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娟
【教材地位】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五級下冊第五單元信息窗2的內容。它是在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約分、通分的基礎上進行的。又是進一步學習分數加減四則混合運算的基礎,在分數計算知識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分數知識的學習歷來是小學數學的難點,也是學生由直觀思維走向抽象思維的重要一步。基于此,必須深刻理解加減法運算的算理本質,即:只有相同的計數單位才可以進行加、減法運算。
【教學目標】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筆者對教材的理解,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初步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熟練進行計算。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畫一畫,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動,讓學生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從中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難點】筆者認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是突破算理的理解。
【教法】為有效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筆者遵循教研室提出的“學為主,教為導,疑為軸,動為線”的理念,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情境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方式進行。
【學法】為充分體現(xiàn)“自主學習,愉悅課堂”的教學理念,我將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經歷在探究中質疑,釋疑,從而訓練思維,高效學習。
【教學過程】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教學:1.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2.合作探究,解決問題;3.鞏固練習,應用問題;4.總結反思,提升問題;5.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筆者先播放幾段霧霾天氣視頻,并提問:關于霧霾,你想說什么?學生可能會說,霧霾對人身體健康的危害等。接著筆者出示“膠州市2014年2月空氣質量情況統(tǒng)計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從圖中你了解到那些數學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一個用加法或減法計算的問題嗎?
【從學生熟悉的霧霾天氣入手,一方面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感知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p>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分4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1環(huán)節(jié):合作提問,展示問題
找兩個好朋友合作,一人提問題,一人板貼算式,其他學生當小裁判。筆者根據學生的回答將本節(jié)課重點解決的兩個問題課件出示:
①空氣質量等級為優(yōu)和良的天數一共占全月天數的幾分之幾?
②空氣質量等級為良的天數比輕微污染的天數多占全月天數的幾分之幾?
【這樣設計,給學生提供合作的機會,體驗合作的樂趣,在提問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2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究,掌握算法
主要分三步:
第一步:獨立思考,探究算法
怎樣計算第一個問題,將你的計算方法和過程寫在探究學習卡上。有困難也可以借助學具畫一畫、涂一涂。
第二步:組內交流,碰撞算法
同學們都有自己的想法嗎?請把你的想法和小組內其他同學交流一下。
第三步:組間交流,分析算法
你能將你們小組的做法和全班同學交流一下嗎?
在全班交流環(huán)節(jié),筆者將根據學生的不同方法,分層次進行展示。先展示借助圖形理解算法的方法,再依次展示將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的算法和分數轉化成小數的方法。(板書算法)
展示時要求學生必須講清思路和算法,并引導其他學生質疑發(fā)問。
在這個重點展示環(huán)節(jié),筆者會引導學生互動質疑與講解,如學生會問:你為什么要這樣畫圖?你為什么要先進行通分等。在學生的問題中由展示學生說明理由。讓學生初步明確算理,都是把異分母的分數轉化成同分母的分數,實質上就是統(tǒng)一了計數單位。
在圖示法中,將圖片與分數一一對應起來,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圖形與分數的關系,更好地實現(xiàn)“數形結合”。
最后,筆者引導學生觀察三種方法有什么共同點,讓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都將新知識轉化成了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引出“轉化”的數學思想。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生生互動,讓學生當老師,讓學生提問題,使他們在交流中質疑,釋疑,并滲透了轉化的數學思想?!?/p>
第3環(huán)節(jié):仿例練習,優(yōu)化算法
在學生出現(xiàn)了多種算法之后,筆者隨機板書 這個算式,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學生自然而然地發(fā)現(xiàn),化成小數有一定的局限性,而畫圖又比較麻煩,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的加法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法再計算更簡便。
【這一步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算法在解決某些問題時存在著局限性,從而實現(xiàn)算法的優(yōu)化?!?/p>
第4個環(huán)節(jié):巧用遷移,總結算法
第一個問題解決了,能獨立解決第二個問題嗎?有了加法扎實的研究基礎,學生自然地將算理算法遷移到減法。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算法:(質疑)
這時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分數算式與前面學過的分數加減法有什么不同,從而自然揭示課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接著筆者提問:那怎樣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呢?在組織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歸納總結出計算方法。
【此步有效地做到了算理到算法的過渡?!?/p>
三、鞏固練習,應用問題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看圖填空、判斷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這3道練習題。
【這樣的練習設計既兼顧基礎,又增加變式,還拓展到生活,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收獲,有所提高?!?/p>
四、總結反思,提升問題
引領學生“回頭看”,促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反思”的習慣,從知識、方法、情感上進行反思和提升。
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數學學習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從而親近數學、喜歡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