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亦妙
[摘要]:就政府職能的內涵進行闡析,結合控制腐敗的內涵及預防特點,對政府職能轉變的預防和控制腐敗,在目前的形勢下,進行一定的分析,認為我國在推進政府職能在預防腐敗和控制方面要做到:一是政府應該承擔培育和拓展市場,積極轉變行政職能的一部分的社會責任;二是放棄建立政府職能轉變的“官本位”思想,注意預防和控制腐??;三是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政府職能在預防轉變與控制腐敗過程中完善政府職能;四是促進公民參政議政加強監(jiān)督。
[關鍵詞]:腐敗防治 政府職能 轉變
1政府職能的內涵闡析
政府職能,也稱為行政職能,是指國際行政機關通過社會管理的權力應用,并承擔相應的責任。政府的作用體現(xiàn)的行政的基本內容和公共管理的方向。這是公共管理的本質。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把政府職能歸納為“經(jīng)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四個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政府職能主要具備公共性、法定性、執(zhí)行性、強制性、動態(tài)性、擴張性的特點。公眾特點在日常公共事務的處理必須確保從百姓生活享受當中體現(xiàn)各界的公平服務;合法性是指政府的所有活動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進行;強制性是指政府職能必須以國家為后盾,以保證正常行使的強制力;動態(tài)性,即基于市場和政府關系的變化,政府職能始終是不斷演進的;擴張性,即政府職能必須適應公眾多重的需求,適應公共問題的復雜性,根據(jù)實際需求承擔更職責,實現(xiàn)職能行使的延伸和擴展。
2控制腐敗的內涵及預防特點
政府職能轉變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為公共管理的職能轉變。即政府在預防和控制腐敗的主要功能得到發(fā)展。政府的公共管理職能始終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問題之一。與此同時,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學術界也展開了對政府的職能了熱烈的討論。有多數(shù)學者們認為,政府不再是一個“守夜人”的角色,而是成為社會管理中一個積極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政府-企業(yè)”的兩維格局已經(jīng)發(fā)生重大的變化,市民社會(社會中介組織)的崛起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一個重要特征。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更加傾向于體制的設計和制度的安排,進而促進社會和經(jīng)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實現(xiàn)公共行政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政府-社會中介組織-企業(yè)”思維格局中的全面發(fā)展。從政府職能的角度看,當前腐敗之所以發(fā)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對市場的不適當干預或者說政府職能的錯位。中國政府職能的錯位,是中國20世紀8年代以來腐敗現(xiàn)象蔓延的原因之一。
3對政府職能轉變的預防和控制腐敗在目前的形勢下的分析
在預防和控制腐敗的政府職能的轉變過程中,一方面是指政府要建立、實施反腐敗監(jiān)督體系,實現(xiàn)反腐的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而另一方面則要求在預防腐敗主動從市場和社會撤出的過程中,政府可以很好地發(fā)揮領導作用。加強政府應該管制的重點領域,從而較少和防治政府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目前,我國政府職能在腐敗防治中發(fā)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也是當前防治腐敗的阻力。
中國政府在預防腐敗和自身腐敗控制過程中,逐步向所有有關機構的腐敗預防進行管理,其中引用社會力量的積極參,各方的力量的部分功能的控制過程。因此,在以下兩個方面,中國政府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一,政府職能重新定位,“政治事務”分開。政府職能的外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腐敗,讓社會和市場來監(jiān)督政府。首先在社會管理政策的制定當中,我國政府逐漸注重半官方團體的參與,實行“政事分開”。半官方團體作為社團的一種,可以進一步分為行政性社團和行業(yè)性社團。行政性社團要求按照正式分立的原則來承擔政府分立出來社會管理職能。在政事分開的過程中,這一類半官方團體至今與政府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關系;政府職能的外移過程中承擔了很多的政府職能,客觀上減少了政府腐敗的機會。其次,通過“政企分離”實現(xiàn)政府職能外移。在政企分離過程中,承擔從政府經(jīng)濟管理職能部分分離出來職責的半官方團體被稱為行業(yè)性社團。政府賦予行業(yè)性社團管理職能。
4我國在推進政府職能在預防腐敗和控制的相關對策
