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丹(哈爾濱理工大學圖書館)
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實證研究
夏丹
(哈爾濱理工大學圖書館)
在分析現(xiàn)有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的基礎上,根據(j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結合定量統(tǒng)計與定性分析,構建了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并以電工技術類藏書進行實證研究,統(tǒng)計、測定該類圖書的半衰期、借閱情況、核心著者、核心出版社,并依據(jù)四項指標的重要程度及統(tǒng)計結果確定各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及評分標準,最終將藏書的利用價值分為五個等級。通過實證分析,該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可以科學準確地評價藏書的利用價值,為圖書館制定藏書質量優(yōu)化策略提供合理依據(jù)。
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電工技術類圖書
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是對圖書館的紙質圖書資源的價值及滿足讀者文獻需求的能力進行評估和判斷。藏書利用價值評價的目的是:①通過統(tǒng)計分析藏書借閱情況,測定現(xiàn)實情況下藏書對讀者閱讀需求的滿足程度,挖掘和研究利用率低的文獻,為日后對長尾資源進行建設以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1]及館藏的剔舊工作提供參考;②通過專門的統(tǒng)計工具、專業(yè)的統(tǒng)計方法測定館藏圖書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從而判斷其潛在的利用價值,最后綜合其現(xiàn)實利用情況,確定館藏圖書的等級,為調整館藏結構、構建優(yōu)質館藏體系提供全面準確的決策依據(jù)。因此,開展藏書利用價值評價,需要綜合分析影響藏書利用價值的各個因素,不僅考慮文獻當前的利用情況,還要充分分析、探尋文獻有效期和利用規(guī)律及文獻本身的屬性,全方位、多維度選取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力求對藏書利用價值進行科學、客觀和公正的評價。
1.1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是由揭示評價對象各方面屬性的多個指標所構成的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統(tǒng)一整體。為了使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科學化、合理化和規(guī)范化,在構建指標體系時,應遵循以下原則:①系統(tǒng)科學性原則。選取的指標應能客觀真實反映不同側面的藏書利用價值,彼此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綜合反映藏書整體利用價值。②典型性原則。評價指標的設置、權重的分配及評價標準的設定都應該與藏書的性質、類別等具體情況相適應。③簡明、可操作原則。由于影響藏書利用價值的因素比較多,選取評價指標應簡單明了,所需數(shù)據(jù)易獲,便于進行統(tǒng)計計算與分析。
1.2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藏書利用價值比較常用的指標有藏書利用率、文獻半衰期、書齡、館員經(jīng)驗等。[2]藏書利用率是檢驗圖書館藏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反映館藏符合讀者現(xiàn)實閱讀需求的相關程度,但這只是反映出藏書的顯性利用價值,不能反映其隱性利用價值,利用價值的大小并不完全取決于利用率的高低,單純依據(jù)藏書利用率判斷藏書利用價值忽略了圖書的一些本質屬性。雖然有些藏書利用率不高,但卻具有很高的文獻價值,比如某些特定研究領域的經(jīng)典學術著作,只是由于受眾面窄造成了利用率低,但是其對科學研究的參考價值是巨大的。文獻半衰期是指某學科現(xiàn)時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獻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時間內發(fā)表的,衡量了文獻的老化速度和程度。[3]書齡是指圖書出版年距當前時間的年代差。文獻半衰期和書齡兩項指標都是以文獻出版時間來判斷圖書的利用價值,不同學科的圖書其知識老化速度是不一樣的,比如計算機技術發(fā)展日新月異,導致計算機類圖書知識老化速度較快,而數(shù)理化類圖書基礎知識相對穩(wěn)定,其知識老化速度較慢,因此在以文獻半衰期或書齡為指標確定圖書利用價值時,要根據(jù)圖書的學科屬性分別統(tǒng)計計算。單純依據(jù)文獻出版時間評價藏書利用價值顯然是不公正的,出版年限久遠并不意味著知識陳舊,即使同一學科的圖書,也會由于圖書內容、著者、出版社等差異導致利用價值差異巨大。以館員經(jīng)驗為指標評價圖書的利用價值是不科學的,面對海量的內容不同、質量良莠不齊的圖書,館員很難對圖書的利用價值做出客觀、準確的定位。
