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宋紅權 肖云鶴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口腔修復材料在糖尿病患者口腔修復中抗摩擦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5例糖尿病需行口腔修復的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選擇不同的修復材料修復,將其分為樹脂組(45例)、金屬組(45例)和陶瓷組(45例)[1],比較3組患者口腔修復成功率。 結果 3組患者經(jīng)過6個月樹脂,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樹脂組96.5%、金屬組96.5%、陶瓷組95.2%。3組患者經(jīng)過1年跟蹤調(diào)查,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樹脂組93.6%、金屬組92.4%、陶瓷組91.5%。3組患者的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修復失敗原因,主要是因為畸形、松動和破裂原因。結論 對于糖尿病口腔修復患者,使用金屬、樹脂、陶瓷材料,糖尿病口腔修復的抗摩擦效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效果基本相同。在臨床上,可根據(jù)患者實際,科學選擇材料。
[關鍵詞] 糖尿?。豢谇恍迯?;不同口腔修復材料;抗摩擦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055-02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們飲食結構出現(xiàn)極大變化,牙周病發(fā)病率隨之提升。牙齒在使用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磨損情況,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可能會引起口頜肌肉、牙周或牙體嚴重損傷。因此,在口腔修復中,修復材料抗摩擦效果,對修復效果具有決定性作用。糖尿病是一種內(nèi)分泌紊亂性疾病,與牙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為分析糖尿病患者所用修復材料的抗摩擦效果,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5例糖尿病需行口腔修復患者,分別選擇金屬、樹脂、陶瓷材料進行修復,對比3種材料抗摩擦效果[2],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5例糖尿病需行口腔修復患者,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將其分配的方式,將其分為樹脂組(45例)、金屬組(45例)和陶瓷組(45例)[1]。樹脂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37~67歲,平均年齡(53.2±4.6)歲。金屬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38~68歲,平均年齡(52.3±3.8)歲。陶瓷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34~64歲,平均年齡(52.8±3.9)歲。
1.2 方法
3組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guī)口腔檢查,對患者牙齒健康狀況仔細記錄,評估患者磨損狀況。金屬組選擇金屬材料進行口腔修復,樹脂組選擇樹脂材料進行口腔修復,陶瓷組選擇陶瓷材料進行口腔修復[3]。在治療時,醫(yī)護人員必須復制口頜狀態(tài),建立組織模型,記錄口腔頜面狀況。同時治療時,注意修復體就位情況、調(diào)整處理待修復完成后,向患者告知相關注意事項。
1.3 觀察判斷
3組患者在不同階段,比較分析口腔修復成功率,出現(xiàn)以下情況判定為失?。盒迯腕w發(fā)生變形、脫落、破裂、彎曲等情況,發(fā)生牙周炎癥狀。
1.4 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患者的臨床資料與數(shù)據(jù)全部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
2 結果
3組患者經(jīng)過6個月治療,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樹脂組96.5%、金屬組96.5%、陶瓷組95.2%。3組患者經(jīng)過1年治療,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樹脂組93.6%、金屬組92.4%、陶瓷組91.5%。3組患者的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修復失敗原因統(tǒng)計:樹脂組發(fā)生1例松動、2例破裂。金屬組發(fā)生1例畸形、1例松動和2例破裂。陶瓷組發(fā)生2例畸形、1例松動、1例破裂。3組患者的修復失敗原因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作為一種常見性、長期性、內(nèi)分泌紊亂疾病,主要是體內(nèi)胰島素相對不足,在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和免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血糖由正常血糖值發(fā)展為糖代謝異常,在發(fā)病初期,并沒有顯著癥狀。若經(jīng)過有效樹脂、控制,能夠促使患者血糖恢復至正常水平,糖尿病患者因長期高血糖,極易發(fā)生各類并發(fā)癥。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多飲、多尿和多食,或消瘦,即三對一少。糖尿病并發(fā)癥比糖尿病影響更嚴重,具有更高致死率、致殘率,嚴重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內(nèi)分泌功能逐漸下降,口腔修復具有一定影響,長期高血糖,使得患者恢復速度放緩,影響了患者預后。
