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正寶
摘 要:思維導圖,又稱腦力激蕩圖。它運用文圖并重的方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相接的圖形表現出來,利用閱讀,記憶,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對知識進行歸納思考,它是一種復習中里程碑性的思維工具。高三沖刺階段,地理科目的復習計劃該如何進展才能最有效化。本文對思維導圖在高三地理復習運用方面的一些探究和嘗試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中地理 思維導圖 復習方法
高中地理課程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部分,涉及多方面的知識,因此高中學生感到學習地理時容易理解,但卻還是有些雜亂無章,頭緒不清。實際做復習題時常常顧此失彼,一做就錯,老師一講解也能忽然大悟。主要原因還是學生的知識存儲過于生疏、不夠扎實,沒有理清各節(jié)知識之間的內在邏關系,腦海中也沒有建構形成知識的記憶網。而高中地理知識,只要掌握住了整體體系,就可以加深對重點知識的理解,稍有難度知識點也會迎刃而解,思維導圖作為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復習工具,如果能在教學中合理使用,必然能很好的對知識進行梳理,拓展延伸,有效復習體系中的重難點,可以說是進行高效復習的方法之一。
一、要對地理知識進行整合梳理
進行復習時,如果只讓學生一味的死記硬背,效果并不會很好,知識點間的邏輯關系沒有梳理,不能將零散的知識進行銜接,無法建立一個有價值有效率的知識復習網。單純的依靠機械記憶進行梳理整合的效果是極低效的。有效地復習應該是腦手并用,而思維導圖恰好滿足了這類條件。思維導圖的突出的特點是發(fā)散性,善于發(fā)現核心問題,由中心向外分出了多個分支,每個分支也再不斷向外延伸,最終形成一條條脈絡清晰的復習線索。
如必修一第二章《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性》這一節(jié),地質作用、外力作用、內力作用、地形對人類的影響,4個概念作為核心,圍繞這幾個點進行知識的梳理,這樣既突出了主干知識點,也形成4個相對獨立的知識板塊,這就是利用思維導圖清晰的展示出本章的脈絡體系,各事物間的聯系也一目了然,復習也變得更系統(tǒng)化。
二、進行地理知識的記憶鞏固
思維導圖的方便這處,就是可以將一節(jié)知識濃縮在一張圖中,內容簡要,層次清晰。在每節(jié)結束或單元結束后,讓學生畫一張完整詳細的思維導圖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整合,到了階段性復習時,就需要將本節(jié)的知識用思維導圖重新在默畫一遍,將記憶中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標記,將印象較淺的地方畫出大概并寫上關鍵詞,將模糊的地方留出位置。然后,與原圖進行對比,補全模糊的地方,讓學生有效的進行知識結構的查漏補缺。
三、讓地理思維得到升華
思維導圖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先建構基礎的知識結構,進而隨意拓展對各事物間的聯系進行拓展,運用不同形式如顏色和曲線,圖形、符號、來描述人對事物的看法和感想。另外,通過各種內在的聯系,由一個中心概念不斷的向外延伸發(fā)散。這種概念所屬概念關系,性質、特征、特點等要素屬性聯結關系。在復習中進行直觀類比、區(qū)域類比等類比聯結關系,將變式發(fā)散、變意發(fā)散這種表里聯結關系組織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知識點通過多種聯結關系可以不斷向外發(fā)散到多個知識點。
課堂教學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使用思維導圖。導入新課時,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作為先行講解對象,從而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復習課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思維導圖還可以作為本節(jié)復習課最直觀的脈絡,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所學知識以及內容,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能力;思維導圖可以作為本節(jié)課的歸納和總結,從而形成完整的復習體系。
四、通過思維導圖能解決的問題
在的高三地理復習教學實踐中,有許多問題,令人困惑,雖然也嘗試各種方式解決,但效果并不顯著:
1.很多同學,尤其是女同學對熟悉的問題能解決,但對類似新問題不知如何思考,缺乏知識遷移理解能力。
2.講過即忘,對很多概念模糊不清,沒有有效的進行認知,這讓無疑讓寶貴的復習時間大打折扣
3.面對高三階段的學習任務,有些同學對地理學習產生了厭惡情緒,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作業(yè)不認真做或抄襲作業(yè)。
上述現象的產生,究其原因,本人認為是高中地理知識面多,涉及內容廣,許多學生感到地理知識零散繁雜,他們自己很難理清地理知識間的線索以及它們內在的聯系。因此,他們只能將地理知識雜亂無章地堆放在頭腦中,不會加以應用。由于缺乏應有的組織復習,學習的知識以無序的狀態(tài)儲存在大腦中,時間長了就會遺忘。我一直在思考一種教學方法能把地理學知識組織起來,在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同時,也提高學生學習地理效率,進而培養(yǎng)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通過多方收集各種資料并進行研究分析,本人認為構建思維導圖,就是提高高三地理復習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它對以上的很多問題都能作出改觀,讓地理復習提高一個層次。
總結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為順應課改要求重新定位教學立足點應是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前景,老師應作為學生的指路人,在復習中應運用正確有效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理順知識內在的邏輯關系、優(yōu)化整合學習內容,并靈活有效的解決實際問題。思維導圖作為表征發(fā)散性思維知識的視覺工具,能夠很好的完成以上要求,將不同級別的主題用層次分明的圖形表現出來,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問題。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發(fā)散性思維,促使學生的記憶和內化,建構知識體系。而且繪制方法非常簡單,操作性強,繪制過程充滿想象性,開動腦筋,在幫助學生進行知識信息的整理,提升思維能力的同時,也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聯想與創(chuàng)新力,應用于高三地理復習中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