以上每個單項指標只考核了藏書利用價值的某個側面,單一地依據(jù)某項指標評價藏書利用價值會使許多有價值的文獻被定位成低利用價值文獻,存在著被剔除的風險,并且指標構成尚不全面,文獻半衰期指標和書齡指標有重疊,忽略了圖書的著者、出版發(fā)行單位等重要屬性對藏書利用價值的影響。一般情況下,核心著者在學科領域造詣較高,學術活動較頻繁,出版的圖書比較有價值,影響力較大。[4]而出版社是評價圖書質量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將“核心出版社”作為圖書采訪決策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參量在國內早有研究,[5]有影響力的、專業(yè)性的出版社所出版的圖書質量一般也比較高。
綜合以上分析,本文選取文獻半衰期、圖書近幾年的借閱次數(shù)、核心著者、核心出版社四項指標構建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采取定量統(tǒng)計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綜合測定了藏書的現(xiàn)實利用價值和潛在利用價值,使其真正成為檢驗和評估館藏圖書質量的標尺。該體系具備一定的彈性,可以根據(jù)不同學科圖書的具體情況下設各分級指標,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及等級評價標準,最終將藏書分為高利用價值、較高利用價值、一般利用價值、低利用價值、幾乎無利用價值5個等級。
“電氣工程”學科為哈爾濱理工大學的重點學科,擁有科技部批準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黑龍江省電介質工程重點實驗室”和“電氣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工作站”,是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點,對該學科專業(yè)圖書的利用價值進行評估對提高館藏質量、提升圖書館服務效果有重大意義。因此,本文以電工技術類圖書為例,通過對藏書借閱情況、文獻半衰期、核心著者和核心出版社的統(tǒng)計分析,并對這4項指標分配權值、設置評分標準,將電工技術類圖書按照利用價值大小劃分為5個等級,為該類館藏圖書剔舊、調整館藏結構、文獻采訪決策提供依據(jù)。
2.1電工技術類圖書半衰期
因本文是針對哈爾濱理工大學圖書館(以下稱”本館”)讀者測定館藏圖書的利用價值及利用規(guī)律,故以圖書借閱頻次為數(shù)據(jù)計算圖書半衰期,即館藏圖書在最近一段時間內被借閱的總冊次中較新的一半是在多長時間內出版的。筆者對本館全部電工技術類(TM類)中文圖書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借閱冊次進行統(tǒng)計,由此計算出TM類館藏圖書半衰期,具體步驟為:①統(tǒng)計本館入藏TM類中文圖書在設定的統(tǒng)計日期內被借閱的總冊次;②按出版年由近及遠逐年累加各年的借閱冊次,然后除以總的借閱冊次,得到累積借閱冊次百分比,當累積百分比達到50%時,出版年與統(tǒng)計年之間的年差即為TM類館藏圖書的半衰期。通過整理,得出2012~2014年被借閱的電工技術類圖書出版年代分布(見表1)。
由表1可知,電工技術類館藏圖書的半衰期大約為8年,出版年限久的圖書借閱次數(shù)也比較高。另外,統(tǒng)計結果顯示1956~1989年出版的圖書近3年被借閱341種,借閱次數(shù)2719次,占總借閱次數(shù)的13.07%,被借閱10次以上的圖書有72種,被借閱30次以上的圖書有13種。其中1981年出版的《電機內的電磁場》和1984年出版的《電機理論與運行》分別被借閱84次和75次,可見并不是所有圖書的利用價值都會隨著書齡的增長而喪失,有些超過文獻半衰期的圖書其利用價值還是很大的。
表1 1956~2014電工技術類圖書借閱情況
這里有一點值得注意,2014年出版的圖書僅被借閱3次,這與2014年12月31日之前入藏圖書數(shù)量少有關,2014年底前入藏的2014年出版的TM類圖書僅為77種,另外圖書從入藏到流通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因此2014年出版圖書借閱量很少。
2.2電工技術類圖書借閱情況
本館入藏的電工技術類中文圖書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借閱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2012.1.1~2014.12.31電工技術(TM)類圖書借閱統(tǒng)計
筆者對出版日期在圖書半衰期內的電工技術類圖書近3年的借閱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2014年12月31日之前入藏的2006~2014年出版的圖書可流通3486種,10071冊,在2012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間累計借閱1288種,10352次,單冊平均借閱次數(shù)為1.03次,單種入藏圖書平均借閱次數(shù)為2.97次,數(shù)值大于表2中相應項目統(tǒng)計結果。圖書在文獻半衰期內借閱情況較好,這說明文獻半衰期對圖書的利用價值有一定的影響。
2.3電工技術類圖書核心著者和核心出版社的確定
2.3.1統(tǒng)計分析工具及樣本數(shù)據(jù)的選取
近年來一些研究者以Google Scholar作為統(tǒng)計分析工具,運用引文分析法測定核心作者和核心出版社,但由于某些原因目前國內已無法正常使用Google Scholar,而讀秀學術搜索提供了圖書被引情況的查詢,讀秀知識庫擁有海量中文圖書、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資源,因此它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學術資源分析工具,能夠對圖書被引次數(shù)進行比較全面的統(tǒng)計。
