麄儍扇艘晕ㄎ镏髁x觀點為基礎,共同研究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共產主義理論與歷史理論相聯(lián)系,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爭取自身的解放,擺脫一切壓迫階級,階級斗爭是無產階級的武器,“共產主義現(xiàn)在已不再意味著憑空設想一種盡可能完善的社會理想,而是意味著深入理解無產階級所進行的斗爭的性質、條件以及由此產生的一般目的。”⑩馬克思與恩格斯把共產主義拉回現(xiàn)實,與實際想相結合,共產主義再也不是空想了。
2.2 馬克思恩格斯看到共產主義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共產主義理論體系需要從稚嫩走向成熟,這正是馬克思恩格斯要做的事情
在德國,魏特琳創(chuàng)辦了共產主義聯(lián)合會,這個聯(lián)合會不斷把魏特琳的觀點綜合成一種“完整的共產主義體系”,魏特琳被看作“共產黨的領導者”,共產主義是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狀況的基礎上得出結論。豘英國國內的貧困以及道德的淪喪加劇社會的矛盾,英國人通過實踐達到共產主義學說,法國則通過政治的形式達到共產主義學說,德國人則通過哲學成為共產主義者。豙由于歷史條件、社會狀況的限制,以圣西門、傅里葉、歐文為代表的一批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沒有意識到工人階級進行暴力斗爭的必要性。這樣的共產主義顯然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所不能贊同的,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是全世界無產階級聯(lián)合反對資產階級的壓迫,他們的“共產主義”在批判與總結舊社會主義思想的不足中成長與發(fā)展。
恩格斯贊揚過蒲魯東思想體現(xiàn)出的某些共產主義思想,比如對私有財產的態(tài)度,但最終還是和馬克思一起指出了他思想觀點中的嚴重缺陷。豛馬克思指出蒲魯東沒有把政治經濟學與“現(xiàn)實形態(tài)”豜聯(lián)系起來。另一個對蒲魯東更重要的指責是,他先驗的設想改革社會的道路,并沒有與社會現(xiàn)實結合起來。馬克思不僅批判了蒲魯東的價值觀,也指責他在分析分工、競爭以及所有權的問題上存在問題。豝馬克思認為蒲魯東主義缺乏對人類歷史、人類文明發(fā)展脈絡、社會現(xiàn)實的了解,而馬克思和恩格斯對社會主義的解讀則是用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觀點,以剩余價值理論和唯物價值觀作為兩大支撐,進行科學研究的論述。當時西歐改良主義思想盛行,他們渴望用和平漸進的方式實現(xiàn)自身的自由,過渡到社會主義,進行議會斗爭,在不觸動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前提下,有效的解決農民問題,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好的改良方案上,不進行革命斗爭。費邊主義更是改良主義的代表,他們堅決反對社會革命,在資本主義范圍內立法,把某些企業(yè)改成社會主義性質,反對階級斗爭。
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中,表明當時法國存在的社會主義思想家,更多的注重理性,從思辨的角度考察社會,從而忽略對現(xiàn)實社會的思索,一味的求助理性,理性高于一切,而不能縱觀社會的全貌。德國哲學在黑格爾哲學體系中完成,但是黑格爾體系顛倒了觀念與現(xiàn)實,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對立。馬克思通過剩余價值理論與唯物史觀,使社會主義思想從此走向現(xiàn)實與科學的道路,讓人們看清了資產階級的秘密。無產階級勞動的異化,資產階級對無產階級無盡的壓榨,使人們撥開迷霧,看清自身的處境,進而爭取個人自由,為人類解放進行革命斗爭。恩格斯主張無產階級通過斗爭取得勝利,取得國家政權,一切生產資料歸于勞動者共同享有,隨著國家逐漸消亡,人們生活在一個個性自由、生活富足、精神境界極高的社會里。恩格斯的社會主義思想滲透著理性與現(xiàn)實,并且遵守歷史規(guī)律與人類的本質,這種社會主義理論處處顯示他論證社會思想的嚴謹性?!肮伯a主義”更符合恩格斯主張的社會思想,具有現(xiàn)實的意義、理論的基礎。
馬克思批判空想社會主義中空想的、不切實際的部分,吸收空想社會主義中關于未來社會的一些積極因素。反對無產階級用空想的東西對抗資產階級的壓迫,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所以,馬克思一方面吸收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合理成分,另一方面猛烈的抨擊這種思想中的幻想內容。共產主義作為一種完備的哲學學說,一種理論體系,也是馬克思恩格斯的第一和必然選擇。
2.3 馬克思恩格斯看到共產主義所指代的真正未來社會制度
