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榮山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已經(jīng)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規(guī)定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務。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當前,小學語文思想品德教育的滲透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本文結合這些問題,闡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思想品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小學語文;思想品德;現(xiàn)狀;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成型。因此,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小學階段的科目中,語文學科的思想性極強,是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學科。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思想道德現(xiàn)狀,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本文中,筆者結合當前小學語文思想品德教育現(xiàn)狀,分析相應的滲透策略。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思想品德滲透現(xiàn)狀
當前,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只重視一些考試項目的教學,對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不夠重視,主要問題如下:
1.教師未充分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而學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學生今后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但是,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一些教師認為:小學生不過還是一個孩子。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和觀點,民間有句話叫: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由此可見,孩子在小時候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有多么重要的意義。但是,在很多邊遠的農(nóng)村地區(qū),教師在教育意識上,沒有重視學生的德育工作,也沒有結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從而使得課堂教學理念落后,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2.教師不能夠有效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課本中,就有很多可以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內(nèi)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需要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便能取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達到畫龍點睛的目的。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習慣性給學生講解課文的內(nèi)容,生字生詞等,對一些教學內(nèi)容沒有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脱a充。部分教師甚至不知道如何通過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達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這是教師語文綜合素質低下的一個表現(xiàn),同時也是影響小學語文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攔路虎。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我國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大綱中明確提出了“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發(fā)展,更加要求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要重視思想品德的滲透,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礎和保障。
1.立足小學語文課本,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前面我們談到,在小學語文的現(xiàn)有課本中,就有很多涉及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內(nèi)容,所以老師要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知識,挖掘教材中的潛在聯(lián)系,相互協(xié)調(diào)地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如果巧妙地運用教學的相關活動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將能給學生帶來很大的益處。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孔融讓梨”的故事時,就可以教育學生:凡事應當懂得謙讓,培養(yǎng)學生學會謙讓的美德。這種謙讓的美德對于當前的獨生子女而言,是比較欠缺的,而當前的獨生子女家庭甚多,培養(yǎng)學生謙讓的美德有利于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2.強化愛國主義教育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的希望,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fā)展。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民族感和使命感,培養(yǎng)他們勇于探索、善于開拓的精神。因此,在廣大學生的思想建設工作中,愛國主義教育須臾不可忽視。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具有很多有效的途徑。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小學語文課本,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如教師給學生講解《詹天佑》的故事,講解《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故事;教師亦可結合教學實踐,給學生布置一些有關愛國的作文;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前國際上一些大型活動,組織學生觀看,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如2015年9月中國的大閱兵,2016年在中國杭州開展的G20峰會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
3.結合社會實踐活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yǎng),提高學生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教學實踐活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比如說,老師可以讓孩子充分利用課余的時間,自主參加對實踐的看法,創(chuàng)造自己內(nèi)心所想設計的東西,并且與其他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互動,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同學,來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何滲透學德育素質的培養(yǎng),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一項課題,我們要去發(fā)現(xiàn)、去總結各種實踐方式,使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素質的培養(yǎng)。
4.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例如,針對當前農(nóng)村地區(qū)留守兒童問題,教師可以開展留守兒童 的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大量的留守兒童而言,他們在實際生活的過程中,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從而使得他們在面對一些是非曲直時,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留守兒童的思想動態(tài),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強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師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教學現(xiàn)狀,滲透思想品德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認識,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鄭曉偉.小學語文推進素質教育構想——強化思想品德滲透的意識[J].小學語文教學,2000(11)
[2]尤玉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的方法[J].教育評論,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