由于人天書店書目比較全面,幾乎覆蓋全國95%以上的新書出版信息,本文根據(jù)人天書店提供的電工技術類圖書書目進行引文統(tǒng)計分析。
2.3.2統(tǒng)計方法及過程
考慮到圖書從出版到被良好利用大致需要3~6年的時間,故本文以人天書店提供的2009~2012年電工技術類采訪數(shù)據(jù)為來源,去除通俗讀物、普及讀物、教輔、習題集、工具書、辭典、年鑒、重版、非漢語出版物、各類職業(yè)認證考試、等級考試輔導材料,其余視為學科著作,然后利用讀秀學術搜索對每種學科著作進行引文統(tǒng)計,最后基于引文統(tǒng)計結果,從學科內容、出版數(shù)量與質量等方面全面分析,測定出電工技術類圖書的核心著者及核心出版社。圖書被引次數(shù)越多,說明學科著作的質量越高,對本學科領域的發(fā)展越具備影響力和推動作用。
2.3.3基于讀秀學術搜索的統(tǒng)計分析
人天書店提供給我館的采訪書目是經(jīng)過初步篩選的,不包括本科及以下適用圖書,但結果不是十分準確,初步篩選后的2009~2012年出版的電工技術類圖書分別為1406種、1199種、826種、882種。筆者根據(jù)讀者對象進行了更細致地篩選,同時依據(jù)上面提到的原則最終選出2009~2012年電工技術類學科著作388種、362種、298種、301種,可見每年出版的電工技術類學科著作的數(shù)量有減少的趨勢。
(1)電工技術類圖書核心著者。本次調查,僅對著作的第一著者進行統(tǒng)計。2009~2012年4年間出版電工技術類學科著作的著者共1168人。單種圖書被引次數(shù)達到90次以上的著者數(shù)量為10人,出版2種以上圖書的著者數(shù)量為106人,共出版圖書287種,累計被引頻次為1595次,平均每位著者出版圖書2.7種,每位著者出版圖書累計被引次數(shù)15次,每種圖書被引頻次為5.6次。核定核心著者時不僅要考慮出版圖書的數(shù)量,也要考慮出版圖書的質量。筆者選擇核心著者的標準是:4年中出版圖書數(shù)量大于等于3種,累計被引次數(shù)大于等于15次且單種圖書被引次數(shù)大于等于6次,或者單種圖書被引次數(shù)達到90次以上。由此挑選出以下21位著者為電工技術類圖書的核心著者。
表3 國內電工技術領域“核心著者”
(2)電工技術類圖書核心出版社。本文選出2009~2012年國內電工技術類圖書1349種,涉及81個出版社,出版社相對集中。本文分別對出版社的出版總量、被引圖書所占百分比、累計被引次數(shù)、平均每冊圖書被引次數(shù)進行統(tǒng)計、排序,然后根據(jù)每種統(tǒng)計項目的排序結果計算出每個出版社的綜合排名,并依此排序(見表4)。排名在第10、11位的浙江大學出版社和東南大學出版社,由于出版圖書數(shù)量太少,統(tǒng)計結果不能充分反映出版社的整體實力,而排名第12位的清華大學出版社,除被引圖書所占出版總量偏低外,其余各項指標的排名都比較靠前,因此本文確定排名前9位及第12位的出版社為核心出版社。這些出版社的圖書出版數(shù)量占圖書出版總量的76.28%,被引圖書數(shù)量占總被引圖書總量的81.73%,累計被引次數(shù)占總累計被引次數(shù)的90.79%,無論從出版數(shù)量還是出版質量來看都是電工技術類圖書核心出版社。
2.4指標權重分配與評價等級劃分
根據(jù)以上的統(tǒng)計結果及分析,可以看出圖書借閱次數(shù)是圖書利用價值的最直接體現(xiàn),而圖書半衰期對圖書的借閱有一定的影響,從而對圖書的利用價值產(chǎn)生影響,著者和出版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圖書的質量,且著者的影響稍大一些,這4項指標比較全面地評價藏書利用價值。本文根據(jù)4項指標的重要程度分配權重系數(shù),并結合實際的統(tǒng)計結果為各項指標各個分值制定評分標準。在評價任意一種藏書利用價值時,首先根據(jù)評分標準確定各項指標的分值,將分值與相應指標權重系數(shù)相乘,得到各指標的加權分值,然后將4項指標的加權分值相加,最終得到此書的總加權分值S。權重系數(shù)總和等于1,每項指標分值滿分為1分,總加權分值范圍為0~1。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如表5所示。
表42009 ~2012年國內電工技術類圖書出版及被引情況統(tǒng)計
表5 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
根據(jù)對電工技術類圖書的整體利用價值分析,將藏書利用價值分為5個等級:A(高利用價值):S=1;B(較高利用價值):0.7≤S<1;C(一般利用價值):0.3<S<0.7;D(較低利用價值):0<S≤0.3;E(幾乎無利用價值):S=0。比如王曉明編寫的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的《電動機的DSP控制》,近3年累計借閱次數(shù)為52次,那么按照上面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計算,得出此書總加權分值為0.4+0+0.2+0.1=0.7,利用價值為B級。
為了優(yōu)化館藏結構、提高館藏質量,可以按照上面構建的評價體系對藏書的利用價值進行評價,深入挖掘利用價值偏低的非核心資源,掌握其本質和利用規(guī)律,分析利用價值低的原因,提升其對讀者個性化需求的滿足程度,并根據(jù)具體情況適度地對利用價值極低的圖書進行剔除,這有助于提高館藏整體利用率,改進圖書館服務質量。
