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靈,王驍驪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qū)東興街道辦事處糖廠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內蒙古包頭014045
?
冠心病高危因素分析及社區(qū)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
李永靈,王驍驪
內蒙古包頭市東河區(qū)東興街道辦事處糖廠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內蒙古包頭014045
目的總結分析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及社區(qū)健康教育對提高該類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方法將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診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面談及體檢方式總結患者的高危因素并建立健康檔案。出院后將患者分為管理組(A組)及對照組(B組),A組在維持出院時治療方案的同時進行健康教育管理,B組只進行維持治療。結果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在冠心病危險因素中所占比例較高(78.3%,70.0%,63.3%,55.0%)。A組患者在指標控制及心絞痛發(fā)作復診率方面明顯優(yōu)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冠心病是在多重危險因素長期作用下導致的慢性疾病,社區(qū)健康教育干預可較好地控制冠心病的各項危險因素,對緩解冠狀動脈病變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冠心??;高危因素;社區(qū);健康教育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亦稱缺血型心臟病,是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冠狀動脈血管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日益加快,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加之我國目前的社會結構已逐漸步入老齡化,該病的發(fā)病率呈日益增高的趨勢。冠心病是多病因導致的疾病,即多種因素分別作用于不同環(huán)節(jié)所致,而非某一種因素單獨導致。目前國內外對心血管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關系報道不一,因此了解其危險因素并對冠心病各項高危因素進行有效干預已逐漸成為社區(qū)健康管理的首要問題。作為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通過加強高危因素的控制,做好該病的二級預防,可有效減少中老年冠心病的心臟事件,提高此類患者的生活質量。該文將該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近年來診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總結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并對社區(qū)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該中心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國際心臟學會于1997年所制定的診斷標準[2]。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齡42~79歲,平均61.5歲。病程4個月~11年,平均3.4年。將患者隨機分為管理組(A組)及對照組(B組),每組30人,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程的比較中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高危因素研究方法
入院后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況下,由該中心專業(yè)調查員對其通過面談和體格檢查的方式進行調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建立健康檔案,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①一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yè)、吸煙史及飲食、運動習慣等一般信息;②病史: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及家族史;③體格檢查:包括身高、體重、三圍、心率及血壓等。
1.3治療方法
住院期間2組患者均給予硝酸甘油擴張冠脈血管、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凝聚等冠心病二級預防治療。丹參多酚酸鹽控制心絞痛,靜脈滴注,200 mg/次,用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1次/d。
1.4健康教育管理
1.4.1健康教育方法A組患者出院后,在維持常規(guī)治療方案的同時,通過電話隨訪、走訪的形式進行為期1年的健康教育管理。內容包括:①合理飲食:指導患者遵循低鹽低脂飲食原則,并注意總熱量的攝入平衡,保持較理想體重[3]。食鹽的攝入量與冠心病呈正相關,因此要限制食鹽的攝入量,每日<8 g為宜。限制碳水化合物的過度攝入,尤其是單雙糖的攝入量,減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②良好的作息時間:指導患者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避免過度疲勞,保證充足的睡眠,以免誘發(fā)心絞痛及心梗的發(fā)生;③適量運動:冠心病患者的運動要量力而行,適量運動可增強心肌收縮力,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膽固醇[4]。運動前心態(tài)要保持平和,不能飽餐后劇烈運動。根據自身情況不同選擇走步、慢跑或騎車等有氧運動。另外運動時間不能過長,以防止冠脈供血不足而誘發(fā)心絞痛;④戒煙:對冠心病患者詳細講解吸煙對呼吸系統(tǒng)及心血管系統(tǒng)的危害,督促其家屬監(jiān)督患者戒煙;⑤心理疏導:由于冠心病是慢性疾病,長期的疾病折磨使患者大多存在緊張、焦慮的情緒,希望能得到家人的理解和關懷,尤其渴望得到醫(yī)生的有效治療。我們通過電話及走訪的形式耐心給患者講解該病的各種防治方法,介紹成功病例,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B組患者出院后只維持常規(guī)治療。
1.4.2指標控制標準依據心血管及高血壓治療指南,將指標控制于以下幾個方面??崭寡牵?.0 mmol/L,餐后血糖<10.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0%。甘油三酯<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2.6 mmol/L。成功戒煙,限制飲酒,腰圍<100 cm。每日適量運動,散步30~60 min/d[5]。以上各項指標均符合為達標。
1.5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19.0軟件包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冠心病患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及肥胖在冠心病危險因素中所占比例較高,分別為78.3%(47/60),70.0%(42/60),63.3%(38/60),55.0%(33/60),見表1。A組患者在指標控制及心絞痛發(fā)作復診率方面明顯優(yōu)于B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冠心病危險因素控制達標及心絞痛復發(fā)情況[n(%)]
