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皎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行,英語教學也涌現(xiàn)出新的教學方法,其中,任務型教學就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帶著目的性去學習,在獲得解決任務的快樂的同時學會新的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任務型教學;探究
任務型教學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和以人的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教師根據(jù)不同階段、不同水平的學生設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通過與學習伙伴合作完成任務,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提高英語能力。并且在潛意識中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語言的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任務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
一、任務型教學的任務設定
蘇教版英語教材中,有很多章節(jié)的設置都適合進行任務型教學。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jù)課程的教學總體目標,并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任務設定。比如7A第一單元《This is me!》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對生詞的掌握情況,進行任務分配,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先對生詞加以熟悉。然后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在組內(nèi)討論課文,并在最后選出每組的代表,讓代表進行課文的朗誦以及部分翻譯。教師在學生讀課文或者翻譯的過程中,要將學生的讀音錯誤和翻譯錯誤記下來,等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進行集中糾正。這節(jié)課主要是講的一般現(xiàn)在時,根據(jù)這個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分配學生一下任務:對你們組內(nèi)的學生進行描述,例如This is Li Lei,he is twelve years old. 選擇一件你們今天做的事情進行描述;對老師進行描述等。
在設置任務讓學生進行組內(nèi)討論時,應該讓每位學生參與進來,最后要求每個學生造出一個或者兩個句子。對于那些英語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教師還可讓學生用一般現(xiàn)在時寫出一個小短文,短文不要求字數(shù),即使寫了幾句話的短文也應該進行鼓勵。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這個時態(tài)進行理解、掌握;另一方面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使他們在寫小短文的時候對時態(tài)的運用更加得心應手。
另外,在進行任務設定時,要設置一些難度比較高的問題。比如在第四單元《Food》這節(jié)課中,對于頻度副詞和冠詞的運用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尤其是對于不定冠詞和定冠詞的運用,容易使同學混淆。在設定人物的時候,教師可以出幾道題,讓學生填寫使用a還是用an,并讓學生找一找a/an的使用規(guī)律。對于一些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水滴可以用什么冠詞來描述?一杯
水呢?
二、如何進行任務型教學
1.對班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
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綜合情況,將班級里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盡量做到組間水平相差不多。這樣教師在分配任務的時候可以通過類比的方法布置任務,比如在第二單元《School life》中,教師可以讓一組學生用as……as造句,讓另一組學生直接翻譯等。每個小組都會有成績好的與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這樣在執(zhí)行任務的時候,可以讓成績好的學生幫助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形成組內(nèi)互助。
2.設定不同形式的任務
英語教師在設定任務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分配。比如在一節(jié)課中,有課文、短對話、生詞等,生詞部分教師帶領學生進行認讀。對于課文和短對話,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學,并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課文需要組內(nèi)選出一名同學進行講解。但是短對話需要組內(nèi)選出兩到三個學生進行“演繹”。
所謂的“演繹”就是讓學生上臺,以情景再現(xiàn)的形式進行對話。在學生熟讀單詞之后,按小組的形式,每組選出幾名同學上臺進行“演出”。比如八年級下冊Unit 2《Travelling》。學生上臺進行對話的時候加上肢體動作。為了增加教學興趣,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準備一些國外旅游城市的照片。這樣學生在進行描述的時候就可以將照片拿出來。之前有個同學在對話時,說道:“I have traveled to Paris.”在說這句話的同時,用雙手描述出來埃菲爾鐵塔,之后就拿出準備好的埃菲爾鐵塔照片。這一系列的動作讓臺下的學生紛紛效仿,有效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氛圍。不同的任務執(zhí)行形式,可以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提高自己。
教師在設定不同的任務時,一定要準備足夠的任務量,盡量使小組內(nèi)的每名學生參與進來。防止有些學生只是湊熱鬧,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對其他學生進行附和。
3.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進行任務型課堂教學中,教學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過程,教師就是這一過程的指導者,教師通過設計任務、創(chuàng)設情境等傳授新句型、新詞匯,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對話、交流等學習活動,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新知識,并在不斷的練習中,將學到的語言融會貫通,進而擴展到現(xiàn)實生活中。比如上文提到的Traveling這節(jié)課,學生在學完這節(jié)課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經(jīng)歷進行描述。比如有的同學周末的時候去了動物園,在動物園中見到了很多動物,這時就可以對各種動物進行一下簡單的描述。另外,教師還可以對課本進行適當?shù)难由臁1热邕@節(jié)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想這個周末你要去哪里。這樣還可以順帶擴充一些will的用法。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精神以及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初中課堂上,讓學生開動腦筋,通過說、演等情境,發(fā)揮學生愛動的天性,優(yōu)勢互補,合作完成情境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不知不覺間進行著提高。比如有這樣一個問題,把I have gone to Paris.變成過去完成進行時、變成現(xiàn)在進行時、變成一般進行時等。小組內(nèi)有些同學對過去完成進行時比較熟練,而有的同學對現(xiàn)在進行時比較熟悉。這樣就可以讓學生進行組內(nèi)討論,讓學生跟學生之間相互學習。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
另外,在小組合作中,由于每個學生都會有任務,這就要求學生不得不自己獨立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定一名同學做組內(nèi)的小組長,由這名小組長對組員進行監(jiān)督,并將每個同學的表現(xiàn)進行記錄。
5.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合理評價
在進行任務型教學時,教師的評價對學生有著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進行“表演”課文的時候,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應該加以鼓勵,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另外,教師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評判的時候,不應該僅注重學生的成績,而應該結合小組長給出的記錄,就學生的整體表現(xiàn)進行評價,比如有的學生在平常不善于回答問題,但是在完成任務的時候不得不和同學進行交流,并且分給他回答問題這樣的任務時,為了不讓小組落后,也會勇敢地站起來回答問題。這就是一種進步,教師應該看到這種
進步。
初中英語課堂開展任務型教學,重要的是要將課本教“活”。這樣就可以將枯燥的課堂變得活躍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教師應該轉變自己的定位,讓自己真正成為知識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任務目標引領下的開放的學習模式,把課堂時間交給學生。另外,教師在運用這種模式的時候,要深刻理解教學目的,不能讓任務型教學流于形式。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正確運用這種模式,并注意發(fā)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就能促進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這種模式也一定能在課堂教學中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李勝華,何廣鏗.任務型語言教學大綱幾個核心問題的探討[J].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