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闡述了把自己的理論學說稱為“共產主義”的理由。不能把《宣言》稱為“社會主義宣言”,因為1847年的社會主義是指兩種人,一種是信仰空想社會主義的人,尤其是歐文派和傅里葉派的空想社會主義最具代表性,這兩種脫離實際的學派逐漸縮小走向滅亡,另一種人是“社會庸醫(yī)”,也就是所謂的社會改良派。豞結合1847年的社會狀況,社會主義在社會中盛行,它是指資產階級的運動,而共產主義則是指工人的運動,馬克思恩格斯信奉“工人階級的解放應當是工人階級的事情”,因此他們毫無疑問的選擇了“共產主義”這個名稱,也沒想過重新修改這個名稱。豟共產主義制度是一種與現(xiàn)實緊密聯(lián)系的制度,經濟生產為其提供物質基礎,人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從事生產、交往,人是主體。生產力的每一個發(fā)展過程、發(fā)展階段,既是相互獨立的,又是密切相關的,但它的發(fā)展是相當緩慢的。人民想要取得實質性的勝利,反對壓迫者,必須進行真實集體聯(lián)合,個人不是陷入集體聯(lián)合的魔咒,而是從集體聯(lián)合中獲得個人的自由與發(fā)展。對于無產階級來說,個人力量是極其微弱的,只有通過聯(lián)合,使他們獲得強大的集體力量,爭取自由與解放,掙脫資產階級的桎枯,推翻國家統(tǒng)治,為自己的個性發(fā)展鋪平道路。共產主義所講述的集體聯(lián)合,不是虛幻的集體,而是真實的,可以依賴的集體,為無產階級自身個性解放而存在的集體,通過集體來達到個性自由與發(fā)展,而不是集體束縛個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張的真實的“集體”聯(lián)合思想,只有“共產主義”一詞可以契合,也只有“共產主義”可以完美的表述。
各種共產主義思想的局限性無法給予無產階級正確的指導,馬克思和恩格斯期望自己的“共產主義”突破這種局限性,希望自己的“共產主義”比其他共產主義主義思想有更多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更好的指導工人階級進行階級斗爭。我們看到,馬克思和恩格斯選擇“共產主義”作為其理論學說的名稱,既有歷史現(xiàn)實的原因,也有理論升華的考量。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共產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一選擇。
3 共產主義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學說?
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紛繁的共產主義思想相互碰撞,資本主義危機頻發(fā),人民生活困苦,馬克思恩格斯在這樣的背景下選擇共產主義,他們兩人考察社會實踐,運用理性思維,賦予共產主義全新的意義。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有三層內涵:其一,它是指無產階級的革命運動,反抗資本主義的剝削與壓迫,爭取自身的獨立和解放。其二,它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馬克思恩格斯用哲學的眼光,理性的思維,結合對社會實踐的考察,使其成為了完整的理論體系。其三,它是一種代替資本主義的未來社會制度。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學說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理論。無論是反動的社會主義,還是保守的或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又或者是批判的社會主義都不能使社會趨向于穩(wěn)定、人們獲得幸福,豠只有代表著工人階級利益的共產黨人聯(lián)合起來抵抗資產階級等一切壓迫階級,人們才能走向幸福與富足,他們的目的不是單單解放自身而是解放整個全人類。
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共產主義思想,使無產階級了解自己的歷史使命,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是敵對的兩大階級,前者是壓迫者,后者是被壓迫者,后者要想取得自身的自由與解放,必須掙脫資產階級的壓迫與束縛,在共產黨人的領導下聯(lián)合起來進行革命斗爭,取得革命的勝利。馬克思與恩格斯主張的共產主義是一個沒有壓迫與剝削、平等自由、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極大豐富的社會,人們個性得到解放,勞動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馬克思與恩格斯選擇的共產主義更體現(xiàn)人的本質,共產主義的名字也已在他們的時代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更是深入工人階級的人心,同時,馬克思與恩格斯把自己的共產主義思想與其他思想學派的社會主義以及粗陋的共產主義思想進行區(qū)分,論證了他們共產主義的科學性與前瞻性,使自己的共產主義理論更具特色與影響力。因此馬克思與恩格斯選擇“共產主義”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來說都是唯一的最好選擇。
注釋
①②③豞豟豠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8,293-294,298-299,300,271,264,264,305.
④⑤⑥⑦豘豙豛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433,435,436,474,474,475,483,295,297.
⑧⑨⑩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8, 232,232.
豜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4.
豝 埃克·考普夫.走向馬克思《資本論》.范暢,譯.政治經濟學評論,2015(5):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