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娟,楊巧貞,葉斐斐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洛陽471000
?
心理健康教育對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莫曉娟,楊巧貞,葉斐斐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河南洛陽471000
目的探討心理健康教育對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110例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均55例。對照組給予腫瘤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心理健康教育。結果兩組干預后SA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SA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相比較,觀察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穩(wěn)定率為60.0%,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穩(wěn)定率為81.8%,兩組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療效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健康教育可改善肺癌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
肺癌;護理干預;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質量
肺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居城市惡性腫瘤的病死率之首[1],并且發(fā)病隱匿,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即為中晚期,預后較差。由于肺癌病情復雜、病情較重預后較差,患者會產生嚴重的焦慮、緊張心理而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生活質量[2]。所以,護理人員在對肺癌患者進行護理時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變化[3],并及時的進行心理疏導。該次護理研究對肺癌患者及家屬進行了詳細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慮心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該科住院治療的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患者110例,所有患者均經肺部X線及肺部CT及病理檢查確診為中晚期肺癌,預期生存期大于3個月,排除合并有造血功能障礙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按數(shù)字排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55例,男34例,女21例,年齡43~72歲,平均(58.52±5.83)歲,其中鱗癌者30例,腺癌者19例,腺鱗癌者4例,Ⅲ期患者38例,Ⅳ期患者17例。對照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齡41~70歲,平均(59.21±6.40)歲,其中鱗癌者28例,腺癌者20例,腺鱗癌者5例,Ⅲ期患者39例,Ⅳ期患者16例。兩組的患者在性別、年齡、類型及分期等治療前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腫瘤科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在應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運用心理健康教育干預,干預后觀察兩組患者的焦慮量表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生活質量改善率變化。
1.2.1患者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態(tài)度誠懇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傾聽患者的傾訴,多用微笑、眼神及手勢與患者交流,不隨意打斷患者的傾訴,使患者感覺到自己有被重視、被尊重和被理解的感覺。向患者普及肺癌的相關知識,講解肺癌的發(fā)病原因,癥狀,治療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使患者對肺癌有一個較為詳細的了解,緩解焦慮緊張心理。根據(jù)患者不同的家庭背景及受教育程度,給予有針對性的心理教育和疏導,心理情緒波動較大的患者給予安慰和理解[4],使患者情緒平穩(wěn)。對于具有輕生念頭的患者,要積極給患者講解人生的意義,促使患者轉變思想,積極配合治療。
1.2.2對家庭成員的心理健康教育肺癌不僅威脅者患者的身心健康,并且醫(yī)療費用花費較高,也嚴重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家屬也具有焦慮、抑郁的不良心理。集中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向家屬講解患者的病情及預后,指導家屬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給患者增加心理上的負擔。及時與家屬進行溝通,了解家屬的想法及所感受到的困難,并給予耐心的開導和安慰,消除因疾病給家庭和家屬帶來的負面影響[5]。另外指導家屬對患者盡可能地給予鼓勵和支持,使患者放松心態(tài),積極地接受治療和面對人生。
1.3療效評定
使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定患者的焦慮心理。生活質量評定[6],根據(jù)患者的情緒功能,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和認知功能等5個方面進行評定,每項的評分為0~10分,每項的評分之和為總評分,總評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生活質量評定:改善: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評分較治療前提高在10分以上;穩(wěn)定: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評分較治療前提高或者降低在10分內;下降:患者干預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評分較治療前降低10分以上。穩(wěn)定率=(改善例數(shù)+穩(wěn)定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方法
兩組干預后SAS評分和生活質量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均有顯著的改善(P<0.05);兩組干預后的SAS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相比較,觀察組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干預后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穩(wěn)定率為60%,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穩(wěn)定率為81.8%,兩組干預后患者的生活質量療效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HAMD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HAMD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注:△經t檢驗,干預后與干預前組內比較,P<0.05,▲干預后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S A S評分干預前干預后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干預后對照組(n = 5 5)觀察組(n = 5 5)5 2 . 5 2 ± 6 . 2 5 5 2 . 1 6 ± 5 . 9 6(3 1 . 6 4 ± 3 . 7 4)△(2 0 . 3 8 ± 2 . 3 2)△▲1 2 . 6 4 ± 1 . 9 7 2 5(1 2 . 4 9 ± 2 . 0 3)△(7 3 ± 3 . 5 4)△(3 6 . 2 0 ± 2 . 8 1)△▲
