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紅
[摘要] 目的 觀察應用門冬胰島素對初診妊娠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0例初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42),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人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觀察組患者予以門冬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結(jié)果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母嬰結(jié)局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門冬胰島素治療初診妊娠糖尿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安全性高,效果明顯,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關(guān)鍵詞] 門冬胰島素;初診妊娠糖尿病;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R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5(a)-0025-02
妊娠糖尿病是至在妊娠期間首次發(fā)現(xiàn)糖耐量降低的疾病,是糖尿病的一種特殊類型,對妊娠的婦女、新生兒均有嚴重的危害。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以及藥物治療等進行防治,其中應用胰島素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式。為探究門冬胰島素對初診妊娠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該研究共選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間在該院收治的80例初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組治療,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間該院收治的80例初診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妊娠糖尿病診斷的標準,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n=38)和觀察組(n=42),對照組患者年齡24~43歲,平均年齡在(30.5±1.3)歲,體重在55~70 kg,平均體重在(67.2±3.4)kg,孕周在25~38周,平均孕周在(33.8±3.1)周;觀察組患者年齡22~40歲,平均年齡在(31.2±1.1)歲,體重在56~72 kg,平均體重在(66.8±3.2)kg,孕周在(26~39)周,平均孕周在(34.1±2.9)周,以上患者無其他嚴重疾病,無精神疾病,對該次研究的藥物無過敏,知曉該次實驗研究的目的,自愿參加該次研究,兩組患者的年齡、體重、孕周等一般資料錄入至統(tǒng)計學軟件中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比較的意義,組間可以進行比較。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等常規(guī)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人胰島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00117)皮下注射治療,在3餐前的30 min予以患者皮下注射人胰島素,3次/d;觀察組患者予以門冬胰島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153001)皮下注射治療,在3餐前的30 min予以患者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3次/d,在治療期間監(jiān)控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血糖情況進行相關(guān)的調(diào)整。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以及治療后母嬰的結(jié)局,分析應用門冬胰島素對初診妊娠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
1.4 評價標準
血糖達標的判定標準為:患者餐前的血糖水平在4.0~6.5 mmHg/L,患者餐后的血糖水平不超過8.5 mmHg,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水平不超過6.5%[1]。
1.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對該次實驗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
2 結(jié)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
治療前,對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9.8±2.2)mmHg、(15.1±4.4)mmHg、(11.2±1.5)%,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9.7±2.1)mmHg、(14.8±4.6)mmHg、(11.1±1.2)%,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7.1±3.3)mmHg、(12.2±1.6)mmHg、(7.7±1.6)%,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分別為(5.5±1.1)mmHg、(9.9±1.3)mmHg、(6.2±1.4)%,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母嬰結(jié)局
對照組羊水過多的有3例(7.9%),尿路感染的有2例(5.3%),巨大兒有2例(5.3%),胎膜早破的有1例(2.6%),觀察組羊水過多的有1例(2.4%),胎膜早破的有1例(2.4),觀察組母嬰結(jié)局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841,P<0.05)。
3 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妊娠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上升趨勢,嚴重地影響了母嬰的結(jié)局,如果不予以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易導致羊水過度、尿管感染、巨大兒等多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引發(fā)胎兒死亡,因此,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妊娠糖尿病的主要治療原則是維持孕產(chǎn)婦在妊娠期的血糖在正常的水平,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2]。相關(guān)研究報道顯示口服降糖藥物可以通過胎盤屏障導致胎兒畸形的發(fā)生,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常選取胰島素治療。有關(guān)研究發(fā)現(xiàn)應用胰島素治療可以將孕產(chǎn)婦的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在臨床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3]。門冬胰島素屬于重組人胰島素類似物,具有起效快、吸收好、持續(xù)時間短的特點,與人體生理情況下胰島素的分泌水平更接近,因此,應用門冬胰島素不僅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同時又不會導致低血糖的發(fā)生。常規(guī)人胰島素(即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治療妊娠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需要在用餐前的30 min注射,作用的時間長,易導致低血糖的發(fā)生,除此之外,其作用峰值和正常的胰島素反應峰值不匹配,因此,不能有效的模擬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易導致餐后高血糖的發(fā)生。相關(guān)研究報道顯示,常規(guī)人胰島素和門冬胰島素均可以有效的控制血糖,但是門冬胰島素更符合人生理特點,抗原性弱,降糖血管更為顯著,治療效果更佳,且在治療中具有起效快、代謝快的特點,安全性高,得到了廣大患者的一致好評,是臨床治療妊娠糖尿病的首選治療藥物[4]。在應用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中需要注意的是門冬胰島素作用時間短,因此要對血糖值進行正確的預測方便及時調(diào)整胰島素的用量,降低胰島素日用量的損失[5]。
該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改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母嬰結(jié)局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應用門冬胰島素治療初診妊娠糖尿病的效果優(yōu)于人胰島素治療效果。結(jié)合上述觀點,分析認為應用門冬胰島素治療初診妊娠糖尿病,對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效果明顯,安全性高,可以在臨床治療中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尹曉蘭,黃昭穗.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4,42(3):238-239.
[2] 王麗隨.門冬胰島素與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在妊娠糖尿病治療中的療效比較(附50例分析)[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0, 32(4):104-106.
[3] 勞丹華,潘志堅,黃劍嫻,等.門冬胰島素對初診妊娠糖尿病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16):15-17.
[4] 史靜,劉慧莉,謝曉敏,等.持續(xù)皮下輸注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33(12):1195-1197.
[5] 林愛芳.門冬胰島素治療妊娠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3,20(34):64-65.
(收稿日期:2016-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