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梅
摘要 介紹了水稻主要病蟲害,包括水稻紋枯病、稻瘟病、水稻條紋葉枯病、稻縱卷葉螟、稻飛虱、鉆心蟲等的危害癥狀,針對其發(fā)生特征總結出其關鍵綜合防控技術,以供水稻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水稻病蟲害;危害癥狀;綜合防控技術
中圖分類號 S435.1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5-0150-01
水稻是崗集鎮(zhèn)種植面積最大的農(nóng)作物,近年來,由于氣候變暖、輕型栽培的高速推廣等多種因素影響,水稻病蟲害發(fā)生頻繁,因此水稻病蟲害防治工作尤為重要。但應用化學藥劑噴霧防治病蟲害時,應注意噴施藥劑時,藥、水配比要適宜,確保對癥下藥,同時選用合適的新型施藥工具。水劑或乳油劑藥劑噴施時,為保證施藥效果,可選擇使用小量筒。要想均勻地施藥,還可選擇新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一般噴施藥液量應在525 kg/hm2以上。實行“后退”噴藥,“后退式”噴施相對于“前進式”噴藥有利施足藥量、提高施藥的效果、不損害身體。噴施藥劑時,田間水層最好保持3~5 cm?,F(xiàn)將水稻主要病蟲害危害癥狀及綜合防控技術總結如下。
1 水稻紋枯病
1.1 發(fā)病癥狀
紋枯病俗稱“花腳桿”,病斑的中部常出現(xiàn)灰白色現(xiàn)象,邊緣變成暗褐色,幾個病斑連合結成云紋狀的大斑塊。在多潮濕陰雨的天氣,植株病部經(jīng)常會呈現(xiàn)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絲狀菌絲體。
1.2 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栽培防治。要做好肥水管理,正確掌握氮、磷、鉀肥的比例。基肥要施足、穗肥要保證。水稻中期不要為了提苗施氮肥,灌溉要堅持“前期要保持淺水、中期要適時曬田、后期要保持濕潤”的原則。二是藥劑防治。以保護稻株最后3~4片葉為目的,施藥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 kg/hm2,或1%井岡霉素可濕性粉劑7.5 kg/hm2對水1 125 kg/hm2噴霧。也可用草木灰375~525 kg/hm2直接撒施。藥劑噴施時,盡量噴在稻株的中下部,水稻孕穗期至齊穗期為防治最佳時期[1]。
2 稻瘟病
2.1 發(fā)病癥狀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中的一種,農(nóng)民常稱為“鬼掐頸”。其又分為穗頸瘟、葉瘟、苗瘟3種。穗頸瘟主要出現(xiàn)在穗頸上,主要表現(xiàn)為病部褐色或墨綠色。葉瘟病斑出現(xiàn)紡錘形,主要為最外層黃色,內(nèi)圈褐色,中央為灰白色;病斑的背面呈現(xiàn)出灰綠色的霉層,其兩端常出現(xiàn)褐色壞死線且向外延伸形成長條狀。苗瘟,水稻病苗基部常表現(xiàn)為黑褐色,上部總是呈現(xiàn)淡紅褐色或黃褐色。
2.2 防治措施
一是選擇抗病品種。在水稻品種選擇上,應該不斷更換使用優(yōu)良抗病的新品種。用強氯精或者福爾馬林進行播種前種子消毒,能消除稻瘟病菌和其他病害。二是科學田間管理。想培育壯苗,基肥應施足,鉀肥、有機肥應增施,穗肥應巧施,曬田應適時。三是種子及秧苗處理??茖W浸種,可用10%的401抗菌劑1 000倍液浸泡稻種或1%的石灰水浸種。應用藥劑浸秧,將秧洗凈甩干浸泡在2%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按100 g對水50 kg的比例配制的藥液中,一般浸泡30 s后取出堆悶30 min,然后栽插。四是噴藥防治。葉瘟最好在水稻發(fā)病初期即病葉率剛達3%時噴施藥劑防治,穗瘟選擇在水稻抽穗初期時噴藥保護,后期要關注天氣、水稻長勢情況再決定噴藥次數(shù)。藥劑一般選擇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或用富士一號750 mL/hm2對水900 kg/hm2。當水稻孕穗破口時期,無論田塊有沒有病變,都應該使用20%三環(huán)唑可濕性粉劑1.5 kg/hm2對水900 kg/hm2噴霧防治1次。當抽穗后呈現(xiàn)穗頸瘟時,可使用富士一號1 500 mL/hm2對水900 kg/hm2噴霧防治[2]。