本文只選取人天書店的書目數(shù)據(jù)作為核心著者和核心出版社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源,書目數(shù)量相比于全國出版總量肯定會有一些遺漏,但本文提出的指標體系是評價本科及以上讀者適用的圖書的利用價值,測定的是出版此類圖書的核心著者和核心出版社,而人天書店提供的此類圖書書目還是比較齊全的,因此本文對核心著者和核心出版社的測定結果是比較科學、合理、準確的。
本文設計的藏書利用價值評價指標體系具有一定的彈性,在統(tǒng)計其他學科圖書的利用價值時,可以根據(jù)相應學科圖書的具體情況重新設置各指標權重系數(shù)及評分標準,具體學科具體分析,科學準確地評價各類藏書的利用價值,為圖書館制定藏書質量優(yōu)化策略提供合理依據(jù)。
另外,圖書半衰期、近幾年的借閱次數(shù)、“核心著者”、“核心出版社”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圖書館需定期進行測評,持續(xù)對藏書質量進行評價。
[1]周天旻,等.泛信息環(huán)境下閱讀推廣研究:喚醒沉睡的圖書——以海南醫(yī)學院圖書館“主題館藏展”實踐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5(4):64-69.
[2]蔡迎春.藏書復選體系構建及實證研究[J].圖書館建設,2010(3):36-40.
[3]葉繼元,等.圖書館學學術規(guī)范與方法論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20.
[4]許晶晶.基于引文分析的核心作者研究——以建筑類圖書為例[J].圖書館,2015(5):89-92.
[5]蔡迎春.基于文獻出版統(tǒng)計分析的藏書質量控制[J].圖書情報工作,2010,54(3):6-10.
Construction of Collection Utilization Valu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Empirical Research
Xia Dan
In view of the current collection quality problem of libraries in China,this paper construct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ollection utilization valu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llection quality and optimize the collection structure. By analyzing existing collection utilization value evaluation index,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collection utilization valu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x system,combining with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It carries on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electrotechnical books,statistics and measures the half-life,borrowing situation, core authors,core press of the electrotechnical books.Finally,the utilization value of the collec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grades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coefficient of each index and scoring standard which are determined by the importance of the four indexes and statistical results.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the collection utilization valu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can evaluate utilization value of the collection accurately and scientifically and provide reasonable basis for the collection quality optimization strategy.
Utilization Value;Evaluation Index System;Electrotechnical Books
G253
B
1005-8214(2016)09-0042-05
夏丹(1982-),女,碩士,哈爾濱理工大學圖書館館員,已發(fā)表論文2篇。
2016-01-19[責任編輯]徐娜
本文系2014年哈爾濱理工大學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內涵式發(fā)展背景下高校圖書館圖書薦購服務模式研究”(項目編號:42014002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