腐敗現(xiàn)象的滋生往往是由于行使公權不當。經(jīng)過黨的十八大,新一屆領導班子對如何約束政府官員的權力,減少和消除腐敗行為的發(fā)生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二次全會上講到解決反腐的問題時提到:“要加強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jiān)督,把權力關進籠子里?!痹诮衲陜蓵陂g,李克強總理在答中外記者問時,在問及關于新一屆政府將采取哪些措施增強人民對反腐敗的信心時指出:“把權力涂上防腐劑”,“建立和完善不能貪、不敢貪的反腐機制”。那么怎樣才能把權力關進籠子?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和個人對文章題旨的思索,我們可以推進通過政府職能切實切實轉變來實現(xiàn)對權力的良好約束。
4.1政府應該承擔培育和拓展市場,積極轉變行政職能的一部分的社會責任
政府應積極扶持社會組織的發(fā)展和自主性。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加強,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有財力、公共服務區(qū)支持,并讓市民和公眾共享成果,尤其涉及到人民切身利益的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體育、文化等方面。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可以對我國政府公共部門進行改革,使之轉向民營化或市場化,也可以通過引進社會外部力量,對公共服務部門進行產(chǎn)權重組和承包經(jīng)營,使之轉向民營化或市場化。因此,將部分政府職能讓渡給社會中的第三部門即社會組織,能夠在政府職能轉變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4.2放棄建立政府職能轉變的“官本位”思想,注意預防和控制腐敗
克服“官本位”思想,不僅是我國的長期目標,也是加強黨和政府的建設的重要課題,這也是在當前政府改革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走出“行政權力崇拜”的認識迷霧確立科學理性的權力觀。要實現(xiàn)政府改革和轉型,建設有限政府和廉潔型政府,其核心在于轉變政府職能。而要實現(xiàn)政府職能的有效轉變,就必須深化政府內部權力配置和改革,確立科學理性的權力觀,建立一個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公職人員應正確認識權力的本質,樹立“民本位”的權力理念。要如果使公職人員確立科學合理的權力觀,就必須使他們正確認識權力的本質。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國家權力是一定社會上層建筑的核心部分。任何政治權力都是在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并為自己的經(jīng)濟基礎而服務的。我國憲法第二條明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就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人民政權和各級領導干部手中一切權力的本源和本質。
4.3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政府職能在預防轉變與控制腐敗過程中完善政府職能
建立政府職能轉變的科學評價機制,即對政府部門及其職能部門在職能轉變過程中的行政行為、公共產(chǎn)出及其效益進行客觀、公正地測評和分析,建立和完善腐敗防治中政府職能轉變的科學評價機制,其核心就是要把政府管理的先進理念和現(xiàn)代公共服務精神融入到政府日常行政活動工作中,提高政府運行的效率,增強政府與市場、社會的協(xié)調能力。建立科學有效的政府評價體系,不僅能對政府職能轉變的成效進行監(jiān)督,而且能反過來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為此,可以立評價體系的總體框架,建立腐敗防治中政府職能轉變的科學評價機制,在評價體系的設計方面應當充分結合各個地方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己苏毮苻D變及其履行績效的評價體系其核心應該緊密圍繞政府的基本職能及其轉變來進行。因為,不同的政府職能理論會導致不同的評價標準,只有明確政府的基本職能,才能給評價體系的建立提供合理依據(jù)。
4.4促進公民參政議政加強監(jiān)督
實現(xiàn)政府職能轉變中公民的有效參與既要有制度保障,同時政府對公民參與的理性認知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從根本上影響腐敗防治中政府職能轉變的效果,關系有限政府和廉潔政府建設的成敗。政府要正確認知腐敗防治中政府職能轉變的本質。政府作為職能轉變的直接推動者和職能轉變的直接利益相關者,政府必須對自己所從事的行政管理活動和職能轉變的領域有清晰的認知和理解,這也直接決定了腐敗防治中政府職能能否轉變成功和轉變的效果。
5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政府在不斷地轉變自己的職能,處理紛繁復雜的社會事務、以保障市場經(jīng)濟正常運行的同時,也在職能轉變的過程中,伴隨著政府行政權力的濫用,有可能違背減少腐敗行為的初衷。因此,腐敗防治中除了要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以減少腐敗之外,也應該健全對政府職能轉變實施的監(jiān)督體系構建。
參考文獻:
[1]李后強,李賢彬.大數(shù)據(jù)時代腐敗防治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社會科學研究,2015(1):29-36.
[2]譚爽,胡象明.環(huán)境污染型鄰避沖突管理中的政府職能缺失與對策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14(5):37-42.
[3]侯志偉.政府職能轉變的理論框架及其改進路徑研究--以上海自貿區(qū)監(jiān)管制度改革為例[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