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海霞
摘 要:新課程標準提出:讓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的目標,即促進學生積累豐富的幾何活動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形象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fā),遵循形象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讓學生經歷從空間知覺到空間表象再到空間想象的過程,最終內化成學生解決問題的空間能力。為實現(xiàn)上述目標,電子白板的“交互性”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交互式電子白板 空間觀念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3(b)-0132-02
新課標對“空間觀念”進行了如下闡述:“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jù)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jù)幾何圖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想象出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描述圖形的運動和變化;依據(jù)語言的描述畫出圖形等?!?/p>
顯然,新課標要求教師幫助學生在所學幾何形體的現(xiàn)實原型、幾何圖形與它們的名稱、特征之間建立起一種內在的聯(lián)系。如何建立這樣內在的聯(lián)系,在新課標中出現(xiàn)較多的字眼是:“觀察”“感知”“操作”等。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大量鮮活、生動的教學資源,并創(chuàng)造更加和諧民主的互動教學環(huán)境。交互式電子白板以其直觀性和互動,日益改變著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下面,筆者就課堂中如何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進行闡述。
1 多樣的教學資源,豐富學生的空間知覺
空間知覺是指關于物體或圖形的形狀、大小及距離、方位等位置關系的知覺。大量獲取空間知覺是學生形成空間觀念的基礎。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在課堂中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物體原型和幾何圖形,讓學生在觀察、感知中豐富自己的空間知覺。以往的教學輔助工具給出的教學資源比較單一,而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使學生學習的內容圖、文、聲并茂,動感逼真、形象直觀地展現(xiàn),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信息。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正方體的認識》時,筆者首先用白板出示一個長方體,然后,讓學生分組合作制作長方體框架,部分小組很快完成。
師:你們能告訴大家為什么你們小組制作的這么快嗎?
生:我們先挑選出相同長度的4條棱,然后再進行組合制作。
在制作之前,教師先用白板出示一個長方體,并思考一個問題:“怎樣選擇小棒,制作長方體框架的速度會更快呢?”這樣的問題,把重點放在了怎樣選擇小棒上,而不是簡單地制作出一個長方體框架。既復習了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這一知識點,又應用了相對棱長度相等這一知識點去解決問題,操作時看著長方體圖,使操作不盲目、不茫然,更富有空間知覺。
一個好的媒體可以給予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長、寬、高的理解也是該節(jié)課的難點,是直接告訴學生什么叫長、寬、高,還是讓學生在操作想象中去感悟長、寬、高的意義呢?通過“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哪幾條棱,才能保證讓我們還能想象出這個長方體的大小”“還能再拿掉一條棱嗎?為什么”這樣,使學生的想象更有方向、更有層次、更加深刻。
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時,筆者用白板出示一個正方體,然后,引導學生利用類比的方法,探索正方體的體積公式,進行有序思考,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1)看一看,每排的個數(shù)、每層的層數(shù),與長、寬、高有什么關系?
(2)想一想,長、寬、高的數(shù)字與體積的數(shù)字的關系?
(3)把計算結果與記錄表中的體積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體積= 。
這樣,媒體可以給予學生廣闊的想象空間,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 直觀的操作性能,積累學生的空間表象
學生僅有直觀的空間知覺還遠遠不夠,必須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進行比較和分析,積累空間表象。學生只有在頭腦中建立了正確而豐富的表象,對知識的理解才會產生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過程,空間觀念的發(fā)展才能落到實處。
交互式白板技術的運用可以賦予抽象的知識以直接、具體的形象,在不斷變化活動的場景中動態(tài)地顯示出事物演變的過程。這些豐富的感知材料能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有助于學生把握空間知識的本質屬性。
例如:研究“把一個平面圖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積的變化規(guī)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白板出示新海小學的校園平面圖,從圖中選擇一棟建筑或一處設施,測量并算出它的實際占地面積。
引導學生運用規(guī)律,由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求出圖上面積與實際面積的比。
兩種方法:(1)先測量出某建筑或設施的相關圖上距離,再計算出圖上面積,最后運用面積變化規(guī)律算出該建筑或設施的實際占地面積?(2)先測量出某建筑或設施的相關圖上距離,再根據(jù)相關圖上距離求出相應的實際距離,最后求出實際面積。
這樣,直觀的操作,積累了學生的空間表象。
3 便捷的交互功能,激發(fā)學生的空間想象
空間想象是指從實物的形狀想象出幾何圖形,并能認識幾何圖形內在結構和特征,以及進行新的重組和再造。這種“空間想象”是在豐富的“空間表象”的基礎上經過概括、加工形成。學生有了豐富的“空間表象”后如何激發(fā)他們的“空間想象”呢?筆者認為“空間想象”需要在大量的實際操作中培養(yǎng),讓學生在操作中經歷觀察、歸納、類比、猜測、轉換等一系列心理活動。而電子白板中大量便捷的交互功能正好適應了這種學習的需要。例如:其強大的圖形處理能力和數(shù)學工具都給學習提供了很好地幫助。
例如,在教學《長方體的體積》時,(1)白板出示:一個長4 cm、寬3 cm、高2 cm的長方體,求它的體積。
討論:如何驗證它的體積就是24 cm3呢?
(2)同學們真了不起,通過“大膽猜想—實驗探究—科學驗證”這種學習方法,總結出了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3)如果長方體體積用y表示,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高用h表示,那么,長方體的體積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學生通過電子白板的形象演繹,以及動手參與,充其各種感官協(xié)同作用,這樣不僅弄清了知識之間的來龍去脈,理解了幾何圖形的概念,同時也掌握了不同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4 交互式電子白板有效促進課堂互動空間
在傳統(tǒng)的多媒體教學中,交互式往往更注重教師和課件之間的交互,也就是教師控制教學流程,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順序進行授課。這種教學中給學生的交互空間較小,所以,很多時候教師還需要實物投影來加強這種師生互動。應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教學,可以有效地實現(xiàn)學生和教學內容之間的互動,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比如:《植樹問題》一課在教學“間隔數(shù)”和“間隔長度”概念的時候,借助直尺工具,讓學生在白板上擺一擺,思考怎樣擺才能使間隔長度相等。學生的興趣被激起,都躍躍欲試要參與到互動活動中來,學生在思考擺的方法的同時,加深了對問隔數(shù)和間隔長度的概念的理解,就能夠準確拖動小樹,使間隔長度相等了。這樣不僅有效促進了課堂互動,同時在學生動腦想、動手做的過程中對教學的重點概念有了清晰地理解和認識,使教學重點得以突破。
綜上所述,要落實課標中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目標,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思維,教師應注重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觀察中豐富空間知覺,在比較和分析中積累空間表象,在操作和探究中激發(fā)空間想象,在練習中升華空間能力。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的發(fā)展和運用,為課堂中實現(xiàn)上述目標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曹培英.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教學研究[M].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04.
[2] 王光明,范文貴.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 曹培英.“數(shù)學課程標準”核心詞的解讀——空間觀念 [J].小學數(shù)學教師,2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