冠心病的發(fā)生多是由于體內脂質代謝異常,血液中的脂質成分沉積于光滑的動脈內膜,使內膜上出現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形成的白色斑塊,當這些斑塊逐漸增多時可造成動脈腔狹窄,使體內血流受阻而導致心肌缺血,產生心絞痛,甚至猝死[6]。冠心病的病因很多,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體型肥胖、吸煙及運動量少的人群比較容易患冠心?。?]。結合該組情況,三高及肥胖在該組冠心病危險因素中所占比例最高(78.3%,70.0%,63.3%,55.0%),與報道基本相符。高血壓是冠心病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長期高血壓使冠狀動脈中層內膜壓力增高而受損,加速冠狀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及促發(fā)其破裂[8]。因此,控制血壓是冠心病二級預防的重中之重。血脂異常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高TC、高LDLC、高TG和低HDL-C均被認為是CHD的危險因素。HDL-C主要參與TC從外周組織運至肝臟進行分解代謝并排出機體之外,具有抗動脈硬化的作用,還能遏制動脈平滑肌細胞攝取HDL-C,從而防止TC在細胞中過多堆積[9]。長期高血糖會使全身各組織器官發(fā)生病變導致急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胰腺功能衰竭、失水、電解質紊亂、營養(yǎng)缺乏等。肥胖常與高胰島素血癥并存,但一般認為系高胰島素血癥引起肥胖。高胰島素血癥性肥胖者的胰島素釋放量約為正常人的3倍。胰島素有顯著的促進脂肪蓄積作用,而脂肪蓄積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
冠心病是全球多發(fā)病,以老年人發(fā)病為主,患者就診率及死亡率高,需要長期的藥物及生活治療,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而我國地廣人稀,醫(yī)療資源又相對有限,具規(guī)模的醫(yī)院大都集中在大城市中,社區(qū)醫(yī)院相對落后。該病的病程相對較長,患者的治療時間絕大多數是院外,一般都是以社區(qū)為中心。因此,社區(qū)管理是冠心病二級預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10]。此次觀察運用社區(qū)健康管理方法,通過健康教育,督促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方式并定期體檢評估。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健康干預觀察,筆者發(fā)現只依靠常規(guī)藥物治療,患者多不能達到預期的臨床療效,B組患者血壓、血糖、血脂及體重的控制要明顯差于A組,并且因冠心病心絞痛復發(fā)再次入院率要高于A組。
通過社區(qū)健康管理,A組患者接受醫(yī)護人員慢性病管理的要求,建立了正確的生活方式,對起居時間、飲食習慣、運動等制定了合理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各項危險因素,并降低了心絞痛復發(fā)的比例,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慢性病患者心理依賴性強且情緒不穩(wěn),心理疏導在冠心病的二級預防中也非常重要,該組觀察也將心理疏導列入健康教育方法之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冠心病的發(fā)生與多重危險因素相關,社區(qū)健康教育干預可較好地控制冠心病的各項危險因素,對緩解冠狀動脈病變進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
[1]常麗娜.健康管理對控制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社區(qū)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5,15(1):137-138.
[2]李曉蘇.社區(qū)180例冠心病患者危險因素調查分析[J].職業(yè)與健康,2010,26(6):685-686.
[3]徐亞蘭.對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2,14(29):318-319.
[4]王亞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復期的健康指導[J].實用新醫(yī)學,2001,8(3):744.
[5]劉敏玲,劉世興,李九蓮.廣州市珠海區(qū)沙園社區(qū)冠心病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9,3(25):215-217.
[6]江植成,陳裕光,魯少軍.探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治療效果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2):407-408.
[7]王秀琴.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J].河北聯(lián)合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15(3):355-356.
[8]吳鴻,鄒大進.230例老年冠狀動脈病變與冠心病危險因素分析[J].老年醫(yī)學與保健,2009,15(5):290-294.
[9]許玲玲,葉瑞繁,周嘉輝.不同性別冠心病患者冠脈病變特點及發(fā)病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5):905-907.
[10]周占林,王寧夫,鐘益剛,等.社區(qū)強化管理冠心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心腦血管病防治志,2013,13(5):401-403.
Analysis of High-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Observation on Effect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LI Yong-ling,WANG Xiao-li
Tangc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Donghe,Baotou,Inner Mongolia,014045 China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high-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effect of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high-risk factors were summarized by interview and physical examination method,and the health files were established,after discharg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group A(management group)ado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maintaining the treatment plan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and the group B(control group)only adopted the maintenance treatment.Results The proportions of hypertension,hyperlipoidemia,hyperglycaemia and obesity in the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ere higher(78.3%,70.0%,63.3%,55.0%),and the indicator controlling and further consultation rate of angina attack in the group A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group B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s a chronic disease caused by multiple risk factors,and the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can better control various risk factor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which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relieve the coronary aneurysm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oronary heart disease;High-risk factor;Community;Health education
R473
A
1672-5654(2016)09(a)-0174-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174
2016-06-02)
李永靈(1976.6-),男,內蒙古包頭人,本科,主要從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工作。
王驍驪(1975.6-),女,內蒙古包頭人,本科,中級,主要從事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工作。