3 水稻條紋葉枯病
3.1 發(fā)病癥狀
水稻條紋葉枯病毒是通過昆蟲傳播,主要傳播介體是灰飛虱。水稻病株心葉常常會沿葉脈出現(xiàn)黃綠色或黃白色短條斑,逐漸合成大片,病葉大都變成黃色或黃白色。
3.2 防治措施
一是選擇抗病品種。二是切斷病毒的傳播源。在水稻發(fā)生條紋葉枯病之前消滅傳毒媒介灰飛虱、鏟除灰飛虱的寄生載體。三是加強肥水管理。四是藥劑防治。藥劑浸種,提前預防??捎?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0~750 g/hm2+3.95%病毒必克675 g/hm2對水750 kg/hm2藥劑普防。施藥最佳時間應選擇在2、3代灰飛虱卵孵高峰至低齡若蟲高峰期[3]。
4 稻縱卷葉螟
4.1 危害癥狀
幼蟲為害水稻的時候,幼蟲首先會吐絲將水稻葉片縱向卷成筒狀,然后吃葉肉,最后呈現(xiàn)出白條斑狀,嚴重為害的時候,稻葉大都枯白。
4.2 防治措施
在幼蟲盛孵期間施藥防治效果最佳,一般防治稻縱卷葉螟第3代即在6月20日前后。一般選擇殺蟲雙、殺蟲單等藥劑噴施[4]。
5 稻飛虱
5.1 危害癥狀
稻飛虱是水稻上常見害蟲之一,農(nóng)民常叫它“蜢子”。當前,為害稻田的主要是褐飛虱和白背飛虱。褐飛虱主要在水稻后期造成危害,白背飛虱主要在水稻前期造成危害。
水稻受害時葉片發(fā)黃,相應的分蘗也減少,為害嚴重時水稻常成片“落塘”枯死。褐飛虱主要在水稻孕穗至成熟時期造成危害,嚴重危害時,全株枯死,水稻減產(chǎn)。
5.2 防治措施
在水稻田蟲量達50頭/百叢以上時是2種飛虱的防治最佳時期,防治效果比較好的藥劑有葉蟬散、撲虱靈、大功臣等[5]。
6 鉆心蟲
6.1 危害癥狀
水稻鉆心蟲主要包括大螟、二化螟、三化螟。鉆心蟲幼蟲蛀入水稻內(nèi)取食,被害植株經(jīng)常形成枯心、枯鞘、蟲傷株、枯孕穗和白穗。
6.2 防治措施
主要是農(nóng)業(yè)防治,輔以藥劑防治。具體做法:水稻收割時最好齊泥,消除干凈田邊、溝邊的雜草,綠肥和油菜等田塊盡早灌水耕犁。也可用25%殺蟲雙粉劑15.0~22.5 kg/hm2拌上細土均勻撒施,或用25%殺蟲雙水劑3.75 kg/hm2對水900 kg/hm2噴霧[6]。
7 參考文獻
[1] 李大敬.水稻主要病蟲害防治技術[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15):140.
[2] 姜華,程玲娟,方宇,等.水稻病蟲害的綜合防控技術措施[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08,14(22):111-112.
[3] 黃后林.水稻豐產(chǎn)栽培及病蟲害防治要點[J].四川農(nóng)業(yè)科技,2015(7):43-44.
[4] 鄒慧.水稻病蟲害診斷及綜合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村科技,2015(21):26-27.
[5] 寇曉敏.水稻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J].四川農(nóng)業(yè)與農(nóng)機,2015(5):44.
[6] 李美娥,李本鳳,何蓉.潛江市水稻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與防治[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5(18):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