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明
【摘要】伴隨時代的發(fā)展以及教學形式的改革,當今社會對應屆畢業(yè)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以致實驗在生物課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生實踐以及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探究我們生活各種問題的興趣。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實驗教學時會遇到諸多問題,本文便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以及我們遇到問題時可使用哪些教學方法進行解決提出一些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 實驗教學 問題 解決方法
高中生物的教學與高中語文、政治等理論性學科教學有著較大的區(qū)別,高中生物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向學生講授理論性的知識,更應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應用于實驗中。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部分學校秉承著為高考而教學的目的,在高中生物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兩者之間,注重理論教育而忽略實踐教學,導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其薄弱。
一、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雖在在新課標改革下,部分教師逐漸將實驗教學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但無論是教師本身或者是學生,都存在諸多問題。
(一)教師觀念傳統(tǒng)
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現如今仍有許多教師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不予重視,認為實驗教學費時費力,不如利用時間多教授學生理論性知識。教師秉承著這種觀念,仍應用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壓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靈活性,導致實驗教學時教師的課堂效率非常低。
(二)教師個人能力有限
教師在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中既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亦不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對實驗過程的設計,實驗的操作步驟以及對實驗結果的分析缺乏專業(yè)性的知識。面對新課改革,學生實驗課的增多,教師自身能力達不到實驗教學時對教學能力的需求。大部分學校由于學校條件的限制,在學生進行實驗課時,整個實驗室沒有專門的實驗員進行引導,教師即承擔講授理論知識,操作步驟的任務,又身負輔導學生進行實驗,解決學生實驗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的責任。在一個班四十五十個學生同時進行實驗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會顧此失彼,不能滿足全班學生的需求。
(三)實驗設備的缺乏
我國百分之六十的學校,特別是農村的學校,因為學校資金限制,對實驗室各種設備采購種類不齊全,數量較少,以及有些學校,設備較老,容易出現故障。這為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以及學生進行實驗時制造了極大的阻礙。一個班級的學生因此不能每個人對設備進行操作,嚴重降低了課堂效率。
(四)學生興趣不高、自主實踐能力薄弱
我國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便是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弱。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往往會教授學生對實驗主題在實驗過程中應如何操作,教材中也會有相應步驟。詳細的實驗步驟可以正確引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實驗教學時的課堂效率,但相應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大部分學生會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進行實驗操作,而不會去進行思考,尋求其他實驗方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生物產生免疫力,面對課堂缺少了對生物興趣,只是帶著學習的目的去學習,而不是因為喜愛去學習。
二、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可使用的教學方法
面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可以有哪些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呢?在實驗教學課堂中我們又可使用哪些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提高課堂效率呢?下面就我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意見。
(一)完善教師自身能力
在新課改對教學模式的改革下,我們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不斷提升自身對實驗的實踐能力以及個人素養(yǎng)。教師應利用課余時間多學習與高中生物實驗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或者向學校有經驗的教師請教。根據請教的經驗以及自己學習的專業(yè)知識,進行綜合總結,取長補短,在不斷的探索中創(chuàng)作出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模式,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去不斷的創(chuàng)新,不斷的完善。
(二)向上級申請資金完善實驗設備
實驗設備是教師英語實驗教學的基礎,學生進行實驗需要完善的實驗設備進行支持。教師可以通過向學校,學校向上級教育局申請的模式申請教育基金,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實驗設備,為學生進行實驗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讓每一位學生都可進行實踐操作,在實驗過程中不斷的提升自己,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進行小組協作學習
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可將班上同學分為幾個小組,讓小組中成員對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在討論的過程中,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以及增加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學生之間進行協作性學習,分組討論,可以消弭傳統(tǒng)政治課堂中課堂沉悶的現象,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格局知識點對案例進行分析并解決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如進行“探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這一實驗時,通過小組的討論,可以是學生進行實驗的方式多樣化,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四)實驗內容聯系生活
教師在設計實驗內容時,可以選擇與學生生活相關的題材作為實驗主題,讓學生對生物產生親切感以及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選修I:生活技術實踐”時,可以安排一些“腐乳的制作”“果酒、果醋的制作”等于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驗。
結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也應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學習,了解學生生活,跟據時代的發(fā)展以及學生各方面的心理特征,創(chuàng)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不斷地完善實驗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杰.王文彥.教學改革中多媒體教學應用的探索[D]. 中國西部科技,2010,(27).
[2]丁玲.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傳統(tǒng)實驗和數字化實驗優(yōu)化整合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
[3]楊辰.南京雨花臺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方法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