表3 治療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穩(wěn)定率相比較[n(%)]
肺癌的發(fā)病率近年來逐年升高,但在早期患者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多數(shù)的患者在確診時就已處于肺癌的中晚期。中晚期肺癌患者經過積極的治療生存率有較為明顯的提高,但患者需要長期的周期性治療,因治療所發(fā)生的毒副作用使患者軀體上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再加上患者擔心肺癌的轉移、復發(fā),患者會出現(xiàn)情緒緊張、焦慮的不良心態(tài)。這種不良的負性情緒可對患者神經-內分泌-免疫軸產生影響,降低患者機體的免疫功能[7],導致焦慮癥狀進一步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及生存質量[8]。所以對患者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對改善患者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9-10]。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的建立和對肺癌治療及護理觀念的轉變,在追求患者治療療效的同時還應注重評估患者的心理感受,追求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1]。該次對患者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使患者認識到了肺癌的本質,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患者的心理壓力和焦慮,使患者能夠積極的配合治療。對患者家屬進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糾正了家屬的不良心態(tài),并且使患者得到了家庭的鼓勵和支持,對患者的預后及改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該次心理健康教育干預結果顯示,通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該病正常的基本病情變化趨勢,并且向患者介紹已經治療康復的案例,增強了患者的信心[12],使患者的焦慮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善,與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相比較,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心理健康教育后觀察組的生活質量改善率為81.8%,對照組的生活質量改善率為60.0%,兩組生活質量改善率相比較,觀察組也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應用心理健康教育對肺癌患者進行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提高生活質量。提示我們在臨床工作中要積極主動對患者進行關心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長期的負性心理狀態(tài),以利于改善生活質量[13],提高治療療效改善預后。
[1]陳菊春,黃波,何艷莎,等.綜合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4,25(1):98-99.
[2]梅紅.整體護理干預對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2):153-154.
[3]何穎.心理護理干預對晚期肺癌化療患者的影響作用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3):649-651.
[4]楊莉.晚期肺癌患者的姑息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12):1148-1149.
[5]趙艷麗.心理護理對肺癌化療病人生命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4,28(3):1112-1113.
[6]甘燕玲,周惠玲.宮頸癌患者希望水平狀況及其與焦慮堯抑郁情緒的相關性[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4,14(6):29-32.
[7]陳明華,雷麗嬋,楊翠芹,等.個體化護理干預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睡眠質量和負性情緒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2014,18(24):162-163.
[8]楊英,林麗,張體新,等.護理干預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患者不良反應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護理,2011,8(36):114-116.
[9]錢韋韋,趙玉鳳.強化護理干預對降低老年肺癌患者化療期繼發(fā)感染率的效果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4,35(14):2152-2153.
[10]李立平,段紅艷,劉衛(wèi)靜.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5,44(20):2876-2877.
[11]丁晉梅.心理護理干預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5,5(1):145-147.
[12]陳雨花.個體化護理干預對晚期肺癌患者不良情緒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29):4142-4143.
[13]李立平,段紅艷,劉衛(wèi)靜,等.心理護理對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14):2210-2211.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O Xiao-juan,YANG Qiao-zhen,YE Fei-fei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Luoyang,Henan Province,4710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55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oncology,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 The SA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P<0.05,the SAS score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teady rate of quality of life after intervention was 60%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81.8%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quality of lif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P<0.05.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anxiety stat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Lung cancer;Nursing intervention;Mental health education;Quality of life
R47
A
1672-5654(2016)09(a)-0102-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102
2016-06-03)
莫曉娟(1984.2-),女,河南洛陽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