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蘭
“腹有詩書氣自華”,然而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升學壓力巨大,要求他們“不見其增,日有所長”式地讀書,花費大量時間,卻要等到若干年后再收獲效果,無論從心理上還是從效果上都很難讓人接受,也不適應時代的需求。因此,探索語文課程與圖書資源的整合,增強閱讀的目的性,加強閱讀的指導性,用最短時間收獲最大的效益,是學生迅速提高語文能力的必需,為此,我們積極探索目標閱讀的多種途徑,找出了語文教學與圖書資源有效銜接的方法,提高了閱讀效率。
一、讀寫知識與圖書資源的“兩段三步”整合模式
讀、寫是學生最基本的能力,也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頭戲,因此,語文教學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高度重視圖書使用的效益,多想辦法,多謀出路,為學生指點迷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嘗試摸索了“兩段三步”讀寫知識與圖書資源整合的模式。
準備階段:在課前,包括兩步,第一步是教師根據(jù)教學需要確立讀寫指導點,并指出知識點的基本內容、基本要求。第二步是教師布置任務要求,學生按要求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并整理好待用。
展示階段:在課堂上,教師精心指導學生開展閱讀、交流感悟和模仿創(chuàng)作。分“三步”,第一步是教師結合教材進行讀寫知識點的示范指導,目的是總結規(guī)律、方法和注意事項。第二步是學生交流展示搜集的資料,可實物投影,可配樂朗讀,也可先在小組內展示,再由小組選拔優(yōu)秀資料,在班上集中展示。第三步是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種情境,設置一些題目,學生依據(jù)前面的感悟模仿創(chuàng)作,達到“運用所學方法,我筆寫我心”的目的。
這種模式構思,來源于學生對認知規(guī)律的把握,目的是讓學生在一定范圍內,先得到正確的理性認識,通過搜集資料加深學生情感上的體驗。通過指導,將學生零散的感性認識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通過交流,使學生在對豐富的資料的理解感悟中,多角度、多側面將理性認識轉化成一種深層次的情感,使之永遠成為心中的一塊領地;通過創(chuàng)作,將理性認識和情感體驗高度融合在一起,以實現(xiàn)提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人物細節(jié)描寫的典范例子中,從中總結規(guī)律:揭示大主題、大智慧,反映大的社會現(xiàn)實,往往通過小人物的言行舉止,通過生活中的小事件,通過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反映。
這種模式易操作,即使藏書很少的學校也可以運行,且目標小而明確,學生能一課一得,以每個人的短時勞動,使更多人得到更大收效。
二、課本拓展延伸性閱讀的“課題研究式”整合模式
研究性學習已經(jīng)開展幾年了,但見效不快,對此,我們進行這樣的嘗試,即精選課題—搜集信息—確定中心—選擇信息—總結成果。
這種模式共分五步:第一步是選定研究課題,體現(xiàn)課本的延伸。第二步是按主題需要搜集篩選信息。第三步是在篩選資料的過程中,對大量的素材進行整理,從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第四步是圍繞自選中心,進行信息的再篩選。第五步是將研究的結果寫成論文,教師安排學生展示才能的舞臺,使學生在互相賞析的過程中,開闊視野,提高認識,增長才干。
例如,課文中有許多著名的作家作品,但大多數(shù)較為零碎,不易形成知識網(wǎng)絡,因此,我們選擇了毛澤東、李清照等著名人物作為研究性課題,然后讓學生到圖書館、網(wǎng)絡微機室查閱關于毛澤東、李清照的詩詞和其他文字介紹,從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如《走進毛澤東》《解讀李清照》等,再從中篩選適合自己使用的、作家各個階段的代表作品進行分析,結合作家經(jīng)歷、社會現(xiàn)實、情感世界等,寫成研究論文,擇優(yōu)展示。
這種模式,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占有大量信息,學會對信息進行系統(tǒng)的梳理,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提升理性認識,并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進行融合,提升思維層次,收到課堂上難以達到的效果。
三、語文活動課與圖書資源整合模式
語文是一種綜合性學科,當今瞬息萬變的社會,需要人具有較高的綜合能力。語文活動課就是鍛煉人綜合能力的最佳途徑。語文活動課一定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還要有詳細具體的組織、謀劃過程,每一個階段的活動內容都要做好安排,以避免“大撒把”“滿天星”“盲無目的”,收不到實效。我們嘗試了“五步走的方法”的模式。即確定方向—尋求方法—實際調研—搜集信息—展示
結果。
這種模式,第一步就是確定方向,如“詩歌朗讀會”或“社會調查”或“校園學生心理狀況考察”等,內容很多,但一定要目標明確,越具體越好。第二步就是尋求方法,即就如何開展活動進行研討,定出一套嚴謹、實用、可操作的活動方法、活動程序和活動步驟。第三步,實際調研,屬于搜集資料階段,可以實地采訪,可以查閱圖書資料,可以搜集網(wǎng)上信息,也可以到社會各部門查找文獻、數(shù)據(jù)等資料,占有材料越多越好。第四步就是搜集信息,將經(jīng)過前三步活動產(chǎn)生的所有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形成文字。然后進入第五步展示成果階段,這個階段既可以專門開辟一個活動場所集中展示,也可以開辟專欄進行資料展覽。這種模式主要鍛煉學生觀察生活、觀察社會的能力,以及發(fā)現(xiàn)問題并利用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曹靜.語文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及開發(fā)[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