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下原初級中學 朱一峰
抓體裁之“核”寫精彩美文
江蘇省如皋市下原初級中學朱一峰
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要求學生學習并且掌握不同體裁的文章,根據(jù)新課標要求,本文結合課本相關知識和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就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的學習與寫作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和訓練,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不同體裁文章的特點和寫作過程,學會每一種表達方法,進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從而達到靈活應用的目的。教師指導學生寫作要抓住核心要點,寫出精彩美文,認識到不同體裁文章適用的場合,同時完成課程要求。
記敘文是最簡單也是最難寫的體裁,它可以講述一件事、一個人,也可以寫景狀物,但一篇好的記敘文不會平鋪直敘,它應有輕有重,有深有淺,有過渡有照應,還應包括排比、類比等多種寫作手法。開頭、結尾、段落和層次各自承擔不同的職責,體現(xiàn)著文章的總體設計。記敘文一般講究開頭點題結尾照應,段落層次分明,寫作方式種類繁多,初中生接受能力有限,不能一蹴而就,須要通過書本知識逐步了解和掌握。
例如蘇教版語文課本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我的老師》一文,魏巍開篇點題,指明他要寫的老師是小學的女教師,是一篇講述人物的文章,統(tǒng)籌概括老師的善良和溫柔,再加入具體事件予以說明,文章結尾感慨結束,讓人心生無限惋惜之情。整篇文章寫了7件事,有詳有略,略的部分記述她公平對待所有學生,詳?shù)牟糠钟浭鏊龑Α拔摇钡年P懷和“我”對她的思念,整篇文章圍繞“老師愛孩子,孩子更愛老師”的中心思想,從課內(nèi)到課外,從平時到假期,從學校到家庭,從各個方面選取典型具體的材料來表現(xiàn)人物,突出“最難忘”。
學生學習這篇文章,學習記敘文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ǎプ∪宋铩敖處煛钡奶攸c,描寫她和學生之間的深厚感情。記敘文的文章結尾一般加入議論或者抒情的寫作手法,深入探討事件內(nèi)涵,升華文章感情,照應標題和開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我們應該指導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背誦美文開頭和結尾,學以致用。學生有感而發(fā),書寫身邊的人物,可以是母親、父親,或者同學、老師等,加入具體事件進行人物性格描述,如一名學生這樣寫自己的奶奶:“奶奶60多歲了,夏天的時候穿著裙子,特別好看,是周圍鄰居中唯一一個60多歲還穿著裙子的老人,奶奶總是問我,她穿著裙子會不會不好看,我總是告訴她,你真的很漂亮,而且夏天就是穿裙子的季節(jié)。于是奶奶在我的支持下夏天總是穿著裙子?!币粋€事件寫出了我對奶奶的贊賞和奶奶對我的信任,句句顯示祖孫情深。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編寫了簡單的說明文,教學時老師首先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說明文,有哪些類型,怎樣書寫。說明文包括實物說明文、程序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說明文的結構由事物性質(zhì)確定,形式一般為先總概括說明對象,再具體分步說明。動態(tài)的事物條理一般由時間順序決定,靜態(tài)事物,如建筑、物品等,一般按空間順序描寫,先表后里,先外后內(nèi)。針對所要說明的對象,可以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予以說明。然后,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明確說明文的特征:進行條理性地平鋪直敘,寫作時不摻雜個人情感,結尾自然結束,或者再次歸結特征。
例如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十一課《蘇州園林》,先告訴大家為什么要去蘇州園林,再講述其設計的別出心載,先整體介紹園林之美,再分別介紹假山和池沼、樹木的栽種和修剪、花墻和廊子、門和窗,結合每種雕飾的特點,在人們的慣性視覺和空間思維指引下完成對蘇州園林的描述。在平白的語言中學生感受到了蘇州園林的美,進而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和文本靈活多變的表達方式,感受作者的思維模式和語言模式,領悟說明文樸實語言下的意境。
寫作說明文時,教師應該引領學生重點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剖析其條理性,弄清組織文章的結構和說明順序。課程結束后我要求學生根據(jù)園林的描寫方式寫自己家的庭院,或者去過的古跡,可以加入具體尺寸描寫,基于學生初次接觸說明文,我建議他們寫500字,內(nèi)容有條理即可,先模仿再自創(chuàng)。同時指導學生注意,說明文結尾做到自然結束,說明清楚即可,無須額外多加議論或者抒情,可以再次歸結特征,或者作一些補充性的說明,使文章更飽滿。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要求學生學會撰寫議論文,寫作時做到有理有據(jù),能夠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學生首先須要了解議論文三要素,即論點、論據(jù)和論證。論點——需要證明什么;論據(jù)——用什么來證明;論證——怎樣證明。以講道理為主的議論文,重在“證據(jù)”,說理要周密,語言要準確,論點要正確、鮮明、突出,且一篇文章只有一個中心論點;論據(jù)應真實而具有代表性,要對論據(jù)材料作出分析。
例如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九課《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重點是學習其舉例論證的方法。第1節(jié)提出論點:人的高貴在于靈魂;第2、3節(jié)列舉事例證明“一切賢哲”都十分珍惜內(nèi)在的精神生活;第4、5節(jié)以普通少女為例說明“平庸”的人也有著純正的追求;第6節(jié)表達期望:祝愿人們保持純正的追求。文章以一個個精彩的小故事展開,一筆帶過又充滿哲理,事跡介紹結束后用一兩句話進行分析總結,點明主旨,又闡述道理。
以舉例論證為主的議論文,要注意所選取的事例角度各有側重,闡述中重點突出,簡要分析,將事實和道理結合起來,增強說服力。課堂作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請聯(lián)系自己生活實際,搜集類似小故事,從“動人的光彩”出發(fā),堅守自己的靈活為主題,寫一篇議論文。有學生寫到:“劉禹錫有了芬芳四溢的品德,就能品味到‘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詩情雅趣?!弊x來讓人覺得酣暢淋漓,學生只有領悟了議論文的精髓,才能寫出有哲理的文章。
應用文與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最為貼切,蘇教版語文對學生的應用文寫作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七年級要求學生會寫通知、日常書信、介紹信、申請書等;八年級要求學生會寫規(guī)劃、計劃、表揚信、啟事、廣播稿等;九年級要求學生會寫簡單的會議記錄、總結、調(diào)查報告、實驗報告等。從課本的編排可知蘇教版語文教材的知識體系重視應用文教學。
應用文的重點在于精煉短小,用最簡短的話語陳述事實,包含時間、地點、人物、場合、事件原因或者結果。當然,每一種應用文有屬于自己的格式,格式規(guī)范不可省略,不可編造。例如七年級上冊的條據(jù)應用文。第一行點明該應用文主題為“借條”,正文寫明事件原因和結果,右下角落款姓名和時間。說明文的內(nèi)容重點在于闡述事件,不可附加感情色彩,否則不倫不類了。
練習課中,教師要求學生先學習寫簡單的請假條、廣播稿,在熟悉寫法的基礎上,學習復雜的總結文體,使學生做到循序漸進。
語文的學習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而作文訓練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每種體裁的獨特風格,從而形成他們獨有的寫作方式,教師引導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確體裁之“核”,寫出精彩美文。
編輯/李莉
E-mail:lili799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