在臨床上,口腔修復是牙齒缺失、牙齒磨損的主要治療方法,牙齒作為一種高鈣化材料,包含牙根、牙冠兩個部分,牙齒磨損是因熱能、化學反應,或碰撞行為,使得硬組織損耗。在長期使用過程中,牙齒難免會發(fā)生磨損,但磨損越嚴重,對牙齒健康和牙本質(zhì)損害就越大。在臨床上,牙齒磨損主要選擇樹脂、陶瓷和金屬3種材料。然而,在修復過程中,3種材料均會發(fā)生疲勞磨損和腐蝕狀況,對牙齒修復效果造成嚴重影響。修復材料抗摩擦效果,對牙齒損傷程度、牙齒修復成功率具有直接關系,是患者預后關鍵因素。樹脂材料摩擦是樹脂填料較少,呈現(xiàn)粒狀形態(tài),樹脂材料修復之后,對天然牙不會造成較大磨損。尤其是新型樹脂材料研發(fā),物理性能得到明顯提升,在口腔修復中,樹脂材料運用更為廣泛。樹脂材料不僅能夠有效填充,還可用于橋、冠制作,不管是哪種修復材料,在口腔內(nèi)長期存在,就要行使其功能,所以均存在磨損風險。因此,在口腔修復中,耐磨性是內(nèi)外、外在的主要因素。按照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修復材料,以利于患者口腔修復。
金屬材料作為傳統(tǒng)修復材料,具有一定耐磨性,對患牙損傷較少,主要應用于后牙修復,但是耐酸堿腐蝕性較弱,食用顆粒物后,摩擦會引起磨損。根據(jù)臨床研究表明,金屬材料摩擦性能比陶瓷材料更為優(yōu)越,和自然牙性能比較接近。使用金屬材料制作人工牙,對天然牙磨損較小,和天然牙具有良好匹配性。牙齒主要有咀嚼功能,因不同食物酸堿度不同,食物各顆粒和金屬材料咀嚼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定摩擦,進而產(chǎn)生金屬材料磨損。陶瓷材料具有較高硬度、撓曲強度,抗摩擦性能比金屬材料較弱,修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差異,使得牙釉質(zhì)磨損量不同。根據(jù)臨床研究表面,陶瓷材料表面光滑度,決定了牙釉質(zhì)磨損量。若陶瓷材料表面被拋光,一旦磨損消失之后,會發(fā)生二次粗糙,使得磨損更快,使得原來牙齒發(fā)生更為嚴重磨損。陶瓷材料修復之后,需要進行拋光,加重了牙齒磨損,引起牙齦出血。陶瓷材料化學成分、物理結構均會引起磨損情況。
口腔磨損包含了黏著、磨料、疲勞和腐蝕磨損,在臨床上,磨料磨損最為常見,因牙齒表面受到了向下作用力傳導,使得表面下分子鍵斷裂,引起牙齒表面下破壞和表面磨損。腐蝕磨損是因牙齒受到內(nèi)外界的酸蝕作用,引起牙齒表面的微結構表面改變,增加了牙齒磨損速度。黏著磨損是因牙齒兩個界面的黏著力影響,有一種物質(zhì)運動而引起破損,待破損之后,碎屑融合到另外一個表面,引起磨損。
從上述情況來說,口腔修復材料摩擦性能十分關鍵,口腔修復材料在口腔中,起著代替天然牙咀嚼、咬合作用,材料摩擦性能決定了材料使用壽命,對修復材料功能有著嚴重影響。近些年來,隨著口腔材料研究逐漸深入,在口腔臨床中,研發(fā)出各類口腔修復材料。然而不管是哪種修復材料中,在使用時,會發(fā)生不同程度磨損,挑選磨損材料不科學,對天然牙還會造成嚴重磨損。因此,醫(yī)師在選擇口腔修復材料時,應仔細了解修復材料耐磨性能,深入研究摩擦學性能。目前使用的樹脂、金屬和陶瓷材料,對比分析這些材料摩擦效果,不同材料特點不同,材料自身因素、環(huán)境適應因素和動力因素,是材料耐磨性的影響指標。
在該組研究中,3組患者經(jīng)過6個月實驗,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樹脂組96.5%、金屬組96.5%、陶瓷組95.2%。3組患者經(jīng)過1年實驗,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樹脂組93.6%、金屬組92.4%、陶瓷組91.5%。3組患者的口腔修復成功率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修復失敗原因,主要是因為畸形、松動和破裂原因。這說明, 對于糖尿病口腔修復患者,使用金屬、樹脂、陶瓷材料,糖尿病口腔修復的抗摩擦效果無明顯差異,效果基本相同。在臨床上,可根據(jù)患者實際,科學選擇材料.
[參考文獻]
[1] 吳小勇.不同種齒科修復材料與牙釉質(zhì)磨損性能評價[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8):14-15.
[2] 廖偉,周年茍,扈祚文,等.不同口腔修復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種材料充填恒磨牙鄰面齲的臨床驗證[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8):1467-1470.
[3] 李宏衛(wèi),溫玉明,王昌美,等.聚乳酸-乙醇酸膜材料在細胞培養(yǎng)液中的降解金屬[J].口腔醫(yī)學,2005(1):12-14.
(收稿日期: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