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環(huán)
我們學校是農村小學,發(fā)現(xiàn)有這么一類學生,他們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沒有感官障礙,但其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年級學生,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學困生。學困生是我們教師最感頭痛的問題。他們表現(xiàn)為基礎薄弱,求知欲低,對學習反感,對老師的教誨“充耳不聞,視而不見,”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消極行為;有的個性好動,“自我中心主義者”,經常與同學鬧矛盾,時常曠課,無心學習;有的自我封閉,不善言談。這樣的學困生大量存在,一直成為制約學校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偨Y經驗,我對小學學困生的類型成因稍作分類,對學困生的語文學習策略進行探討。對于學困生,我一直堅定信念,關愛他們,不放棄,努力幫助他們學習,使他們健康成長。
一、學困生學習特點及成因
1.多動調皮型
主要表現(xiàn)在他們有著強烈的逆反心理,不守紀律,上課總坐不住,注意力渙散,并喜歡與老師斗嘴抬杠,你叫他往東他偏往西,十分調皮。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一旦與他們言語不和就打起來,好捉弄別人。
2.沉默寡言型
這類學困生比較膽小怕事,平時默默無聞,基礎較差,平時接觸面較小,知識面也較窄。作業(yè)一般也能按時交,課堂紀律也好,但依賴性強,自覺性差,學習不積極,老師督促時便學,不督促時就不學,這類學生很容易被人忽視。
3.勤勞無功型
班上有些學生智力正常,并且很認真努力地去學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作業(yè)也按時完成,但學習成績總是上不去,每次考試甚至不進反退。
這類學生很可能存在學習方法不恰當?shù)膯栴},上課的內容沒有完全消化,課后一味地做作業(yè),忽視了分析總結,很多時候都是在做無用功,所以學習效率也不高。而且一旦成績下降,回家會受到父母責備,學生也會懷疑自己的智力是否有問題,學習壓力倍增,從而產生畏難情緒,阻礙學習進步。
二、學困生學習策略研究
1.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好玩,對學習的重要性并沒有多大的了解,教師可以通過玩游戲、講故事、多表揚、獎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了解孩子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和傾向,就談不上教育?!庇螒蚴且环N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尤其是對于低年級學生,靈活運用各種游戲,可以引起學生的極大興趣。在游戲中加入學習,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和高興,使他們對課堂產生興趣,再引導獲取新知識。通過課外組織全班學生玩游戲,并讓學困生積極參與其中,有機會讓他們多表現(xiàn),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給學生帶來歡樂。
對于學困生,我們要多給與贊揚,少些批評,尊重他們,幫助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我們要努力發(fā)掘他們的優(yōu)點,充分肯定他們每一次的進步,哪怕不太突出,很微小,甚至只是一些苗頭,也要加倍去鼓勵和扶植。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積極的評價能使學生的進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學困生重新找回自我,獲取克服缺點的勇氣和信心。
2.開展課堂分組的有效模式
開展課堂分組的有效模式是一種提高學困生成績的有效措施。我會針對差異將全班學生按發(fā)展水平的高、中、低不同分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每個學期會布置兩到三次大作業(yè),要求全組人員一起完成。每個組員輪流擔任組長,負責收組內作業(yè)和抽查背誦情況。每個小組的段考、期考都要進行排名,各組與各組間形成競爭,組內與組內也形成競爭。對于綜合排名在前的幾個小組會有獎勵,對于進步的小組也有獎勵,還有對各組成員選出來的優(yōu)秀組長也會有獎勵。這個優(yōu)秀組長不一定要成績好的,要有平時努力學習、積極幫助同學等就可以當選。
這樣實施分層教學,讓學困生體驗成功合作學習,激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給他們提供了積極主動參與的機會,增強了學困生的自尊、自信、集體榮譽感、責任感,以及與他人的交際能力、合作協(xié)調能力,促進他們各方面的發(fā)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3.要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方法
對于學困生的學習,要抓學習常規(guī),使他們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掌握正確學習方法。讓他們樹立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學習要慢慢積累,不能一蹴而就。因為學困生基礎差,也不能一味地強求他們,要降低學習的難度,給他們自信心。針對一些問題,給出自己的建議。
要教會學困生善于觀察,勇于發(fā)現(xiàn),大膽探索。我發(fā)現(xiàn)學困生的作文總也寫不好,除了平時的句子、成語積累較少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善于觀察。正如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所以我開始刻意地去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多讓他們觀察生活中的普通事物,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例如讓家長買一盆花,天天讓孩子去觀察花的變化,并記錄下來。寫自然景物的作文時,我會帶他們走出教室,教他們怎樣去觀賞某種植物,邊講解邊介紹,循循善誘,然后回去再叫他們寫作文。這樣一來自然而然的就使孩子覺得生活中有許多新鮮的事物。
4.積極尋求家長的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般學困生的家庭狀況不容樂觀,要幫助學困生,提高他們的成績,離不開他們父母的努力,因此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經常與其父母溝通交流,讓其父母深刻認識到其家庭教育方法的缺失,改變粗暴嚴厲的教育方式,以愛心、耐心對待孩子,積極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
小學生總是厭煩家長的嘮叨,教師要建議家長多和孩子交流,用說服的辦法使孩子理解過多的嘮叨其實是對他的關心。對于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家長也要進行及時的贊揚與肯定,少些批評,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三、結語
素質教育的首要標志是面向全體,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這是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師的使命。我堅信,沒有笨學生的存在,只有各種智力特點、學習類型和發(fā)展方向不同的學生。教師要堅持不放棄學困生,以持久的耐心和愛心,關注他們,理解他們,并積極尋找方法幫助他們,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學困生全面發(fā)展,使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關注學困生,是在努力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也是在努力完成一個教師真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