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俊
【摘要】學生學習語文的一個關鍵因素是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漸進內化”,學生的知識構建需要不斷訓練,不斷鍛煉發(fā)散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 學習 能力
課堂教學的最初目標是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精。以前的課堂都是由教師掌握的,所以學生也就沒有了獨立探究實踐的機會,導致學生整體素質停止不前,現(xiàn)在課堂教學的重心是讓學生多多參加到一些教學活動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活躍的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方式無非是兩種,即想參與和敢參與。本文圍繞初中語文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以及挖掘學生的主體意識展開敘述,發(fā)表以下幾條觀點:
1、精心設計提問,調動學生參與
語文閱讀教學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制定適合的問題,對于學生的理解和鑒賞能力有幫助。教師設計問題,要按照由淺入深的原則,要設計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問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的整體素質可以更上一層樓。
初中語文課文有一些長篇大論的。其內容既包含了審美知識,也包含了科學教育知識。所以在知識性和趣味性方面還是比較的吸引學生的,其中的內容主旨設計符合當代學生閱讀,而且學生還能依據這問出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可以時常開闊自己的思維,讓學生可以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教師設計問題時,要圍繞著文章的主旨,循序漸進,其思想也要一步步的深入。在提問和解答兩個方面,教師一定要一步步的引導學生,讓他們積極的思考文章的中心如內容。當學生從如今的美國青年低沉的情緒與消極的處事態(tài)度,一直探討到中國當代青年的積極向上和努力拼搏的態(tài)度。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就能正確的解決問題了,那么學生對于語文的感知、觀察與思維能力就更進一步了,而且閱讀興趣更加濃厚了,思想教育也會煥然一新的。
2、傳授學習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以前認為老師的職責就是讓學生灌輸學生知識,就像是韓愈說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然而這種方式比較的片面性。想要學生的素質,整體加強,就得在能力方面進行一個完善。所以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視的就是“學”字,讓學生由之前的“學會”變成“會學”,傳授會學的方法,讓學生變成學習的主體。
陶行知先生曾這樣說過“我覺得好的先生不是一味的灌輸學生知識,而是讓學生掌握學知識的方法?!比绾螌W習,是學生最需要學會的。一旦學生知道了有效的學習方法,那么在吸收知識方面也就輕而易舉了,融合貫通,然后由此延伸出去,學生也會一生受用無窮的。
2.1指導學生認真預習。初中閱讀課文很啰嗦,內容比較的虛化,不是很詳細的,而且漢語基礎知識比較的難懂。所以,就學生而言,必須要進行課文的提前預習。假如學生沒有提前預習好文章就硬著頭皮上那肯定是處于很薄弱的位置,學生掌握的都是老師自己所講的,以及老師自己所認為的。在學習中的位置一直處于弱的那一方,所以預習對于學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預習還要結合老師的精心指導作用性更大。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進行預習,讓學生獨立去預習,然后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或是自己不是很理解的地方。其方式就是讓學生對一些比較關鍵的問題進行預習,或是借助課本讓學生預習哪些生詞或是難詞。
2.2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調動學生積極性,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師要完全的尊重學生,實現(xiàn)教學民主性,所以,教師要掌握正確的方式,做好充分的指導,讓學生參加知識的探索活動的興趣全部發(fā)揮出來。所以,要做到以下所講的:(1)先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的參與氛圍,讓學生感到輕松,愉悅,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2)給與一個充分的參與思考時間。(3)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異的參與條件,創(chuàng)造良好的參與機遇,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集體溝通。
2.3培養(yǎng)學生歸納理解。閱讀目的是掌握一些書面信息。所以閱讀不能一味的分析文章中的每次一個詞或是每一個句,而是用最短的時間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再慢慢的去領悟材料內涵。閱讀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去掌握各種類型的閱讀材料的主旨,及時的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大幅度的提高。
3、“先學后教、漸進內化”教學模式的靈活運用
“先學后教,漸進內化”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使學生的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促使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增強,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先,應在課前完成備課任務,做到備教材和教法、備標準和學案、備訓練和手段等“六備”,備課組要統(tǒng)一教學內容個基本訓練,同時確定研究教法、研究學法、研究學案等三種研究方法?!昂蠼獭眲t是對學案的一一落實,教師對于學案的處理方式有兩種:一是上課之前發(fā)給學生,學生應在課前完成,老師在課堂上教,實現(xiàn)課堂任務;二是上課的時候發(fā)放,上課的時候學習,階段性地實現(xiàn)教學任務。其次通過“四個轉變”落實學案,保障“先學后教,漸進內化”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另外,加強訓練才能做好課堂教學效果的鞏固工作。
4、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學習活動的一種內部動力,它可以直接推動學生學習。它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性,以及學生如何努力,學生對某一方面感興趣的原因。在語文學習中學生應該自主學習,從而才能對語文學習產生很大的動力,教師應對學生加以引導。其策略主要是:一是幫助學生確定遠期和近期學習目標。二是聯(lián)系文本和學生的紐帶是教師,教師富有激情的講課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三是給與學生寬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及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四是教師應提出一些富有趣味性、深度、導向性的問題,讓學生對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綜上所述,對學生要進行素質教育,他們是素質教育的傳承者,其任務就是讓學生貫徹這種精神,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創(chuàng)造性更好的發(fā)揮出來,變被為主,將學生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