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維 馬貴國
計算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運用極其廣泛,在小學的數學學習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計算是數學學習的基礎,貫穿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直接關系到他學習數學的興趣、效果和成績?!缎W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yǎng)計算能力,應該要求學生算得正確、迅速,同時還應注意計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靈活性”。計算教學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其他教學內容的學習,抓好計算的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學生往往對計算大多很不感興趣,計算中出現的錯誤也常常歸結于粗心,馬虎等等,學生普遍有輕視的態(tài)度,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往往是教學中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因此,加強計算方面的教學,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我校為了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五步三化教學模式。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按照這種模式來進行摸索探究。五步三化教學模式融激趣質疑、體驗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方式方法于其中,依據“三化”教學理念進行“五步”課堂教學研究,來提高小學生計算水平。
下面是我結合五步三化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淺顯看法。
計算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最多的數學知識,它歷來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做為一線數學教師,我們都能體會到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學習數學的質量。然而,學生在計算方面卻存在很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基本口算不過關
2.學生對計算缺乏興趣、耐心
3.計算方法不熟練
4.計算失誤率較高
學生計算的錯誤,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教者就要探索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方法、技巧、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在計算上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計算的靈活性,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計算課堂教學活起來,促進學校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我結合我校五步三化教學模式融激趣質疑、體驗創(chuàng)新、合作探究這一教學方式方法于其中,依據“三化”教學理念進行“五步”課堂教學研究,來提高小學生計算水平。我認為可采用如下方法:
一、借助情境研究算法
(1)創(chuàng)設具體的生活情境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特點,打開課本,我們就會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景圖所吸引,他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蘊藏在情景圖中,而這些情景圖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觸到的東西,都是學生生活中看得見,用得著,聽得懂,體會得到的,密切了數學與現實的聯(lián)系,如乘車問題、購物問題等等。所以在教學時多為學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興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使數學教學具體、直觀、形象。
(2)創(chuàng)設積極的游戲情境
如在三年級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游戲:請學生用拍手次數表示每人分到的蘋果個數。并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個蘋果,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拍手次數表示每人分到的蘋果個數,學生很快就拍了兩次手。教師接著說現在有一個蘋果,要平均分給小明和小紅,請用拍手次數表示每人分到的蘋果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拍出半下,問他表示什么意思,回答說,因為每人分到半個蘋果,教師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游戲情境,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3)創(chuàng)設有趣的故事情境
童話故事是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兒童最感興趣的學習素材,以童化故事的形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會激活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的共鳴,幫助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順利掌握新的學習內容。
(4)創(chuàng)設良好的探究情境
二、利用比較總結來優(yōu)化算法
(1)準確理解算式的意義
(2)交流比較算法
(3)優(yōu)化提煉算法
(4)實踐驗證算法
我在教學《小數除以整數》一課中是這樣做的,學生在做11.5÷5時,先讓學生進行估算,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嘗試計算。學生匯報時,把學生的各種算法列舉出來,通過學生觀察動手操作進行驗證,明確最優(yōu)化的計算方法。
三、多種形式結合提高計算技能
(1)口算3分鐘
基本的計算算理、計算方法需要長期反復的訓練才能形成穩(wěn)定的技能,教師要好好把握課前3分鐘的準備時間,口算是計算的基礎,因此,要培養(yǎng)計算能力,就要十分重視口算的訓練。
(2)重視估算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需要估算的地方確實很多,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體現估算現實意義的題目,讓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去體會估算的必要性,體驗數學的現實意義。重視估算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在例題中教學。例如:在教學小數除以整數時,讓學生先估一估,猜一猜,哪家商店的牛奶便宜,如果能直接比較出哪個商店便宜,就告訴學生可以不必具體去計算,直接去買那家的牛奶就好了,另外,估算還能檢驗計算結果是否正確.我們教材中也有很多估算方法的訓練,比如“50元錢可以買哪些東西”等,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并挖掘教材中有關估算的題材,為學生提供體驗的平臺,久而久之,學生必能體驗到數學的現實意義,估算的意識也會不斷加強。
(3)加強筆算
教學中必須重視學生筆算技巧的培養(yǎng),如:湊整法,可使復雜的混合計算靈活簡便。再如:在組織筆算練習時,應讓學生懂得計算要根據題目數據的特點選擇合理、靈活的計算方法,使計算達到又對又快。
四、嚴抓習慣
1.認真計算,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2.認真審題的習慣
3.認真驗算的習慣
4.智慧處理練習題
針對性 層次性 典型性 開放性
針對性,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提出的教學目標,準確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識結構中的重點和難點;同時要符合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層次性,要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基本到變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順序去安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典型性,一節(jié)課只有40分鐘,時間有限,因此我們課堂練習的設計要少而精,這就要求我們設計的練習要具備典型性,既能集中體現課堂教學內容的精華,做到題量適當,恰到好處,又能通過設計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舉一反三、拓展思維、培養(yǎng)基本技能的目的。
開放性,就是要設計一些條件多余或不足,答案不唯一的練習,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求異思維的培養(yǎng),更利于學生從模仿走向創(chuàng)新。
總之,數的計算是人們生產、生活、學習、科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數學方法。這充分說明小學數學中計算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因此,在小學階段學好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這是終身有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